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说
磨牙,打鼾,流口水,许多人睡着了都可能曾经有过。特别是听到孩子磨牙、打鼾,看到他微微张着嘴流下哈喇子,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睡得真香”!
但也有人怀疑,这会不会是身体在“拉响健康警报”?到底该怎么看?别急,健康管家找来专家跟你好好分析——
磨牙打鼾流口水
是健康“警报”吗?
张姨的小孙子最近睡觉会磨牙,还爱扒着睡,醒来枕头经常被口水湿了一小片。
她自己以前也曾睡觉流口水,中医时说是脾虚,孙子会不会也是……特别是看到一篇介绍睡眠小动作“病因”的文章,说磨牙、打鼾、流口水很可能说明身体正在“拉响健康警报”,是不同的病症的提示。不光是孙子,儿子晚上睡觉偶尔也会打呼噜,媳妇有时被吵得睡不安稳,儿子也调侃媳妇晚上有时还磨牙。儿子和媳妇觉得不碍事,认为这是睡得香。
但张姨不放心:打鼾会不会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磨牙会不会是孩子肚子里长蛔虫?听她这么一说,体检时,儿子和媳妇都将睡眠中出现的小动作跟医生“汇报”,医生仔细地给他们做了相关检查,结果两个人都没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医院健保科做完体检,医生也说他很健康。
不过,既然都没病,睡着了这些小动作又是怎么回事呢?
睡着了偶尔有些小动作
多属生理性非“病态”
“其实无论男女老少,许多人在睡梦中都可能不自觉地做出个别的小动作,有些是生理性的原因,当然严重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不能一概而论。”广州中医院李南夷教授认为,不管睡梦中出现什么样的小动作,都只是一种表象。这些动作是否是疾病的“警报”,除了考虑可能存在的原因之外,还要看其对身体的影响后果,将“前因后果”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分清到底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比如,许多人都有打呼噜的经历,但像张姨的儿子,排除了器质性的病变和身体的不适,可能是因为睡得太熟而且体位不当引起的。同样是打鼾,有人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呼吸暂停,并可能影响到脏器的供氧,这当然就是病了。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如果睡眠有障碍,多可从身体‘有邪’与‘无邪’的角度来分析。”李教授解释称,“有邪”属实证,又可分为“外邪”和“内邪”,如:因感冒引起的鼻塞影响到睡眠就是外邪作祟,因熬夜吃太多夜宵消化不良致“胃不和卧不安”,引起流口水、磨牙等则属内邪;实证一般具有急性发作的特点,但调理得当也好得快。而“无邪”属虚证,多因心脾两虚、阴血亏虚所致,一些年纪较大、体质较弱、长期睡眠障碍的人多属虚证,需要长时间慢慢调养。
睡着了出现磨牙、打鼾、流口水甚至不由自由地肢体抽动这些小动作,到底提示了什么?李教授这么说——
磨牙
偶尔发生不碍事
有些人夜里睡觉会咯吱、咯吱地磨牙或咬牙,一般只有身边的人才知道,当时自己一点都没感觉,最多只在第二天醒来感觉腮帮有点酸痛。
李教授解释称,磨牙的原因很多,如:大人可因白天心理压力过大或精神紧张、疲劳过度、饮食不节等原因,孩子则可能是白天玩得太起劲,导致入睡后大脑管理咀嚼肌的部分仍处于兴奋状态,不断做咀嚼动作;有些孩子肚里长蛔虫,夜里蛔虫刺激肠壁也会引起咀嚼肌条件反射而产生磨牙。
如果磨牙现象只是偶尔发生,基本不碍事,长时间持续可导牙周受损,就要及早找医生查明原因作对症治疗。
流口水
睡姿不当易引发
小孩子流口水似乎较多见,多数是因体位或唾液分泌的调节功能未完善引起的,属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大人流口水其实也不少,有些人认为讲出来有点难为情。
