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殷蕾,来自祁县一个小村庄,那里种了一垄一垄的树,盛夏的傍晚随风摇曳,竟也有了隐居山野的悠远。喜欢美食,一直觉得三餐五味是世间对百姓最好的馈赠。喜欢热闹,也喜欢孤独,身体里有两个我。一个大张旗鼓地呐喊:来这世上总该轰轰烈烈用力活过才不算白走一遭。一个顾影自怜地幽怨:置身万家灯火,心却如孤岛般无处依傍,开始矫揉造作地故作深沉。喜欢一切有趣的人和事,喜欢有事没事打瞌睡,喜欢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喜欢安静多于吵闹。喜欢下雪天,静静坐在床上,看着窗外的阳光一寸一寸把雪捂热,余下一点晶莹被风一吹藏进了泥土的身体。
平台美编李梅作品
美食攻略序
别总想着节食减肥变成最美,别总想着毙溺于猜忌的罗曼蒂克,别总想着你围着世界转,也别总想着让世界围着你转,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能够让你千帆过尽归来眼神仍旧澄澈剔透的生活。
你来到这世上,也应该看看柴米油盐蒸腾出的人间百味,看看里脊怎么挂浆,龙虾怎么开背,鸡腿怎么码盘。
我希望寻觅那样一个人,可以耐着性子陪我一起,看缓缓升起的炊烟忽地被风吹进山里,任由华灯初上的烟雨沱江撩拨荡漾的春心,柴火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笼屉在烟雾缭绕中蒸腾出烟火气。
美食攻略——湖南站(上)
(一)文和友臭豆腐
推荐指数:五颗星
来长沙不可不吃臭豆腐,相较于全国连锁店的操作公式化,它保留了最传统的卤制方式和煎炸风格,过卤的豆腐倒进温热的大油锅里,被烫的滋滋作响,直到内里炸的软透透的爆了白浆,它才恋恋不舍的披上辣子,蒜蓉与香菜的外袍,娉娉婷婷走到食客的眼前。咬一口,属于臭豆腐的专属气味已经被油和酱料遮盖了大半,嚼劲十足的外皮和入口即化的绵软一并包裹在了辣味余韵中绽放于舌尖。
(二)文和友大烤肠
推荐指数:五颗星
烤肠界的巨无霸,第一眼就爱上了它。在腌制好的烤肠背上划几刀,至于剩下的,就交给热油去处理。十几分钟后,它扑棱着小翅膀,精神抖擞地飞了出来,抹上湖南人顿顿不离的辣酱,金色与红色的混搭意外地不谋而合,外面酥酥脆脆,内里肉香扑鼻,咸中带点微甜,嗯,我吃了三根。
(三)糖油粑粑
推荐指数:四颗星
长沙特色美食之一,与山西之“油糕”、东北之“粘豆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山西的油糕是粉面和好,包豆沙馅或者白糖馅放入油锅里炸至金*。与“油糕”不同,“糖油粑粑”则是糖衣外穿,炸得甜甜脆脆的,反复捶打过的糯米不仅不粘牙,反而越嚼越劲道。咂咂嘴,还有些许糯米的香甜味。
(四)茶颜悦色之人间烟火
推荐指数:五颗星
目前只在长沙才有的茶饮店,如雨后春笋般开遍了各个广场的各个角落,温婉娇羞的东方女子商牌强势地在游客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我点了一杯人间烟火,茶与奶在杯底交融,敷了厚厚的奶盖,味道还不错,淡雅不腻。茶名上是花了心思的,例如“人间烟火”。名解:凭栏处,看尽旖旎绚烂,忽而怅然若失,只不过庸人自扰之。嗯,很合我这种伪文艺青年的调调,这个文案我给满分!
(五)梅菜扣肉饼
推荐指数:四颗星
来了长沙才发现,梅菜之于南方,相当于白菜之于北方,它并非江浙地区的专利,在潇湘人家,它同样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发好的面饼,擀薄,贴到烧得火热的炉膛内,靠泥土的高温赋予面饼酥脆的口感,不需要任何酱料,梅菜烘烤后的微微甜便足以点燃你的味蕾。
(六)鲍师傅糕点
推荐指数:五颗星
去长沙第一家鲍师傅糕点店,第一次见到店门口竟然可以蜿蜒曲折排这么长的队,于是乎,我们也跟风加入了排队行列,等啊等啊等啊等,终于买到了土凤梨酥,芝士,蛋*酥,海苔小贝和蟹*小贝。
(七)虎皮饽饽
推荐指数:一颗星
老北京名吃之一,买了紫薯芝士和桂花口味,紫薯糕还不错,紫薯香气扑鼻。桂花糕,口感又粉又面,味同嚼蜡。但愿北京的正宗仙豆糕能够力挽狂澜,解除我的偏见。
(八)豆花汤
推荐指数:三颗星
广东甜品之一,南北方颇具争议之老豆腐,喝了一勺我的胃就开始抗拒。我们北方,老豆腐是要浇打好的卤,咸口偏微辣,就着现炸好的油条,成就了美味早餐的不二法门。而南方,老豆腐竟然是甜的,甜的!红糖水,豆花,珍珠,芋头,红豆一起,熬成甜汤。好在豆腐味不是很重,混搭一波还算相安无事,但芋头确实甜齁了,不接受反驳!
