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时代版ldquo打硬股rdquo
TUhjnbcbe - 2021/6/25 13:03:00
北京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bdfrczy/

编者按:“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从年开始,玉环市干江镇以收入分配制度为核心,积极探索“村集体51%+村民49%”股权分配比例筹措资金,村民则按股份众筹,让村民从以往的乡村旅游建设旁观者变成抱团主动参与者,放大了民营经济的“造富属性”,开拓了一条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今起,本报推出“解码玉环干江镇‘股份众筹’改革”系列报道,意在探求该项改革的内理,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飨读者。

“村里推出‘股份众筹’,一家四口人投入元入股,两年不到时间已分红两次,共分得元。以后,村里旅游项目赚的钱,我们家都会有分红。”4月26日,37岁的玉环市干江镇上栈头村村民姜岸柳开心地说,自己在村旅游公司卖门票每月有元工资收入,还能照顾家人。

台州历史上,在沿海渔业地区,往往一家一户造不起船,置不起网具,就会几家人联手,家家投资入股,同时相应投入劳力,造船置网出海捕鱼,被称之为“打硬股”。

如今,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干江镇,开始探索新时代版“打硬股”,就是姜岸柳所说的“股份众筹”,开拓了一条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拒绝工商资本

干江镇的“股份众筹”改革,发轫于上栈头村。

这是东海边的一个山区海岛村,碧海、蓝天、岩石、海鸥……独特的海韵风貌在村中随处可见。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上栈头村越来越漂亮,吸引着附近村民来看景,但遗憾的是:游客只留下满地垃圾,却没留下一分钱。

“村‘两委’一直在寻思‘如何把美丽风景转化为村民和村集体收入?’,但总找不到好思路。”上栈头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法林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联系该村的干江镇人大副主席颜光冬,在朋友圈里刷到了张家界的网红玻璃桥,便向村里提议建玻璃吊桥。

“根据设计方案,造玻璃吊桥要投资近万元,这对村集体收入不足元的上栈头村,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吴法林说,我们把难题交给村民代表大会来讨论决定。

会上,村“两委”抛出两种方案:一种是引进工商资本来投资,双方利益分成;另一种是村民众筹投资,自己运营。

出乎意料的是,村民代表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拒绝工商资本!

“老板来投资,如果成功了,村民只有有限的土地租金收入,村集体分成也有限,而且老板也不会爱惜土地。”今年65岁的上栈头村村民陈仕东道出了村民拒绝工商资本的缘由。

于是,新时代版“打硬股”——“股份众筹”,便应运而生——

上栈头村注册成立了浙江栈头渔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运营玻璃桥项目,公司通过“村集体51%+村民49%”股权分配比例筹措资金,村民以每人每股元的标准认筹,年度按股权分红。

第一轮,上栈头村全村人,自愿入股人。

首笔“资本性收入”

年12月23日,历时7个月建设,玻璃吊桥投入运营。

上栈头的玻璃吊桥面朝大海,飞架于悬崖峭壁之上。全长米,宽2至3米,桥面至谷底垂直高度达70米。

玻璃吊桥一开放,在温、台地区迅速窜红,游客蜂拥而至,不到4个月时间,门票收入达多万元。年3月15日,村里进行了第一次分红,每股分红元。

“区别于以前的‘打硬股’,这次分红不是村民投入劳力的收入,也不是卖村集体资源的收入,而是‘以钱生钱’的资本性收入。这对许多当地老百姓来说,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颜光冬说。

“两村相邻,炮台村说要开发多年,却一直没动静,而上栈头村不到4个月时间就有分红,村班子压力很大。”炮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骆福忠说。

经考察、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炮台村决定众筹建设玻璃漂流项目。年5月起草方案,5月20日开工,10月2日项目试营业。

“项目总投资多万元,按‘村集体51%+村民49%’的筹资比例,全村人,人(包括户籍在外村民)入股,每人每股元,众筹资金万元。村集体向银行贷款万元,加上50万元村集体自有资金,筹资万元。”骆福忠说。

年,炮台村旅游项目共收入万元,村里拿出万元,每人每股分红元。

看到这么短时间就有分红,之前正在观望、没有投资入股的上栈头村民坐不住了,向村委会主动提出要求追加入股。

于是,上栈头村顺势启动了第二轮“股份众筹”,按每人每股元众筹,建设了9D海底隧道、滨海摩天轮、神州飞碟等项目,此轮共有人入股。年1月,村里进行了第二次分红,每人每股元。

从此,干江镇在推进共同富裕上,走出了一条“让稍有积蓄的农民增加‘资本性收入’”的新路子!

人人都“投得起”

炮台村每人每股元,众筹推出玻璃漂流项目;

垟坑村分成元、元、元三档投资入股,众筹推出荷塘主题项目;

下栈头村股份众筹建设了海鲜一条街、无边泳池项目;

……

如今,“股份众筹”改革星星之火,迅速在干江镇燎原。那么,它为何如此受老百姓热捧呢?

在颜光冬看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村民“投得起”,另一个是“与村民利益相关”。

“一股三五千元,投的钱不多,也能承受得起失败风险。即便不成功,投资的项目相当于村民自建游乐场,自己也能享受。”陈仕东说。

颜光冬清楚地记得,当时,16岁嫁到上栈头村、91岁秀花阿婆也投资入股了,她说:“自己从小到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来村里。亏就亏,也就几千元钱,这么多人来,我这个老太婆每天很开心,也就不孤单了。”

而另一个方面,由于“股份众筹”使村民成为利益相关者,配合、参与项目建设经营的主动性剧增,避免了以往工商资本“单兵突进”“与民争利”现象,极大地减少了征地、迁坟等项目建设推进中的各种阻力。

“玻璃吊桥项目建设,本来预估要10个月到一年时间,后来不到8个月就建好了,因为村民都认为建得越快越赚钱。”上栈头村村委会副主任、村景区负责人陈妙根说,当时要迁移多座坟墓,村里担心会是道难关,结果不到2个月全部迁完。

干江镇新时代版“打硬股”的实践告诉我们——

以“给城市人提供农产品,提供娱乐、恢复体力、净化身心等休闲服务”为内容的乡村新型服务业,是农民第二次创业致富的大红利。

而如何建立起“人人都投得起,人人能享受乡村振兴红利”的机制,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答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时代版ldquo打硬股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