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中国有约1.5亿人睡觉时打呼噜。30岁以上人群30%打鼾,40岁以上人群40%打鼾,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打鼾队伍,到65岁之后,一半的人都无鼾不眠。儿童鼾症的发病率大概为1%-3%,打鼾人群中的男女比例为2:1,2/3的人抱怨其配偶打鼾。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打呼噜?打呼噜会引起哪些疾病?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地应对呢?人为什么会打鼾?
当气体通过一段通畅的管道时,通常不会发出声音,但如果管道中存在障碍或狭窄时,气体的流动就会受到影响,局部的紊乱气流和由此导致的管壁振动就会产生声音。如果咽腔小、上呼吸道阻塞、上呼吸道狭窄,或是上呼吸道受到了压迫,那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声音来,这就是打呼噜。
有种鼾声真的是病
一种是“单纯”的呼噜,没啥事!多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当或者鼻塞等引起的短时期的打呼噜现象,这种呼噜会在外因解除后(如换个姿势、感冒痊愈、鼻炎控制等)自然消失,除了影响他人休息外,对自身没啥影响,一般不需要治疗。当然如果是慢性鼻炎、鼻息肉等问题经常鼻塞,可以到耳鼻喉科检查治疗。一种是“不单纯”的呼噜,要小心!在连续打呼噜的过程中,突然停了一次,然后继续打,这就是出现了呼吸暂停,即医学上所说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常年习惯性的打呼噜的人,四分之一以上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80%的人自己并不知道。不打呼的人,夜晚睡眠时,呼吸道是非常通畅的。图为不打呼者的上气道,从鼻腔、咽喉到气道,是一个顺畅的通路
而打鼾者的上呼吸道却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堵住了。扁桃体、腺样体、舌根……人的咽喉里有各种柔软的组织。一旦有什么增生肥大,躺下时就容易塌陷下来,挤占原本就不大的空间,让打鼾者的上呼吸道更窄了。蓝色的气流,在半阻塞的上气道中磕磕绊绊地前进
呼吸时,湍急的气流经过上气道受到阻滞,上气道的软组织,主要是软腭和悬雍垂发生震颤,产生了人们所熟悉的“呼噜声”。这其实和狂风中旗帜会猎猎作响是一个道理。当然,并不是每个打鼾者都有生命危险。从鼾声中,其实就可以听出病情的轻重程度。大部分人的鼾声是均匀起落的,除了噪音烦人点,打鼾本身没有不良效应。而且,这种呼噜声通常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所以这一类打鼾者睡得还挺香。而真正危险的打鼾声则是更加洪亮且紊乱——“呼(憋气)呼(憋气)......呼呼咻......”。听在旁人的耳中,这种鼾声无比恐怖,节奏十分诡异,不时还忽然停止,寂静了几秒,给人短暂的可以安睡的希望,随时又会再度袭来。这种危险的鼾声,最大特点就是伴随有呼吸暂停的症状。在那几秒令人不安的寂静中,你的室友没有了呼吸。这类打鼾者呼吸道的狭窄程度太过严重,上气道几乎完全堵塞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上气道已经全被塞住了,所以出现了呼吸暂停
幸好,由于缺氧,大脑会给身体发出短暂的唤醒指令,让他们收紧咽部肌肉,来缓解上气道的塌陷、透过气来。但是,别看他们呼声震天,他们的睡眠被频繁的唤醒切割地支离破碎,这一类打鼾者白天会感到疲倦、异常嗜睡。而这很有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A)。其实,打鼾只是一种外在的预警信号,真正致命的是频繁的憋气(呼吸暂停),给分泌、神经、泌尿、生殖、消化和血液等多个系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10]。想象一根吸管,当你用力吸气时,它变成瘪瘪的一根。被堵塞的上气道也是如此。如今,研究已经证明了睡眠呼吸障碍综合症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脑卒中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病人的随访研究发现,他们的5年病死率为11%-13%。最危险的猝死,就发生在一口气顺不过来,血氧饱和度严重下降的瞬间。所以,当你发现你的枕边人,打呼噜时突然没声音了,持续时间超过10秒钟,且反复出现此症状,患者白天经常处于疲乏、犯困的况态下,就应该劝他及时到专业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了。出现这几种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了!1、白天不明原因的疲倦、打瞌睡。2、睡眠时打呼噜并伴有明显的呼吸不匀称。3、早晨起床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或咽干。4、儿童睡觉时长期出现张口呼吸或呼吸音变粗。5、夜间出现明显心律不齐。尤其是患有难治性高血压的人,如果伴有打呼噜的症状,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0打鼾容易找上这几类人
