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录取时,每年都在重复着过去的故事,在这个时节,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现如今的社会,首先是家长要忍受巨大的压力,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事业,来换取孩子的良好学习成绩,能够在求学的道路上得到一席之地,可能大部分人能够如愿,好事虽然多磨,至少能够让我们能够有一个心里比较满意的结果,有一些人就不一样了,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别人家的孩子”,只有羡慕的份,接下来的这篇文章,读起来真的太沉重了,因为作者的生活那么的让人羡慕,可是孩子却不如意,虽然平铺直叙,读后却在思考自己的“十二年”以及对以后的沉思,这些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够理解其中的五味杂陈、心酸苦辣!
这就是中国的父母,这是我们这一代人!
空前绝后,不会再有!
陪伴孩子学习是多么尽心不易的一项大工程,关键是一陪还得12年,今天这位父亲的故事应该会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儿子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当最后一场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时,他解放了,我和妻子也解放了。回顾这12年来儿子的读书历程五味杂陈,我和妻子不后悔,可我们的付出也到此为止。
这12年来我们受够了,儿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占尽了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我家的房子是学区房,年多万买的,如今价格翻了10多倍。小区里面有浦南幼儿园,旁边是福山路外国语小学,小区斜对面是竞才中学初中部,竞才中学高中部,距离小区后面米远。
我们家的生活还算体面,当年我是通过上海特殊人才引进的渠道来到上海发展,成家立业。经过多年打拼,如今我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妻子是国家高级工程师,不得不说我们夫妻在工作上奋斗的这些年里,生活中心从未离开过儿子的学习,儿子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幼儿园时期学习倒也正常,成绩中等偏上。要说特点可能与别家小孩不同的是,他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认识汉字0个以上,幼儿园和小学的书籍基本上没有不认识的字。
记得当时幼儿园的老师请家长到学校让我们讲讲儿子识字的经验,坦率的说经验谈不上,都是儿子自己学习的。这孩子从小喜欢地图,常常一个人趴在地上研究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有不认识的字就问大人,同时对地名很敏感,到了上海我开车走过十几年也有很多不认识的地方,他反而清楚得很,很多时候都是他给我指路,我当时自豪地跟老婆说儿子长大一定有出息,前世可能是一位将*。
年上海世博会有外地农村的亲戚要去世博园,我有事不能陪他们,就让8岁的儿子陪他们过去,买地铁票,门票,充当导游安排吃饭,他不仅很乐意做这件事儿,并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让我在亲戚面前很有面子。
那个时候,我们夫妻对儿子抱着无限希望,幼儿园、小学在无意中度过了,让我感动的是儿子在上小学时我正处于创业阶段,工作比较忙,每天很晚才能回家。一听到我的脚步声没等我拿出钥匙,儿子就打开了门,手里举着拖鞋,接着我的公文包,说爸爸辛苦了,那时的我感到生活很美好,浑身充满干劲,心气非常高,为了家庭为了儿子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但是到了初二,儿子已经14岁,明显感觉到它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后来我读到过一段话说,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有两段重要的分水岭,一个发生在2岁,另一个发生在14岁。
那一段时间,我们完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从来不跟我们沟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从三岁起就开始学习萨克斯,曾经在上海青少年亚马哈萨斯大赛中获得过第二名,已经考到了8级,这个时候也突然放弃。我们不知道原因,沟通受到了很大阻碍,一跟他说话要么不理不睬,要么烦的跳高跺脚,每天放学它就沉迷于电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因为无法做到有效沟通,作为父亲的我就写信放在儿子的枕头旁边,这个事儿做过好几次,最后我不知道他看过没有,看过后想过什么没有,这种不良的状况一直在持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退步,老师把我叫到学校去沟通过几次,后来才知道儿子上课经常睡觉,班里的同学给他取个外号叫睡神。
我们夫妻非常的绝望,只能不断降低对他的期望,我们也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只是猜测跟他交往的一位朋友有关,这是他初中班主任跟我们讲的,这位同学父母离异,因为父亲婚内出轨,母亲在婚后继父就住在这位同学的家中,也许正是这些导致你孩子非常叛逆,儿子常常跟他混在一起,也不知道都干了些什么,同住一个小区,我们也不好干预孩子的交友,就这样儿子一点一点与我们的期盼背道而驰。