李教授提醒称,其实大多数人在睡梦中偶尔流口水,身体都没什么大问题,除了有些像孩子一样由侧睡、扒睡等体位引起的原因之外,也有因日间太过疲劳困顿,睡熟了脸部肌肉充分放松、嘴巴自然张开的原因。但有神经官能症、口腔溃疡、炎症、鼻塞的患者睡觉也会流口水。这类人也无需有太大的精神负担,及时治疗是可以好转的。
打呼噜
不能一概当“鼾症”
以前很多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现在,随着人们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知晓率不断提高,不少人却笼统地将“打呼噜”与之等同。李教授称,这完全是误解。
其实,有些人在过度身体疲劳的状态下仰面熟睡时会不自觉地张嘴大口呼吸,使舌头和喉部软腭等软组织的震动加剧而发出呼噜声,这种人往往翻个身侧睡呼噜声就是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偶尔打呼噜多属于上述原因,但是如果常年打呼噜,而且声音忽高忽低甚至有时突然悄无声息,就要排除是否真的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是呼吸系统某些部分发生的病变所导致的,并及早到呼吸科诊治。
抽动
孩子多属生理现象
成人可能是紧张或缺钙
有些大人或小孩子在入睡不久后下肢甚至全身会不由自主地抽动一下,有时甚至突然惊醒。李教授称,这种现象发生在百日内的宝宝身上多属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因大脑发育未成熟所致,家长无需太过紧张,更不要一发现孩子抽动就抱起安慰,这样反而可能打扰其进入深层睡眠。
而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因日间运动过量,下肢肌肉过度紧张也可出现睡眠抽动现象,可在睡前适当按摩、热敷或用温水泡脚以助缓解。另外,身体缺钙时夜里睡觉腿也会偶尔抽动,若是此因,则应适当喝些牛奶或直接吃些钙片来补充。
有些人每当要入睡时就出现下肢抽动、不适,突然惊醒,并伴有心慌胸闷,而影响睡眠。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不安腿综合症,其病因现在还不清楚,也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院李南夷教授
文/广州日报记者翁淑贤通讯员方宁、张秋霞
编辑/吴婉虹实习生谢天融
图片来自网络
了解近期热点文章
这种药材被称为“救命仙草”,真的那么神?
辟个谣
中美儿童白血病治疗水平相差50年?对白血病的常见误解还有这些……
家有吸烟的人请注意,大约85-90%的肺癌病例都是吸烟导致的
天了噜
这项常见运动居然能使人瘫痪,这五类人最好别做
期末考临近,学生哥多吃这些东西护眼益智
小酒怡情?骨折补钙?
本期名医大讲堂为您揭开酒与癌钙与骨的秘密(内附专家讲座视频)
网购遇到“灵丹妙药”,你以为“拾到宝”?别高兴得太早!
胎教、早教大多瞎折腾?提升脑力不妨从小说双语
警惕!二宝更易发生新生儿溶血,风险怎么防?
回复以下关键词
即可了解相关热点文章:
吃货营养课堂
素食
食品安全
汤谱
粥
补钙
补血
养生
秋燥
膏方
药膳
八段锦
天炙
药材
拔火罐
食疗
体质
腰椎管狭窄
颈椎病
骨质疏松
脱臼
食肉菌
超级细菌
淋巴瘤
口腔溃疡
伤口护理
常用药
产检
体检
医保
感冒
近视
胃炎
中风
痛风
白血病
戒烟
血压高
胃癌
肠癌
打嗝
肿瘤
乳腺癌
产检
二孩
坐月
多囊卵巢
母乳
不孕
男科
多动症
手足口病
宫颈癌疫苗
瑜伽
马拉松
更年期
老年痴呆
求医指引
名医大讲堂
脱发
备孕
急救
[近期热点活动]感动瞬间
最美笑容
也欢迎您在后台留言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我们将按需不断更新内容!么么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