男性打鼾的男人比女人多,这种差异是男女间不同生理结构造成的。首先,男性的喉头位置比女性低,喉咙中空间更大,睡觉时肥厚的舌头后坠、不自觉的缩到该区域,就可能导致打鼾。老人年龄越大,发病几率就越高,这可能和口腔黏膜、肌肉的松弛有关。孕妇可能是由于孕期鼻腔水肿所致。另外,孕妇体重增加、横膈上抬、肺通气功能减弱,都会引起打鼾。儿童小孩子打鼾是很常见的事,特别是当他们感冒或者过敏时明显,疾病缓解后打鼾减轻或消失。但是有时候,打鼾可能是鼻窦、咽喉、肺部、气道感染或者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绝经后的妇女女性在绝经期后,该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这可能和雌激素变化导致的黏膜干燥、松弛有关。肥胖者肥胖是睡眠大敌,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8,疾病的发生几率就更大。打鼾面容有以下这些“面相”的人要小心了!脖子粗短、脸颊两侧有赘肉、眼睛伴有浮肿、下颌后缩、上嘴唇薄短、上下嘴唇不自觉开启、牙齿分开、小鼻子、鼻孔朝天、鼻甲肥大、咽壁肥厚、软腭肥大或位置较低、悬雍垂粗大过长、舌体肥大打鼾需要承受的伤害
1白天萎靡不振打鼾会干扰正常睡眠结构,降低睡眠质量,引起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2增加肥胖风险打呼噜会引起缺氧,缺氧会加重局部的组织水肿,水肿又加重了气道的狭窄,继而导致缺氧更加严重,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患者会越来越胖,这就解开了很多人觉得自己“喝了凉水都长胖”的困惑。3影响性功能部分男性患者长期打鼾缺氧有可能引起阳痿早泄,影响夫妻生活。4降低骨密度打鼾的人晚上睡不好,体力得不到恢复,可能会削弱运动能力。活动量变少,身体缺乏日光照射,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降低骨密度。5让人变丑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的人,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容易面色黯淡、失去亲和力。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打鼾会使人看上去丑陋和憔悴。打鼾者缺乏深度睡眠,影响生长激素的产生和释放,加快机体衰老,一般比正常年龄要老10到15岁。6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在睡眠中出现了打呼噜憋气,体内就会缺氧,血压就会升高,部分患者还会发生心律失常。当控制打鼾改善缺氧后,血压和心律失常就能得到缓解。7增加糖尿病风险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无论病程长短,睡眠呼吸暂停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也就是说,这类打鼾者也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过40%。8易患痛风与健康人相比,睡眠呼吸暂停病人的痛风发病率要高出1.7倍。9引起死亡很多打鼾的病人会深有体会,夜间从噩梦中惊醒,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甚至有的家属晚上都不敢睡着,要把打鼾的患者从突然的窒息中踹醒。全球每年被打呼噜间接“杀害”的人超过10万。睡眠呼吸暂停会影响呼吸,严重时可能发生窒息,同时会缩短寿命、增加猝死风险,总死亡率是普通人的3倍。10易发生心理问题与没有睡眠问题的人相比,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患上抑郁症的风险高出2倍多。11损害儿童健康儿童也是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发病率约为2%~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2~6岁。扁桃体肥大、腺样体增生、气道阻塞物多都是病因。12易发生交通意外打鼾的人由于夜间睡眠质量差,所以白天容易犯困,发生交通意外的风险高出普通人2到7倍。几个诀窍止住打鼾
1.改变睡姿
躺着睡时舌根容易后坠,会堵塞部分气道使之变窄,就容易打鼾。所以,老打呼噜的人最好侧着睡。有的人可能侧着睡着了,可醒来时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转成躺着睡了,那可以适当加高枕头高度,比如垫两个枕头,这样也能一定程度上打开气道,缓解打鼾。
2.减肥胖的人往往更容易睡觉打呼噜,这是因为他们的咽壁相对肥厚,软腭、小舌、舌体等器官相对肥大,鼻咽腔相对狭窄,容易在睡着后发生气道受阻。所以减肥可以明显改善打呼噜的情况发生。3.睡前别喝酒,少服用镇静类药物烟酒会刺激上气道,引发炎症,加重打鼾。特别是酒精,它还可麻木喉咙肌肉使其松弛,导致气道阻塞,酒后还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神经兴奋的表现,从而加重或诱发打鼾。这就是为什么有人醉后鼾声如雷,建议睡前4小时不喝酒。74.充分休息较差的睡眠习惯也会加重打鼾的症状,比如长期熬夜工作后,睡眠会变得很深,这样咽部肌肉就更容易松弛,诱发或加重打鼾。所以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打鼾。5.去除卧室的过敏原过敏性鼻炎会引起鼻痒、鼻塞,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鼻塞明显,睡觉时可能会张口呼吸,从而会有打呼噜现象。过敏性鼻炎可使用专业的冲洗器及冲洗剂采用安全方便的物理治疗法,清除鼻内刺激物、变应原和炎性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6.多喝水、卧室加湿可以防止鼻子和软腭的分泌物在脱水时变得粘稠,确保你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可以帮助你停止打鼾。7.治疗鼻子的原发病鼻部的某些疾病会增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如果总觉得鼻子不通,要及时看医生以排除隐患。更多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