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兴旺景象
同时,“春困”也伴随而来
春困使人困倦乏力、提不起精神
医学上称为“春困症”
那么什么是“春困”呢?
春困是指人体生理机能
随自然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
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生理现象
人可能变得头昏脑涨、手脚无力
做任何事都打不起精神、非常想睡觉。
为什么会春困
中医认为,春困源于春季空气湿度增加,引起身体“湿重”。
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相对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
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则必然就显得不足了。
再加上很多家庭或办公楼在环境封闭且不爱开窗通风,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也会加重春困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睡了很长时间,还是犯困
而且越来越贪睡
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了
可能是您身体在用“困”这个信号传递疾病隐患
其中,有几种“困”暗藏着很大的疾病隐患
春困的疾病隐患
症状一:贪睡且皮肤发*
危险征兆:肝可能出问题了
当肝出现问题时,身体会感觉疲劳无力,还伴随着皮肤发*,皮肤粗糙、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等。
支招:清淡饮食,限酒。肝脏是一个需要“养”的重要器官,肝脏的工作非常辛苦,因此,我们要尽量减轻肝脏的负担。其中酒精对肝脏损害较大,因此对于有肝脏疾病的人酒是一定要戒的。长期进食过油的食物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因此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长期感觉疲劳、乏力、困倦,请及时就医,以免引起肝病。
症状二:贪睡伴面色苍白
危险征兆:贫血
疲乏、困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都是因为贫血导致肌肉或神经系统缺氧所致。现代人虽然食物已经非常丰富,但由于吸收、烹饪等原因,铁及某些氨基酸的吸收仍然不够肌体需要,可能会导致贫血发生。
支招:补点铁。出医院检查一个血常规或贫血四项就可以明确诊断。尽可能去除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必要时给予铁剂治疗。
症状三:贪睡且反应迟钝
危险征兆:大脑严重缺氧
大脑是人体全身的支配中心,大脑的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5%。现在许多办公场所往往设在大楼里,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大脑慢性缺氧。大脑长期缺氧除了引起困倦、乏力、嗜睡外,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精神、神经症状,如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个性改变等,有时候看起来还有点“发呆,反应迟钝”。
支招:深呼吸。大脑缺氧要积极寻找引起缺氧的原因,积极改善工作环境,通气,积极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深呼吸等。如果身体有器质性病变则要积极治疗。
危险征兆:睡眠性呼吸障碍
危险征兆:睡眠性呼吸障碍
睡眠性呼吸障碍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嗜睡外,夜晚观察会鼾声如雷,而且伴有呼吸间歇性停止。出现困倦、乏力的原因是睡眠中呼吸暂停引起的肌体缺氧,肌体缺氧会让身体所有的器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频繁的呼吸暂停,使深睡眠不断被打断,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支招:换睡姿。如果习惯于仰卧位睡眠,那么改变姿势为侧卧,打鼾症状会缓解。如果还不能缓解症状,可求助于医生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明确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春季人容易口苦、肩膀酸疼等
都是肝经不畅引起的
肝是身体里的造血器官
中医认为,肝是主导之官
肝经有十几个穴位构成
用手按压这些穴位,感觉疼痛的话
说明经络有堵塞
如能每天艾灸两到三个肝经穴位
每个十五分钟左右,可养血补肝
艾灸除春困
1、艾灸行间穴
第一、二脚趾缝纹端。该穴属火,“主身热”,能缓解头面之火,如目赤面热、心烦燥咳等。
2、艾灸太冲穴
在行间穴上二寸凹陷处,它能补充血气、降压暖身、泻火入眠、调理月经。
3、艾灸期门穴
在肝脏附近,长期坚持艾灸该穴位,可改善急慢性肝病。
4、艾灸中封穴
在足背侧,是保养精血的要穴,可抑制肝火,通便固精。
5、艾灸曲泉穴
膝内侧,膝关节弯曲处,是护膝要穴,对治各种肝虚之症。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