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第一个宝宝开始,说起来,我已经快七年没有穿过钢圈内衣了!这期间,两次怀孕加上哺乳,一共六年(一算把自己也吓一跳)。当今年年初,我再一次告别哺乳期,需要买新的内衣时,我发现我再也不会考虑买带钢圈的了。
在我20多岁时,我的所有的内衣都是带钢圈的,一定是钢圈的。那时候觉得大胸才是性感,才是美。选内衣的标准是显胸,希望我的胸部更大(或者看起来更大)。带钢圈、带海绵垫的聚拢型内衣永远是首选。
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怀孕和哺乳,让我逐渐学会欣赏自己的身体,由内而外地,完完全全接纳了自己。
我还记得,在我刚开始给妞妞哺乳的时候,我对于自己的胸部,还是会感到不好意思,我反复在家练习,如何在哺乳巾下喂奶。
但是当我第一次在超市门口的长椅上喂奶时,还是很紧张,我用纱布巾遮住她的头,却又需要看着她的小脸才能完成“操作”。当时正值盛夏,搞得自己满头大汗,宝宝也着急大哭。直到好不容易喂上了,我将纱布巾一扯,管他呢!!
那一刻,我觉得只有她和我的感受是重要的。好在在澳洲,哺乳妈妈有“想怎么喂就怎么喂”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后来,我也在厕所里喂过,但也在任何我和宝宝去过的地方喂过:路边,公园,超市,商场,饭店,试衣间,泳池……我在任何我觉得方便的地方喂奶。我逐渐毫无保留地接受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既然女人可以想穿什么穿什么,我“穿”我的宝宝也不是什么问题。
遮或者不遮都是妈妈的自由。
对我而言,生育和哺乳,不仅没有让我厌弃我的身体,让我学会了欣赏它,包括我的平胸。我不再感到羞怯,我不再依赖他人的眼光来获得自信,我的身体不需要取悦任何人。
穿什么,我不需要你舒服,我只要我舒服。
从此,只穿薄垫、无垫内衣,永远告别了钢圈、压痕、憋气。
我想我并没有错过什么,无论是在孕期、哺乳期还是现在,内衣都可以很美,很舒服,很稳固,很性感,很自由。
这里没有强行安利的意思,实际上没有一款内衣是能满足所有需求,比如大胸妈妈会觉得大多数无钢圈内衣支撑性能不好,不能收副乳。
内衣,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这篇文章,想给大家分享一些选择内衣的方法和误区,以及我私藏的内衣品牌。
#例行声明:全/文/无/广/告。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关于内衣的留言:
“小舒,哺乳期可以穿调整型内衣吗?”、“我怀孕后胸又涨又疼,有合适的内衣推荐吗?”、“穿钢圈内衣会更容易乳腺癌吗?”“不穿内衣会胸下垂吗?”
内衣对减轻背部压力,维持更好的体态有帮助,穿内衣本身也不会增加癌症风险。但是,比“穿不穿内衣”和“穿什么类型的内衣”更重要的是,选合适自己的内衣。来看看我做的关于内衣的功课吧。
感谢科技和制造业的进步,无钢圈并不意味着胸部松垮和下垂。
一旦过度拉伸、下垂了,乳房组织不会再回到它原来的形状(妊娠纹永远不会真正消失、分离了的腹直肌也永远不会“回到最初”),所以有适当的支持很重要。无论是选择钢圈内衣还是无钢圈的内衣,都要注意内衣的“支持性”。
虽然小胸的确更适合无钢圈内衣,但是大胸一样可以选到有很好支持性的无钢圈内衣:有网状内里,更宽的肩带,更高的侧边,更宽的胸下固定等。
网上很多关于内衣/钢圈内衣增加乳腺癌风险的传言。主要的担心是内衣会阻碍胸部底部的淋巴液回流,让*素累积在胸部。这些谣言并没有得到科学证据的支持。
年一个相关研究得出结论:内衣和乳腺癌并无关联。研究人员发现,诊断出乳腺癌的女性具有以下特征:
更大概率在用激素替换疗法;
有强的乳腺癌家族史(母亲、姐妹或者女儿患乳腺癌);
从未生育。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和内衣有关的因素,包括内衣的罩杯,一天穿多少小时,是否穿的是带钢圈的内衣,多大开始穿内衣等,都和乳腺癌无关联。
过往认为内衣和乳腺癌相关的原因可能是,肥胖会增加乳腺癌概率,而肥胖的女性更喜欢穿内衣和钢圈内衣。不穿内衣和穿非钢圈内衣的女性更大可能性有健康的体重。
因此,乳腺癌的风险因素里,肥胖要算一个,但内衣,目前为止并未发现和乳腺癌有任何关联。
穿内衣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实际上内衣也有一定的健康意义。内衣,准确说是文胸,主要的功能是帮助托起胸部的重量,保护胸部组织的结构不过度拉伸变形,尤其是在运动的时候。
如果内衣选得对、穿得对,很稳固,胸部的重量会被较为均匀地分布到背部主要的肌肉群上,脖子和肩部的肌肉不会被拉紧。甚至呼吸可能感觉更舒服,因为内衣可以将胸部抬起,让它们不会压迫胸腔。
另外,合身舒适的内衣也可能提升自信心。
