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99岁菲利普亲王逝世,医学上,长寿者都有
TUhjnbcbe - 2021/5/29 20:13:00

4月9日,白金汉宫官宣,英女皇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去世,享年99岁。

尽管年近百岁,但菲利普亲王晚年的身体总体比较健康,只是近年才出现了一些问题,多次入院接受治疗。其实,对于一个离百岁生日仅剩2个月的老人来说,身体肯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即使突然离世,也可算是笑丧了。

现实中,长命百岁是很多人的梦想和追求,各种养生方式、秘方层出不穷,有的人甚至不时到“长寿村”住一段时间。事实上,医学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长寿的研究,通过大量研究调查,对百岁老人的生活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百岁老人有以下的特点。

家族多有长寿史

有研究分析了名百岁老人的家族长寿率,在50.3%~77.9%之间,发现多代连续长寿家族与遗传的关系非常密切。此外,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基因中这些致病因素较少,也能间接提高寿命。

体形多矮小消瘦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长寿老人(中国)体形多偏向矮小消瘦。调查显示,长寿老人中男性身高小于厘米、体重小于45公斤;女性身高小于厘米、体重小于35公斤者超过一半;他们幼年阶段有的营养不良、发育不良致身材矮小,这与麦卡实验(限食延长了寿命的动物个体均较瘦小)结论吻合;部分长寿老人其父母也较矮小,表明自身矮小与遗传有关,这种体型可能有利于长寿。

不过,这并非说为了长寿就必须越瘦越好。事实上,影响最终寿命的因素很多,体形只是其中之一。从整体上说,微胖体形老人相对更加健康,平均寿命更长,生活质量更高。腰部过于丰满(男性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0厘米),面临的死亡风险较常人高20%。

饥饱适中,不烟少酒不碳酸

每日饮食热量摄入限制在~0千卡,这种饮食习惯使他们的心脏功能延缓衰退10~20年。

长寿老人多与家人共餐,普遍胃口好,从不择食,每日食量均衡,讲究七八成饱。居城市者主食米、面,副食荤素搭配,素多荤少,居山区者主食多是玉米、红薯、豆类等,副食多是蔬菜和野菜,肉食极少,但多种粮、菜混食,也能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这种饮食结构避免了肥胖、心脑血管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发生。

据调查,长寿老人中78%不抽烟,其余的多已戒烟,72%不饮酒、28%间或饮少量药酒。戒烟少酒能减少癌症侵袭和推迟多种慢性疾病发病。此外,百岁老人很少喝碳酸饮料。若每天喝1次碳酸饮料(如可乐等),患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几率会成倍地增加。

高血压发病推迟

随着年龄增大,血管硬化,血压升高在所难免。不过,长寿老人高血压发病年龄推迟,多数在70岁后,病程进展缓慢,有的甚至随增龄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没有临床症状。

血液指标正常

血液各成分的指标,如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基本在正常范围,尤其是血清蛋白和胆固醇值在正常值上限者,进入百岁的几率较大。这些指标可反映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是健康长寿的必备条件。

此外,每毫升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应保持在30微克以上。维生素D不仅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症,也可以降低患癌症、心脏病及很多传染病的风险。提高维生素D水平不难,每天在户外日光照射半小时就够了。

睡觉不打鼾

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症状。百岁老人中,有超过86%的人在入睡后很少打鼾。睡觉的时候不打鼾,不仅呼吸流畅,睡眠质量高,而且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2岁后才绝经

百岁老人中,很多女性都是在52岁以后才进入绝经期的。绝经期推迟会令女性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大大降低,也就意味着寿命增加。

心率较慢

正常人的静止心率在每分钟60~次,但心跳次数越靠近60次/分(但不应低于50次/分),身体就越健康。较慢的心率意味着心脏无需太过卖力便可完成输送血液的任务。

腿部健壮

百岁老人中,有超过75%的人经常运动,而且拥有健壮的腿部肌肉。一个人腿部肌肉的力量较差,预示着其在步入老年后身体会较为虚弱。腿部健壮的人发生髋骨骨折的几率很低。髋骨骨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有20%的髋骨骨折患者会在一年内去世。

心态年轻

百岁老人中,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小10~20岁,而且对生活充满自信。老年人若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仍未衰老,就会保持一种特殊的乐观情绪及战胜困难的信心。反过来,这种良性情绪会帮助他们减轻生活压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患慢性病的几率。

性格外向开朗

很多百岁老人的性格都十分开朗,人缘很好,少私寡欲,无多愁善感和奢求妄想,从容随和,不争强好胜,易于满足,随遇而安,忠厚善良,仁以待人,助人为乐。人若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其免疫系统的功能就会增强,其体内细胞老化的速度就会变缓,患痴呆症的概率低50%左右。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应对紧张情绪的“缓冲器”。

青少年时期体重未超标

百岁老人在其青少年时期,有超过90%的人身体强健,有超过80%的人体重没有超标。调查发现,在14岁时体重超标的人,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

长期坚持运动

长期坚持适量脑力、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能保持代谢平衡,推迟动脉老化年龄,减少疾病发生,延缓运动系统衰退,被认为是长寿第二要素。长寿老人中体力劳动者占95%,自幼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年逾九旬者,尚有62%每天坚持轻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2小时以上,其中的28%超过3小时,14%超过6小时。百岁老人大多数都有自己做家务(如擦地板、扫楼梯或擦窗户等)的习惯,而且每天做家务的时间都超过1个小时。

自制力强

有较强自制力的人会强迫自己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的好习惯,这也是能够长寿的关键。

其实,古今中外百岁老人的特点千差万别,并不是有某个秘诀、秘方或住在所谓的长寿村就能躺着长寿。

健康长寿永远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核心都是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让我知道你在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99岁菲利普亲王逝世,医学上,长寿者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