初中三年我摔了三部手机,两部iPad,砸了一台电视机,手机iPad是买了就砸了,主要是因为他晚上作业不做,白天作业不交,老师不断打电话联系我们,这谁能受得了。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儿,让我们对儿子彻底不敢管教了。那天晚上不写作业的他和妈妈顶撞起来,然后躲进屋里把房门反锁,我听到里面有砰砰的声音,怎么敲门也不开,我和妻子吓得半死,坐在大厅的沙发上,一夜没敢睡,第二天早上他开门进房间一看,他居然用头撞坏了窗户的双层钢化玻璃,联想到孩子与母亲争吵后,从大桥上跳*浦江的新闻,我和妻子再也不敢给儿子提任何要求了,一切都要商量着来他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算了,不敢勉强。
初二快结束时,我们儿子需不需要上补习班,他没有回答我,几天后他说愿意补习,我重新燃起了信心,想尽一切办法找到最好的老师上门一对一来上课,全科都补最贵的一小时,到了初三最后一个学期,每月的补课费用超过了2万,好在补课效果不错,考试前而且很努力,中考成绩马马虎虎,差0.5分,无法考进离家米的竞才中学,以全班第三年的成绩考进一所还不错的市重点高中。
考上高中后我和妻子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搬到了上海郊区的房子里,结果证明我们还是太天真了。由于学校离家较远不可能走读,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也真的是已经到了极限,所以让他选择住校。高一、高二住校期间是我们相对轻松的两年,属于夫妻的二人时光多了不少,下班经常去看电影、逛逛街,享受悠闲时光。接到老师的电话获得的反馈几乎都是儿子晚上玩手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退步等等,反正我们不想让他回家住。
第一,我们住的郊区离学校太远,开车要一个多小时。第二,我们实在忍受不了那种煎熬,我和妻子想,他住在家里,反正也是每天玩手机,说不得骂又不能骂,抱着鸵鸟心理就这样熬着,一直熬到了高三,全班36个人,儿子的学习成绩已经从入学时的第三名退步到了全班倒数第六第七名,体重也已经从入校时的75公斤飙升到了超过公斤,我和妻子只能叹息。那时妻子已经到了更年期,心情烦躁,脾气就像炮仗不点都能着。
身为中年男人,我又要安慰老婆的情绪,又苦于不知道如何跟儿子沟通。有人认为问题就出在我不会跟儿子沟通,我想不是的,我出生农村,9岁父亲病故,从小学当班长,一直到大学当学生会主席,后来作为上海特殊人才引进到上海发展,接着公派出国,回国后自己创立公司,公司鼎盛时期员工有多人,所以我想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还是有的,不敢说有多好,最起码不会差到哪去。我无数次的试图创造与儿子沟通的机会,他的反应就是拒绝沟通,不光是与我跟他妈妈也是一样的。
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夫妻都认为自己患上抑郁症,甚至感觉工作和生活都没了多大意思,不能跟儿子沟通的话,我们就总是自言自语,在心里跟自己沟通,安慰自己,就这样我们夫妻相互鼓励,咬牙坚持,最后我和妻子达成一致,为了不让自己后悔就尽力去做,争取做到最好。我们买了很多关于孩子沟通的书,甚至咨询过心理咨询师,那些书一部分是给父母看,一部分是给儿子看,我们基本上都读完了,给儿子的一般都没读,像刚买时一样行。
高三那年儿子终于不想住校了,理由很简单,他吃得很胖,睡在学校的架子床上不舒服,他要走读,让我们在外面给他租房子,或者他去住宾馆,毕竟是亲生的孩子,让他一个人住哪里能放心,没办法,我们决定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夫妻俩搬过去住,房子是2室1厅的,儿子住大的那间,我们住小的那间,小房间大概也就五六平米,没有空调,空间不够,只能放一张长度不足的架子床,妻子睡上面我睡下面,睡觉时只能斜躺着,脚还要伸到外面,儿子每天回家吃饭,偶尔跟我们两个有两句交谈,剩下的时间都是锁上房门,一个人躲在屋里,平时你也很难知道他在里面干什么,是学习还是玩游戏。作为父母也只能隔着房门盯着他好好学习。
还记得儿子高一时成绩能到年级大约10%以内,我和妻子就开始找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每月光补课费1万多,实际上他能学进去多少并不是很重要,最起码我们知道周末时间他总归是在学习,这或多或少能减轻一些我们的焦虑。
有一次儿子在住校期间违规使用手机被学校处罚,走读一个礼拜,为了赶70多公里路去上学,妻子每天早上5点起来准备早餐,我开车一个小时15分钟准时准点将她送到学校,从未迟到过。当时还是冬天为了不影响儿子睡眠,我在车后座准备了被子和枕头,儿子上车就一路睡到学校,不时发出打鼾的声音。我握着冰冷的方向盘奔驰在晨光中。这一刻作为一位人到中年的父亲,心里既绝望又有希望,我一直知道该往哪里走,却看不清前方的路。
今年刚好分数出来前,我预估考不上是不可能的,考上名校也不太可能。儿子付出多少努力,我知道他或许就是一个没什么理想,平常人我能接受这一点,怕的是他将来不能接受这一点,高考分数出来之后没有惊喜,也没有失望,儿子考了分不到,上名校没有指望,勉强够上个一本。这几天啊我一直想对儿子说,老爸尽力了,希望你长大了不要后悔。
高考结束后我就开始和妻子规划生活,人不必为子女活着,我从来没有希望儿子能够为我们夫妻养老,也没有这个必要。12年担惊受怕之后,我们希望能够与儿子进行生活和经济上的切割,他未来大学4年除了基本的学费生活费之外,额外费用我都不再承担,以后的人生我希望我们夫妻两个人过。
接下来有几个网友给这位爸爸的问答,我们来听一听:
1、在你心里是否觉得孩子一定要比自己更好?
爸爸回答:心中当然希望孩子能够超越自己,儿子学习的条件比我那时要好很多,我读书的时候一本新华字典都是缺页的,更不要说其他资料。复习考试的试卷都是老师安排学生蜡纸手刻纸,然后用手工印刷机一张一张印出来的,儿子智力条件也明显的优于我。
2、知道孩子不会太出色之后,为什么还会持续投入呢?
爸爸回答:主要是期望哪一天儿子能够忽然长大,忽然明白学习的意义,作为父母无论付出多少,也不要给自己以后留有遗憾。
3、考上一本已经是许多父母眼中不错的成绩了,为什么还是不太满意呢?
爸爸回答:考上一本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之所以不满意是因为儿子对不起自己的智商,更别说12年来我和妻子的辛苦付出,从来没有看到过她努力学习的样子,也没有看到有严谨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有什么样的感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