但是,有研究发现,大部分女性所穿的内衣都不合身(有数据显示,甚至高达80%的女性都穿着不合身的内衣)。过紧的胸围和过紧的肩带,有可能造成/加重背部和脖子酸痛。
如果内衣肩带太松,而背部又勒得过紧,会导致不平衡的压力。人们常常会过多地依赖于胸(下)围和背部勒紧,而忽视了肩带的向上的支持。比如,那种没有肩带的紧身内衣,实质上是对胸部支持很有限。
不会。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哺乳或者不穿内衣会导致胸部下垂。有很多生理的、遗传的因素会增加下垂的概率。
但是,在剧烈运动时仍然建议穿上合身的内衣或者运动内衣,不然可能会增加胸部和周围韧带拉伤的风险。
当我们步入老年,胸部下垂几乎是无法抵挡的自然规律,这并不需要刻意遮掩,挺拔的身姿和健康体态就很美:
无钢圈内衣顾名思义,指不带钢圈的内衣,它结合了运动内衣的舒适感和传统内衣的外观。
舒服的无钢圈内衣代表着滤镜外,自然、无修饰的你就很美。
随着审美的变化和#Metoo、BodyPositive#等活动带来的女性意识崛起,无钢圈内衣正在成为主流。内衣不再是迎合男性审美的性感装扮,而是女性穿得自在、舒服的一件“衣服”。
无论是广告杂志街拍,还是普通女性的日常穿着,无钢圈内衣都有赶超聚拢型内衣的趋势。
最直接的例证是性感内衣品牌维密的英国公司宣布破产,虽然其在几年前也开始销售运动休闲内衣,营销内容是“没有填充物的内衣也很性感”,但这显然和它一贯的品牌理念是相悖的。
日本第一内衣品牌华歌尔的市场占有率也持续下滑(20.11%),被主打无钢圈内衣的优衣库紧逼(20.03%,年数据)。
无钢圈内衣吸引消费者的优势,对内衣品牌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无钢圈内衣整体价格更低,从生产到设计都更简单。
传统的钢圈内衣包含多达40多个组件,需要花费多年研发内衣模具的尺寸和形状,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相比之下,无钢圈文胸就简单多了,它由弹力蕾丝或超细网眼制成,尺码更少,对胸围的包容性更大,也更容易设计出时尚的款式。
根据零售分析公司EBITED的今年初发布的统计报告,无钢圈内衣在英美市场是储量第二大的内衣款式,而聚拢型内衣排名第四,尽管带衬垫的内衣依然排名第一,但它在英美市场的存货量比两年前已经少了36%。
年仅在美国地区,无钢圈内衣的销售量就比聚拢型内衣高16%。
△年聚拢型内衣和无钢圈内衣
在英美地区的线上销售量数据对比
无钢圈内衣的销量普遍更高
无钢圈内衣同样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年轻女性。
根据CBNData《研究》的数据,年无钢圈内衣、Bralette在线上内衣市场崭露头角,爆发于年,而年依然保持高达%的增速。年期间,天猫内衣销售排名前十名的全是无钢圈内衣,维密落榜。
但正如所有潮流单品的兴起一样,服饰的演变是社会的缩影,无钢圈内衣也不例外,它是被文化改变的消费喜好。
几百年来,男性审美主导着内衣的演变,女性的性感一直与极致的曲线美息息相关,没人关心内衣的舒适性,风靡了几个世纪的紧身胸衣就是代表。
紧身胸衣的作用是“把肉挪到它该去的地方”,营造丰乳细腰的完美S型,但它会严重挤压女性的脊椎,肋骨,甚至使器官变形,对女性身体造成严重压迫。
在20世纪初,事情有了转机。一位法国设计师在年发布的目录广告中刊登了一个内衣广告,将一种类似无钢圈内衣的单品和紧身胸衣一起出售,广告语是“让女性免去紧身胸衣的困扰”,但是设计的穿着场景是睡觉时穿,而不是外出时穿。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内衣是由女名媛CaresseCrosby于年发明的,当她为一场活动盛装打扮时发现,无论她怎么塞,四角紧身胸衣都会从礼服里露出来!
Crosby就让女仆拿来了两张手帕和一些粉红丝带,亲手缝了一件“内衣”,她说:“我感觉自己就像没穿衣服一样自由,平胸但健康。”不久之后,Crosby为自己的内衣设计申请了专利。
△Crosby和她设计的内衣
第一次世界大战推进了Crosby内衣的普及。随着战后更多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女性地位和话语权开始提升,现代女性迎来了解放自己的新时代,这也是解放乳房的时代。
她们迫切需要一件方便活动的贴身内衣,舒适性成为女性选内衣的新标准,内衣渐渐从男性审美过渡到了以女性需求为出发点的新时代,紧身胸衣已成为了性别不平等和对女性身体压迫的象征。
时至今日,穿不穿内衣、甚至穿什么内衣已经成了女性表达个人观点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女性偏向于休闲随意的穿着,化淡妆,穿舒服自然、没有厚海绵的无钢圈内衣,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