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时间
TUhjnbcbe - 2021/9/11 18:46:00
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19.html

经文:我说那承受产业的,虽然是全业的主人,但为孩童的时候,却与奴仆毫无分别,乃在师傅和管家的手下,直等他父亲预定的时候来到。我们为孩童的时候,受管于世俗小学之下,也是如此。及至时候满足,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你们既为儿子,上/帝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原文作“我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可见,从此以后,你不是奴仆,乃是儿子了。既是儿子,就靠着上/帝为后嗣。

——《加拉太书》4章1-7节

题目:《信仰:时间中的成熟》

启应:《诗篇》第13篇

唱诗:《新编赞美诗》53、、

弟兄姊妹,主内平安!

在保罗的观念中,“律法”是暂时性的,它会随着“那承受产业”之人的成长而失效。在这段经文中,“那承受产业的”就是上/帝的子民,他们由于耶/稣基/督的救赎而成长,从此便不在“律法”的管辖范围,成为了上/帝的“后嗣”了。所以,对于新约时期的百姓而言,所接受的不是“律法”般的遵守规条,而是在“恩典”中心意更新的变化,是生命美善自然的流露。因此,保罗对于加拉太人苦苦的劝勉,既是教义上的归正,也是希望他们结出生命的善果,而这种善果惟有在恩典中破碎自义方可结出。换言之,在保罗的眼中,犹太人对“律法”的强调,实际是为自义买下了祸根——因为“律法”的时代已经结束,对于“律法”地强求和留恋,最终是对上/帝的忤逆。[1]

一、识文断字:4章1至7节的整体信息

从整体而言,《加拉太书》4章1至7节的信息是表明,随着耶/稣基/督的降生,律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那么,为什么耶/稣的到来结束了律法的时代呢?保罗在这里给出的答案是,“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加4:5);在这里,“赎”具有被耶/稣救赎,并且承担人们的罪,赐下生命和义等含义,而“儿子的名分”虽非具有耶/稣独生子的性质,但也是表示具有承受产业的意思。是以,耶/稣对律法时代的终结,是因为律法不仅不能使人得赎,而且拥有律法也无法继承上/帝的产业。[2]

既然“律法”既不能使人得赎,也无法继承上/帝的产业,那么“律法”有何意义呢?保罗在这里表示,“律法”的意义彷如“师傅和管家”一般,管教未成年的孩童,如若孩童长成继承家业,或者“他父亲预定的时候来到”,那么“师傅和管家”的作用就失去了。所以,从正向的意义而言,“律法”具有启蒙老师的功能,教导上/帝的子民基本的是非观念,当这些子民长成时“律法”的使命就完成了。在保罗这里,上/帝子民的长成是与基/督的降生有关,这一点是值得深思的。因为从人类的经验来看所谓的长成,是孩童自身达到一定的年龄,并且拥有相应的学识、阅历或心志等方面,才会被认为是成熟、老练的成年人。

然而,根据这里的经文显示,上/帝子民的成熟虽会经历律法的教诲,但更关键的是基/督耶/稣的道成肉身!这意味着,上/帝子民的成熟或长成,不是依靠自身的能力、学习或训练,而是来自上/帝的“赋予”或“恩赐”,对耶/稣基/督的信靠便是对这自天而来之礼物的接纳。若果上/帝子民的长成,是对上/帝恩赐的接纳,那么希图凭借自身努力获得上/帝认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即或是对律历典章的遵行。为何会这样呢?是“律法”有问题吗?不是“律法”本身的问题,而是遵行之人的问题,由于人性被罪的扭曲,实际上是无法遵行律法的,然而犹太人强力推行对律法的遵守,只会是不断表达着人性中的骄傲。所以,解决上/帝子民的身份问题,不是律法,而是恩典——即,惟有舍弃或破碎人的义,才会获得上/帝的义!是以,《加拉太书》4章1至7节的信息,是让加拉太人明白“义”或身份问题的解决,最终是指向上/帝的恩典和主权。

二、段落中心:“及至时候满足”

既然“义”或上/帝子民之身份的问题,在乎上/帝的恩典和主权,那么上/帝自有祂解决问题的时间和计划。因此,在《加拉太书》4章4节中,保罗表示“及至时候满足,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所谓“及至时候满足”是指上/帝拯救人的高峰时刻已经到了。是以,基/督的降生与上/帝的计划、时间息息相关。根据圣经记录的描绘,上/帝做事都有定时和相应的计划,例如,《传道书》中讲到“各样事务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传8:6)。在以色列人随着雅各下埃及时,上/帝就曾向亚伯拉罕预言他们要服侍埃及人四百年(参创15:13);当以色列被掳之后,耶和华也允诺七十年后,让他们重新归回(参耶29:10)等等。

上/帝在时间和计划中工作,反应出祂并非随心所欲、反复无常的神明,而是有目标和方向的真神。换言之,从旧约到新约、从古至今,上/帝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其终极的意义和目的,即创造一个祂所爱及愿与祂建立关系的世界。[3]所以,在第7节中,保罗才会表示那些被基/督所赎之人,最终“靠着上/帝为后嗣。”成为上/帝的后嗣或儿女,不仅是蒙获继承家父产业的身份,更是与父神建立亲密、相爱的关系。是以,上/帝种种的行动,无非是彰显对世界的爱,并感召世人在爱中回应祂。平心而论,上/帝足可以在刹那间扭转人心,然而当祂乐意选择在时间中等待和铺陈时,便意味着祂更乐意受造物去认识祂、寻找祂,而非使受造物成为提线木偶般的傀儡——因此,上/帝选择了较为柔软的方式,与我们相处。

在我们的世界中,“等候”、“等待”仿佛是弱者和无助之人的象征,对于强者而言,似乎无需为目的而付出过多的等候。然而,上/帝在时间中的计划和铺陈,不仅仅是劝勉跟随之人要学习等候,同样也意味着这位上/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强者”,而是愿意迁就、服侍弱者的存在。因此,上/帝在时间中的计划和工作,也可以理解为是上/帝在时间中等候世人的回转,这种“等候”似乎是祂放弃了对自身权柄的主张,然而却是扭转了世界对“弱者”和“强者”的理解。因为在上/帝的行动中,真正的强者显为弱者的样式,正如保罗所言:“取了奴仆的形像”(腓2:7);而真正的弱者却披上了强者外衣,躲在世界权力的背后色厉内荏、玩弄权术,且瑟瑟发抖。

上/帝在基/督里的等候,等到“及至时候满足”,这不仅是人在等候上/帝,更是上/帝在等候世人。因此,学习上/帝的等候,不仅仅是因为上/帝对各人的应允有其计划,更是因为这样是操练我们学习将自我交给上/帝(正如上/帝将祂交给我们一般),如此便是放弃自我的过程,成为取悦上/帝、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