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7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千克)=8+实足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所以,各位家长们,可以对照自己小宝贝的实际情况,看看体重是否达标哦~肥胖,带给孩子的危害任何事情做得太过,都不是一件好事。同样,当儿童体重达到一定基数时,也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伤害。1、下肢畸形发育我们都知道,人体的承重方是我们的下肢,如果体重过重的话,会给下肢带来负担。长此以往,下肢可能会不堪重负而变得畸形发育。孩子年幼,如果任其发展,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都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一定要及早帮他们调整这种状态。2、睡眠常有呼吸不畅、打呼现象人的鼻、咽、颈部如果堆积太多脂肪的话,很容易会导致睡眠障碍。比如出现呼吸不畅、打呼甚至打鼾的情况,以及慢性大脑缺氧等。不知大家可否还记得发生在18年的一个事件,江西一个4岁男孩在睡梦中呼吸暂停去世,罪魁祸首就是肥胖。因而,请家长们重视起来孩子的肥胖问题,不要让你的忽视,成为无法弥补的伤痛。3、引发各类代谢性疾病毋庸置疑,肥胖是由脂肪堆积导致的,而脂肪的堆积也恰恰是因为身体代谢不够或代谢不了才囤积为脂肪。所以,肥胖使脂肪囤积过多,容易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出现脂肪肝。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发育。4、心肺功能变得低下从上文那个店老板女儿说话大喘气就可看出,肥胖的孩子稍微活动下,就会气喘吁吁、心跳加快、容易累。这些都是过度的肥胖造成的,脂肪堆积挤压到其他器官。除了身体层面的危害,其实,孩子过度肥胖,也会引发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比如会让孩子变得极度不自信,因为自己笨拙的动作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嘲笑,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晨妈之前就在游乐园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嘲笑一个小胖墩,让他别玩滑梯了,会被压塌的之类。小男孩还挺难过的,一个人默默走掉了。如何防治小儿肥胖一般来说,肥胖主要分为病理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两种,前者较为少数,大部分孩子是属于单纯性肥胖范畴。什么叫单纯性肥胖呢?它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基本需要,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疾病。说白了,无外乎吃多了、运动少了,脂肪堆积而造成的肥胖。对于这种,晨妈建议大家要做好小儿肥胖的防治工作: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大部分的小儿肥胖都是管不住嘴的结果,家长生怕营养跟不上,一个劲地投喂,再加上孩子爱吃零食等。时间长了,体重自然慢慢升上去了。其实,只要保证一日三餐的正常摄入,孩子的营养不会落下的。其一,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鱼肉蛋白以及蔬菜等,且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不用饮料代替白开水,不偏食、少吃腌制、油炸和熏制产品。其二,定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很容易引起肥胖,因而在食物摄入量和时间上,我们要有所管控。通常来说,每餐保证八分饱即可,如果孩子食欲过旺,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形式,来控制孩子摄入食物的量。而且晚上也不要给孩子加餐,容易引发消化问题。其三,与家里老人统一战线。
关于“管住嘴”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和家里老人协商达成一致。不然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老人很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放松对孩子的控制,什么鱼肉油炸食物都买~长此以往,控制体重就别想了!迈开腿毋庸置疑,脂肪的堆积,靠运动是可以被消耗的,因而,孩子的日常锻炼,家长们一定不要忽视。关于运动的量,晨妈觉得,每天至少要累计一小时以上的中度或中强度训练。比如每天给孩子制定运动时间表,可以让孩子通过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跑步等运动燃烧脂肪,保持身材。总而言之,孩子肥胖不是小事,一旦当孩子过度肥胖后,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希望家长们多多留意自家宝贝的体重,不要不当回事,早日帮助孩子回归正常体重,别让肥胖影响他们的一生。*本文为妈妈手册(ID:jqfans)原创,万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