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位普通北京市民眼中的中国医生
TUhjnbcbe - 2021/8/6 0:59:00

描写抗疫的《中国医生》正在热映。好评如潮毫不意外。

电影还没看。但中国医生,咱们谁都碰到过、都打过交道。除了面对疫情这种特殊的大战役,日常生活中的他们,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可以说是深度介入每个人的生活。他们是城市里的陌生人,又是一群特殊的陌生人。有谁的生活是全然不跟医生有交集的么?应该没有吧?特别是,对于那些晚上八点以后看到父母来电就先惊出一身冷汗的中年以上的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群体。

最近十年以来,父母逐渐衰老、虚弱,医院成了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我们打过交道的医生,绝大部分都非常好。我们家无权无势,也不是有钱人,更不是谁的什么资源,就是最最普通的北京市民。人家对我们好,没有任何利益可图。那些善待我父母的医生,我心里自然感念。不敢说了解医生这个群体,只是看到那些让人丧气的新闻,就总愿意想一想这些年遇到的医生们,也就总还是对人性保有一点信心。

最温柔的医生

我妈第一次去看普外科,其时已是乳腺癌晚期,但因为没有看过,什么检查都没有,当时接诊的医生让去做了个彩超,结果出来说“不乐观”,“像是”。更确切的诊断需要穿刺。我们没做。因为,如果确定是乳腺癌,到我妈那个程度,“手术没法做了”,放疗化疗也没意义了。那为什么还要做穿刺多受一道罪呢?

那个医生姓李,看上去三十多岁,挺年轻的小伙子(后来慢慢接触多了才知道他也快四十了),个子不高,瘦,寸头,戴眼镜,外表斯文有礼,说话不急不躁,也理解我们的情况。他说,根据他的职业经验,我妈那个疙瘩肯定不是好东西——他一直没有当着我妈的面说出那个恐怖的医学名词——也没有什么好的方式,那就开点药吧。药的名字我忘了,有好几种,他特意在底方上注明了用法用量,吃哪个药如果有腹泻就减量减到多少,同时要每天用碘伏消*。让我每周给我妈的病灶拍个照片,开药的时候给他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他还给了我一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普通北京市民眼中的中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