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孩子打鼾伴张口呼吸,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TUhjnbcbe - 2021/7/22 23:28:00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disease/a_5488012.html

「晚上睡觉经常听到孩子打呼噜,嘴巴也一直张着,我们做父母的觉也睡不安稳,更可怕的是有时候孩子突然就没声息了,简直被吓个半死,唉……」

门诊上,时不时会遇到这样焦虑的家长,孩子打鼾很容易引起家长注意,但临床实践中,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打鼾或许意味着疾病,比如鼻部问题,或者咽部问题,甚至两者都有,比较严重的患儿甚至需要手术。那么,该如何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针对性的实施治疗方案?

一起来看一个儿童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的诊治病例:

病例介绍

基本信息:8岁男性患儿,因「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3年」就诊。

现病史:患儿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鼻塞、喷嚏、流清涕,无睡眠憋气,无白天嗜睡,无记忆力下降,无咳嗽,无耳闷、听力下降。医院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2.3%高渗海水喷鼻,孟鲁司特片嚼服。持续用药2个月余,用药期间喷嚏、流涕好转,鼻塞稍有好转,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无明显好转。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水痘、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

家族史:父亲有变应性鼻炎病史。

专科查体: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见大量清涕,鼻中隔稍左偏;双侧扁桃体2度肥大。

实验室检查:

辅助检查:

鼻内镜检查显示,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见大量清涕,鼻中隔稍左偏,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约3/4以上(见图1)。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显示,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伴轻度缺氧。

图1患儿电子鼻内镜图像

诊断过程

患儿同时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鼻塞、流涕,诊断时需同时考虑鼻部及咽部疾病。儿童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影响因素较多,鼻部因素或咽部因素均有可能。例如,后鼻孔息肉也可引起鼻塞、打鼾等,鼻内镜检查常见单侧荔枝状半透明新生物自鼻腔或鼻窦挂于后鼻孔。

该患儿通过专科查体和鼻内镜检查结果,可排除后鼻孔息肉,明确诊断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

诊断:1、扁桃体腺样体肥大;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3、变应性鼻炎;4、鼻中隔偏曲。

手术治疗

患儿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症状应用药物治疗2月余改善不明显,又有肥大扁桃体和腺样体,能否选择手术治疗?

根据《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确诊为OSA且临床检查符合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的患儿,无手术禁忌时,推荐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作为中、重度OSA患儿的首选治疗(1B)。

该患儿为中度OSA且同时有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及变应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且应用药物治疗2个月余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符合手术指征。因此,可行手术切除肥大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方式采用等温等离子下双侧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切除术。

此外,针对变应性鼻炎,根据变应原筛查结果,除常规应用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外,可同时用粉尘螨滴剂进行免疫治疗。具体用药为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孟鲁司特嚼服+2.3%高渗海水喷鼻3~6个月,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脱敏2~3年。

对于鼻中隔偏曲,考虑患儿年龄较小,鼻部还未发育完全,可暂不处理。

随访情况:

出院后半个月复诊,患者睡眠打鼾明显好转,仍稍有张口呼吸,较前好转,仍有喷嚏、清涕;鼻内镜检查示鼻黏膜仍有苍白水肿,鼻腔有少量清涕,鼻咽部黏膜光滑,后鼻孔通畅。

出院后3个月复诊,患者睡眠打鼾明显好转,张口呼吸基本消失,喷嚏、流涕较前好转,鼻塞好转;鼻内镜检查示鼻黏膜稍苍白水肿,鼻腔无明显鼻涕,鼻咽部黏膜光滑,后鼻孔通畅,睡眠监测示无睡眠呼吸暂停。

病例讨论

儿童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临床上并不少见,影响因素较多,包括鼻炎、鼻腔结构异常、鼻息肉、鼻腔肿物等鼻部因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咽部因素,以及过度肥胖等,可以是单个因素,也可以是多种因素共同引起。

该病例具有一定代表性,患儿8岁,有腺样体肥大及过敏性鼻炎,是直接手术还是抗过敏治疗无效再手术?手术之后过敏性鼻炎如何处理?治疗方案的选择值得思考。

该病例严格掌握了手术适应证:初始抗过敏治疗,过敏症状缓解,但未解决夜间打鼾问题;结合睡眠监测、鼻内镜检查,确定手术必要,手术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术后仍需维持抗过敏治疗。

临床上遇到类似的儿童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病例,需要根据患儿的情况综合分析,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是多种病因所致,要同时治疗,方可起到最好的效果。

内容策划:王茉

内容审核:余采芹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8):-.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打鼾伴张口呼吸,罪魁祸首原来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