(九)烤生蚝
推荐指数:两颗星
我承认被它色诱了,翠绿的小葱花携着火红的辣椒段,与莹白的蒜末一起点缀了单调的冬天。烧烤架上,壳被烤的滋滋作响,摊主用最原始的烹制方式锁住了生蚝的鲜香,各色香料齐上阵,海腥味消失殆尽,蒜香味艳压群芳夺得花魁。
(十)血耙鸭与野山笋炒腊肉
推荐指数:二颗星
苗家名菜之一—血粑鸭,南方人吃肉,本着物尽其用的节俭。鸭肉连皮炖着吃,鸭血则留着,与发好的糯米一起做成血粑,类似于北方皮冻一类的存在。糯米的黏糯令咬肌不得不勤勉些,然后,夹杂米粒与米粒间的鸭血释放出来,有点腥,吃不惯。
《风味人间》成功勾起了我对腊肉的神往。一直以为腊肉是烤肠的豪华版,尝到心心念念的腊肉之后,发现烤肠是腊肉的改良版。并不是说它不好吃,只是南北饮食文化迥异,在北方的冬天,肉类留存时间不会超过它的变质期限。而腊肉,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浓郁,三年,五年者都有。腌好的瘦肉柴而咸,肥肉油而咸。山笋发酸,辣椒便辣,腊肉偏咸,再加上浓浓的韭菜味儿,那感觉,就像在嘴里投了一颗原子弹,口腔上皮细胞基本可以准备升天了。
(十一)米酒酸萝卜
推荐指数:四颗星
对血粑鸭和炒腊肉兴趣缺缺,店家送的米酒和小菜倒是令人振奋,重新唤起了我的口舌之欲。淡淡的糯米味和着甘冽的酒劲,酒香似雪,入口即逝,抿一抿,却又如春梦了无痕。萝卜切成薄薄的扇形,糖渍出了朦胧的淡粉色,晶莹剔透得,像少女披了淡雅的裙。脆甜多汁,色味俱佳。
(十二)蒿菜粑
推荐指数:三颗星
糍粑的升级款,野蒿菜与糯米互相渗透,糯米被浸染成深绿色,蒿菜被糯米颗粒吸附吐纳,芝麻作馅,包好桐叶,上笼屉蒸。既有糍粑的粘糯,又有蒿菜的清香,抗癌杀菌,居家旅行之必备解馋药。
(十三)野生乌梅及猕猴桃干
推荐指数:五颗星
苗族阿婆挑着担子,循着曲曲折折的山路叫卖着。生活在落目即旱地的我,第一次见到活的新鲜乌梅,乐颠颠买了许多。紫得发黑的皮,拿在手里QQ弹弹。像睡眼惺忪的青山揉了揉眼,给它敷上了朦朦胧胧的水汽。口感像极了葡萄,却又胜于葡萄,酸甜多汁,带着山水间特有的寒意料峭直入胃里。
听同行的导游说,这里盛产猕猴桃,在以前山路不通交流闭塞而猕猴桃产量过多时,苗族人家总会大桶大桶倒掉,就像过剩的牛奶用来泡澡,是一种被逼无奈的奢侈。当游客渐多时,他们学会了储存,开始贩卖晒好的猕猴桃干,便于储存。没有厚厚的糖霜,没有翠绿的色素,只给它淋了一场炽热的日光浴,晾晒得恰到好处的甜酸却时时萦绕着行人的心田。
(十四)木耳粉(面)
推荐指数:五颗星
南方人爱吃粉,北方人好做面。材料南苑北调,汤底大同小异。自家做的粉,煮好,捞起备用,配着盐醋酱油味精各色调味料,舀上一勺木耳,一勺酸辣椒,葱段,香菜,辣椒酱各少许,上桌。粉条做得有嚼劲,木耳采自深山,就着粉条爽滑劲道,竟然有种像在吃肉的错觉,厚厚的一层辣椒油浮在粉汤上,火红的辣子垂涎欲滴,真真让人欲罢不能。
(十五)木锤酥
推荐指数:五颗星
花生瓜子芝麻无花果炒熟,加糖稀,在案板上,用木锤反复捶打,制成瓜子酥。走在古城的窄巷子里,沿着长满青荇的石板路拾阶而上,*却被小摊上不起眼的瓜子酥勾走了。仿佛向日葵一整个花季所汲取的阳光雨露都在木锤的捶打下苏醒,味道像极了小时候吃的千层酥糖,香的很。
(十六)苗族长龙宴
推荐指数:一颗星
流水线烹制,平民化菜式,没有特色,更没有口感,我吃过最难吃的番茄炒蛋炒白菜炒土豆丝,没有之一。也或许是因为旅游淡季,山珍野味正隐匿于崇山峻岭之间,待来年开春采撷。言而总之,不推荐。
美食攻略——湖南站(下)
(十七)武冈卤豆腐
推荐指数:五颗星
来到湖南,不可不吃卤味。豆腐作为风味的载体,生动地诠释了湖南的卤和辣。湖南人吃辣,辣是没有梯度的,只有不放辣和放辣之说。卤煮过的豆皮,素净得像一张白纸,无色无咸淡,加了酱料和辣椒面,它才活了起来。试探性地吃了一大块,卤汁在舌苔蹁跹起舞,辣椒面则直扑喉咙而去,甚至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它顺着我的食道,缓缓蠕动到胃里,辣意在胃里翻涌,辣到胃疼。将自己静置片刻,又默默地拿起了竹签,边吸溜嘴边认命地抓了沓卫生纸,真香!
