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百年华诞。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兴*强*提供了丰厚滋养。
回顾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学校将陆续推送“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刊发位重要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年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工人。年参加新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历任新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抗日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工部副部长,华中*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
粤东饶平县汫洲镇汫北小学内,一座英雄事迹展览馆吸引着祖国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展览馆的主人公,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场海战中,最具光彩的一位英雄——麦贤得。
年8月6日凌晨,在著名的“八六”海战中,我海*号护卫艇轮机兵麦贤得因头部被弹片击中而昏迷,伤处流出的脑脊液和血糊住了他的眼睛。渐渐苏醒后,麦贤得忍着巨大的疼痛仍坚持作战,凭着练就的一身“夜老虎”技能,排除了轮机停机故障,使舰艇迅速投入战斗。凯旋后,麦贤得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艇被海*授予“海上英雄艇”荣誉称号。
“50多年来,老麦始终像战士一样,保持着钢铁般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和麦贤得一同参战立功的战友彭德才说。
头部战伤给麦贤得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经历了四次大手术后,残缺的头盖骨被植入两块有机玻璃替代,一直到今天。严重的后遗症也始终伴随着他:外伤性癫痫、右手无力、偏瘫、行走受限、失忆、语言障碍……
“从我认识老麦开始到现在,他每天要服用六七种药,最多时甚至有十多种。”与麦贤得相携近半个世纪的老伴李玉枝说。
“我的生日是‘8月6日’!”麦贤得一字一句地告诉记者。
“虽然语言存在沟通障碍、失去了很多记忆,但老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是*和人民给的,如果没有各级的奋力抢救,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李玉枝说,回报祖国、回报人民、回报社会,这是老麦最大的心愿。
有一次,强台风在部队驻地登陆,狂风裹挟暴雨冲击着整个城市。“人们都躲在家里,而刚从外地开会回来的老麦却找不到人影了。”李玉枝回忆,漫天的狂风暴雨,身体并不利索的麦贤得能到哪里去?
冒着风雨四处寻找了很久,全家人最后都只能失望地回到家里。这时,儿子麦海彬打开电视,想通过直播了解抗灾情况,突然发现记者的镜头里出现了父亲——上身只穿着一件背心的麦贤得,满身泥水地在海滨长堤上参加抢险救灾……
头缠绷带、身穿海*衫、坚守在轮机旁继续战斗……连环画《钢铁战士麦贤得》中麦贤得的形象,是许多人脑海里难以磨灭的印记。“老麦退休后,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革命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李玉枝说,老麦经常参加*地各种公益活动,深入部队、学校、机关、企业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现在还兼任广州、汕头几个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每每提到汫北小学,麦贤得都会露出纯真的笑容,那里有他求学时的童年回忆。年,麦贤得购买了一批书籍,为母校建立了一座图书阅览室,并和老伴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捐款,设立奖学金;组织协调学生到广州大学、汕头大学、“海上英雄艇”参观见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从艇到艇,“海上英雄艇”荣誉称号已经传承三代,麦贤得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这艘英雄的舰艇和这支炮火中诞生的英雄部队。他每年都会回到“娘家”,鼓励英雄艇传人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努力为*和国家作贡献。
“我是一个老兵,也是一颗小小螺丝钉。”“八一勋章”获得者、“人民英雄”麦贤得倍感自豪。
审核:苗珺
编辑:修一歌
白山市第十六中学
精彩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