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丹巴和那一家三口分手,他建议我们去甲居藏寨住一夜,我们听从他的建议决定在甲居住一夜,次日再回丹巴住下,然后徒步到碉楼聚集的梭坡去玩玩,6号回成都,于是先去车站买了回成都的票然后20元打的去了甲居。甲居位于通往金川县公路旁的山上,路修的非常好。这里有三个自然村,一村,二村,三村,其中一村最为著名,因为他们的女村长非常能干,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路也只修到一村前。接我们的小伙子哲朗家是一村的,他说他们那里已经住满了,带我们走了很远去二村,刚开始我觉得很遗憾,因为一村更有名,居住环境更好一些,据说村长的女儿还是个有名的美女,虽然我是女人,但仍然很好奇想看看有多漂亮。
到了二村一看,整个村子的建筑顺着山势很集中的建在一起,远远望去好象是一体,颇有点布达拉宫的意思非常漂亮,村子上方的山上有两座碉楼。这里游客非常少,明显基本被一村截流了,不过正因为如此村民才显得格外淳朴,我们在这里过的非常愉快。
放下行李天色已晚,女主人带我到地里,摘了新鲜的茄子,辣椒,水萝卜,青菜,还有青玉米。我们一起洗菜作饭,他们家只有4口人,老爷爷今年81岁,夫妻两人30-40岁,还有个10岁的女儿,开始很奇怪为什么他们只有一个女儿却没有再要儿子,后来才知道这里是过去的东女国,长女相当与汉族的长子,是不出嫁要继承家业的,每一家都是女子持家。女儿10岁上5年级,这里的孩子通常上学很早,而学校却离村子很远,她每天上学往返要走3个小时。
女主人特意叫来邻居帮忙作饭待客,刚开始叫我们两人自己吃,我们还是希望大家一起热闹,于是一家子围坐一起吃饭喝青稞酒,是真正家酿的,和买的酒相比有点浑浊,味道很不错。桌子旁边是火塘,冬天冷的时候,睡觉起居作饭吃饭全在这里,房子的一边是橱柜,另一面放满了冬天烧火用的木柴。晚饭后坐在门前,望着对面黑暗的山上的点点灯火,近在咫尺他们的生活习俗甚至语言都会不同,一条大渡河把他们分割成两个世界,想想真的很神奇。
早晨起床呆呆的看着周围的景色,大渡河两岸的山坡上绿树掩映着色彩艳丽的藏居。天晴了,蓝蓝的飘着白云,一切都让人不愿离去,只想静静的坐在那里。三层的藏楼用简单的铁梯相连,我和老公好奇的爬上爬下,一层是个四合院,进门是厨房,另外四面分别是住房,客房和带有火塘的饭厅,客房正在装修,旁边还有个带有淋浴的厕所兼洗澡间。
二层一面是我们住的房间,前面的房顶到处晒着玉米,爬上一个加层上面是主人家的三间卧室,最旁边伸出房子外面的空中小阁是厕所,站在上面到是感觉不错,因为周围都是庄稼和绿树,只是一看下面自己的排泄物直抵三层楼下,下面没有池子,是养牛养猪的地方,不仅有点恶心。
最上面一层平台上也晒满玉米,还有一间小屋,原本猜测是放佛龛的地方,进去一看原来是仓库,里面挂满了腊肉和猪油,据说他们一年杀三次猪,肉不买都作成腊肉慢慢吃,肉非常肥,但很香并不感觉腻。从屋顶可以看到山顶的两座碉楼,这个村子碉楼不多,只在山顶和山腰有4座,而且规模不大。
下到厨房女主人正在打稣油茶,这是应我们的要求做的,是用老式的工具搅拌,我试试不着要领,奶茶总从上面溅出,问他们有没有藏粑,老爷爷说他有十几年都没有吃过了,这里的藏民主要从事农业,饮食方面和汉族已经没有很大的区别。早餐是炒菜,馒头还有酥油茶,特意为我们准备了煮鸡蛋,而他们一家大清晨就吃米饭炒菜。
我们提出想穿他们的藏装照相,他们一听也很高兴,因为也想拍照,于是翻箱倒柜找衣裳,然后由女主人和爷爷分别打扮我和老公,我发现虽然老公和我皮肤并不白,可穿上这身衣服还是显得太白,尤其老公显得非常帅,唯一美中不足是不够黑,有点文气过剩英气不足,不像真正的藏民,但还是被女主人恭维为康巴之鹰。大家单人合影照了一阵,很尽兴。
爷爷高兴之余,把衣服和所有的装饰物一样一样给我们说价格,告诉我们我的头饰还有老公穿的靴子还有珊瑚项链都是古物,家传的宝贝,银饰和腰刀是新的等等。然后有乘兴连唱带跳给我们来了一段当地的锅庄舞,别看已经81岁了,但舞姿非常棒。
终于要离开了,大家都很不舍,主人一直在门口送我们到很远。包很沉,因为我们水袋和水壶里装满了主人家酿的青稞酒,原本是打算买了回来和朋友共享,可主人无论如何不肯收钱。一路欣赏着山寨的美景走到停车场,昨天上山打的20,我们决定在展望台边欣赏美景,边等送客人上山的回程车,那样10元就可以解决问题。等待中不断有自驾车和摩托车友从前面掠过,可都是满员,终于有辆红色的QQ把我们带下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