(十八)阿嬷酸奶捞与仙草
推荐指数:五颗星
株洲站扫盲,我不怎么热衷于甜食,对甜品的认知仅停留在奶茶,小蛋糕的阶段。酸奶捞,仙草2号一下子拓宽了我的知识盲区,尝到它们的第一口,觉得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淡淡的红糖水配上鲜鲜的鲜奶,加芋圆,燕麦,莲子,仙草。入口是不在意料之中的嫩,滑,鲜。炒得香香脆脆的花生口感独树一帜,可谓是点睛之笔。珍珠,葡萄干,蜜豆,爆珠,椰果,布丁,仙草,桑葚裹着馥郁浓稠的酸奶,软儒又弹牙,各色风味鳞次栉比,轮番轰炸味蕾,口腔里来了一场小型烟花雨。
(十九)部队火锅
一家由韩国人开的小餐馆,于林立的高楼大厦中井然有序地运转着。行*打仗时苦于条件的艰苦韩国*人用头盔作锅烧饭,几十年后的今天它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韩国的大街小巷,甚至代表韩国菜走上了中国人的饭桌。鱼丸,牛肉丸,鱼豆腐分类码好,浇上事先调好的底料。一个火锅的成败全在于它的汤头,韩国火锅汤里煮了泡菜,嗅着咕嘟咕嘟冒出的香气,嗯,是我想要的韩式酸辣味。
(二十)牛牛水煎肉与海鲜饭
推荐指数:五颗星
火锅轻奢版——水煎锅,靠铜板吸收的热能将肉片烫至七八分熟,再转移至汤里煮沸,既保留了烤肉的口感,又汲取了汤的营养,不烂不柴,火与水的碰撞竟非两败俱伤,反倒成全了水煎肉的相得益彰,再配以花生碎,孜然等佐料拌好的蘸料,咬一口,好香,觉得芝麻酱该退位让贤了,终于找到了烤肉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同于虾蟹的独占鳌头,小鱼籽如酱油般润物细无声,鲜香滋味与米饭融为一体,成就了独具风味的海鲜饭,一勺下去,齿颊只余海鲜的清香,吃了一碗仍旧意犹未尽,要不是锅糊掉了,怎么着也得再续一碗。
(二十一)龙船镇索命小串之烤鸭肠
推荐指数:五颗星
我可以拍着胸脯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烤鸭肠!小串串刷满密制酱料,在铁板之间翻身,打滚,反复挤压反复刷酱直到烤熟装桶。不同于北方大肉串肉多串串少,南方则是牙签肉般的小串串,肉少串串多,十块钱可以买到三十串,吃起来是相当可观的一批。烧烤后的干瘪不存在的,密制的酱汁神奇地锁住了鸭肠的水分,铁板的加工又让它浑身散发着好闻的烟熏味,吃到嘴里,香香又嫩嫩。
(二十二)湘菜系列之小炒*牛肉蒜香水晶虾皮蛋辣椒擂茄子杂粮饭
推荐指数:四颗星
最后的重头戏当然就是位列八大菜系的湘菜系列,来到湖南不可不食之。
小炒*牛肉,“凭借其鲜嫩爽滑,别具一格的香辣风味代表湘菜走进联合国”——摘自广告牌,我只有三个字“嚼不烂”,如此珍馐,实在难以下咽。
水晶虾很合我胃口,虾身去壳,铺上厚厚的蒜蓉,在吸油纸上烤的滋滋作响,远远看着,仿佛在翘着尾巴跳滑稽的广场舞。
擂茄子可能是当地惯食的蒸菜做法,切成条整好,加入一半多辣椒,油泼出香,在用蒜臼倒烂,自行脑补的烹饪步骤,味道还不错。
杂粮饭,简简单单的红薯配着香米蒸,打开电饭煲的一刻,胃就被它俘虏了,与*牛肉站一起,有点喧宾夺主了。
猪年恭贺新春
高端品牌诺贝尔强势入驻!
厂家直销高端品牌诺贝尔瓷砖特价爆款69元一块,进店另有好礼相送,机会仅此一次,不容错过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