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一直听说过
一个关于睡眠的理论叫做——
“每天睡满8小时,才是优质的睡眠。”
每天必须睡满8个小时吗?
一天究竟需要睡多久?
有人整宿做梦昏昏沉沉,有人睡四五个小时精神百倍。专家:够不够8小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睡够四到五个睡眠周期。睡眠周期从浅入深,然后出现梦境期,然后又从浅入深、又出现梦境期,周而复始四到五个,人就醒了。
所以,“睡满8小时”其实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睡满8小时”的理论呢,最早其实是和“八小时工作制”一起提出来的。
其实一刀切的“8小时睡眠”反而不好!简单粗暴、一刀切的“8小时睡眠论”只会带来睡眠焦虑。
01
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睡得太多或者太少,反而适得其反,一刀切的“8小时睡眠论”会让许多人不适应。
02
衡量睡眠质量应该看睡了几个睡眠周期,执着于“8小时睡眠”没什么意义。
一个睡眠周期是90分钟,90分钟里,我们会经历非眼动睡眠、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几个睡眠阶段,这个过程就像下楼梯,我们下到越来越深的楼层,就是进入越来越深的睡眠。身体充分的修复和睡眠,都是按周期走的。
03
每晚睡8个小时的刚性安排是不切实际的。
生活中,总会碰上加班、聚会或者其他临时事务,很难每晚都睡满8个小时。每晚8个小时的刚性安排,很难实现,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沮丧。
知识
关于睡眠的10个常识
01
遵循昼夜节律让我们睡眠效果更好
所谓昼夜节律就是到了某个特定时间段我们会自然而然想做什么东西。身体在晚上9点开始分泌褪黑素让我们产生睡眠冲动,凌晨1-2点的时候我们睡的最深。从清晨醒来那一刻起,我们就会有三个睡眠需求高峰:下午1-3点,傍晚5-7点,以及晚上11点以后。
02
遗传决定我们是早睡型还是晚睡型
有早起型人和晚睡型人。早起型人习惯于早上起床,晚起型人通常会晚一点,但根据昼夜规律,两种类型人的最佳起床时间不会超过2小时。可以通过尝试找到自己最合适的起床时间点。
03
科学制定自己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从你定的起床时间开始,和所需睡眠周期个数,逆推就是睡觉时间。比如你最合适的睡眠周期是5,要7点起床,那么晚上11点半就必须睡了。
04
按周规划睡眠周期总数是最好的
比如你每天要5个睡眠周期,一周就是35个,30-35个都不会有太大影响。通常晚上没睡够,白天很多人会有补觉的心理压力。但只要不连续3天打破习惯的睡眠周期,那么影响就不大,我们的身体会有强大的调节能力。
05
睡前洗澡调暗灯光有助于更快进入睡眠
可以模拟自然环境。睡前洗个温水澡,让身体提高一两度再睡,模拟从温暖到凉爽过程。让卧室的灯比客厅暗一些,模拟从光亮到昏暗过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关掉大部分有干扰的蓝光电子设备——这容易让头脑变得清醒,不容易入睡。
06
采用婴儿睡姿能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身体侧卧,躺向自己非惯用手一侧(惯用右手,躺左边,惯用左手躺右边),双膝微微弯曲,手臂置于胸前,轻轻交叠一起,颈部、头部和臀部形成一条平滑的直线。这种睡姿会让你更有安全感,同时也能够改善打鼾的情况。
07
睡醒后唤醒过程也非常重要
用自然光唤醒(或者借助自然光唤醒灯),注意听到闹钟不要马上坐起来,也不要立刻打开手机。神经紧张快速起床,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大的伤害。用比较慢的节奏起来,开启不慌不忙的一天。
08
如果错过了睡觉时间,怎么办?
社交、繁忙的工作,使我们睡觉时间不可避免受到一些干扰。正确做法是,等下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再睡。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没能10点半准时睡觉,差不多12点再睡。效果比直接入睡更好。
09
周末也不要轻易打破起床时间
很多人会有周末补觉的想法,这个无可厚非,不然人生也太艰难了。不过为了睡眠周期的连续性,你可以选择更明智的做法。仍然按固定时间起床,先起来一小段时间,吃个早餐,然后再去补一觉,这样既能继续发挥睡眠周期的作用,又能让自己得到及时的休整。
10
利用补眠技巧获得高效的精力恢复
按照昼夜节律,最好是在下午1-3点,次优选是傍晚5-7点,我们可以设定3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不一定要睡着,哪怕是闭着眼休息也行。这样短时间就能补充昨晚的睡眠不足,同时消除大脑的疲劳,让你的身体重回巅峰。
温馨提示
更多问题在线咨询或
拔打预约挂号!
所有人我院开通线上心理咨询,预约已开启!
精神心理疾病反复
家庭护理不容忽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