「6岁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会感冒6~8次。」
别不信!的确有研究发现是这样:
尤其是每年9月份到次年4月份的感染高发期,能到达1月1次,每次可能持续2周。也就是说一个健康的宝贝,一年中可能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感冒。
而一旦超过这个度,高频的反复感冒就很可能引发——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就是那个让孩子变丑、变笨的难缠病)
这种病它会导致呼吸不畅、缺氧、晚间睡眠质量差、听力减退,从而可造成孩子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调大音量、轻声叫他不理,睡觉张口呼吸。
同时还会有一些并发症:
1、分泌性中耳炎。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耳痛的症状;
2、引起咳嗽、支气管炎。脓性分泌物向下流,可刺激呼吸道;
3、生长发育出现异常。腺样体过大,还会导致吞咽困难,影响进食,导致儿童无法获取足够营养。
小小感冒,咋就牵扯到腺样体了?听说还影响孩子智力?
01
高频反复感冒
为啥会引发腺样体肥大?
首先咱要知道,腺样体属于身体的免疫器官。
也就是说,只要有病菌入侵孩子的呼吸道,那么腺样体就会自动进入“战斗状态”暂时变得肿大,来保护身体。
一般普通感冒7天就能好。这时,病原体被清除后,它们就会恢复成原来的大小。
但如果“敌人”经常来犯,像高频的反复感冒(比如:一个月感冒2~3次)腺样体就会受到反复刺激。久而久之,就会“过劳肥”,再也缩不回去了!
这就是,腺样体肥大!
除了反复感冒会刺激腺样体,其他的上呼吸道炎症,也会诱发它的肥大。比如: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涕倒流等。
尤其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
如果高频的感冒发烧咳嗽,
一定要注意腺样体的问题!
腺样体肥大每10个孩子就有1~3个患病,其中3~5岁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
02
腺样体“过劳肥”之后
到底怎么治疗?一定要手术吗?
一般来说,腺样体肥大的情况常出现在2~6岁,6、7岁时达到高峰,10岁以后开始萎缩。
所以说既然能自行缩回,医生在诊断的时候也不会盲目让孩子们做手术。
选择1保守治疗用药常用的药物有鼻内糖皮质激素,比如内舒拿,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比如顺尔宁。
一般来说,用药疗程是6周~6个月。
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还需要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但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保守治疗已经无法取得明显效果时,该手术还是得手术的。
选择2手术切除那么,到底什么情况需要手术呢?美国儿科学会给出如下建议↓↓
03
做手术全麻影响大脑发育吗?
会不会很容易复发?
01全麻影响大脑发育吗?麻醉药品是能通过肝脏肾脏代谢掉的,只要孩子对麻醉药品不过敏,肝肾功能正常,麻醉药品不会残留的,更不用说影响智力发育了。
并且全麻手术的麻醉是根据小孩的体重注射的,麻醉师到时会和家长确认孩子的体重。只要是在正规的麻醉操作下,就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02是否容易复发?有可能,但几率很低。根据多项大样本临床随访观察研究,我们可以得知,需要接受再次腺样体手术的患者概率不到2%!
复发的原因,一般考虑有两点:
所以说:术后预防局部炎症反复发作是保证“根治”的关键。
需要家长们全面调整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锻炼身体,通过改善体质达到抵御疾病的目的。
03腺样体手术时为啥扁桃体也要一起切?不一定要一起摘除。据指南建议,有2种情况通常要考虑“双切”:
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因打鼾、夜间张口呼吸被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儿童。
②扁桃体反复感染:如果1年内不低于7次,2年内每年不低于5次,或3年内每年3次,即使扁桃体不大,指南也建议同时切除扁桃体。
04
那些做完手术的人
后来都怎么样了?
其实,在后台有不少人“做完手术”的留言:
01保守治疗不见效后,决心手术!孩子3岁半,之前保守治疗了几个月,也是各种小心谨慎,结果孩子和我都吃不好也睡不好,一有个小感冒就打回原形。现在术后睡觉平稳,再也没打呼憋气,2周内孩子就长了4斤!
02后悔做晚了!做的“腺扁双切”扁桃体+腺样体一起切的,做完反而不生病了,后悔做晚了都!
03术后睡觉不打呼,很安稳堵塞90%,伴有呼吸暂停。手术后效果很好,现在睡觉不打呼,很安稳
04术后改善明显不到3岁,做了腺样体手术,术后改善很明显
希望这些真实案例,能给正在焦虑的家长们一点信心!
当然,这也不是鼓励大家盲目去做手术。毕竟我们确实在网上看到有人保守治疗成功↓↓↓
还有人苦苦挣扎了一两年保守治疗,也没有成功,最后还是选择了手术切除。
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治疗,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可以远离腺样体肥大!
所以只想告诉大家,不要因为别人手术成功了就怀疑自己保守治疗错了,同样不要因为别人保守治疗成功了,就怀疑当初不该手术。
方法没有对错,只有哪一种最适合!希望家长们都能选择1种最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案,让宝宝恢复健康活力!
往期推荐01早上这样叫娃起床,影响身高还影响智商,很多父母中招02“花钱折磨孩子,你可真行!”买过这款玩具的家长都后悔了……03这些食物,能让孩子轻松拉屎,你家娃吃过几种?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育学园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