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养肝第一菜就是它春天吃,不到一周让肝脏
TUhjnbcbe - 2021/3/21 9:15:00
北京看皮炎的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28/4318829.html

老年人的健康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起来看看~

01积极认识老龄化和衰老

老年人要不断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学习自我监护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疾病,对于中晚期疾病以维持功能为主。

0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老年人饮食要定时、定量,每日食物品种应包含粮谷类、杂豆类及薯类(粗细搭配),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类及奶制品,以及坚果类等,控制烹调油和食盐摄入量。建议老年人三餐两点,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为早餐约30%,午餐约40%,晚餐约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03适度运动,循序渐进

老年人最好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轻中度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极拳等。上午10~11点和下午3~5点为最佳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为宜。

04及早戒烟,限量饮酒

戒烟越早越好。如饮酒,应当限量,避免饮用45度以上烈性酒,切忌酗酒。
  

05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最好午休1小时左右。如果长期入睡困难或有严重的打鼾并呼吸暂停者,应当及时就医。如使用安眠药,请遵医嘱。
  

06定期自我监测血压

测前应当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憋尿。每次测量两遍,间隔1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高血压患者每天至少自测血压3次(早、中、晚各1次)。警惕血压晨峰现象,防止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同时应当避免血压过低,特别是由于用药不当所致的低血压。
  

07定期监测血糖

老年人应该每1~2个月监测血糖一次,不仅要监测空腹血糖,还要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时,每周至少监测1~2次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当适当放宽,空腹血糖<7.8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0%~7.5%即可。
  

08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应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控制油脂、盐分的过量摄入,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睡眠,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
  

09
  

10重视视听功能下降

避免随便挖耳;少喝浓茶、咖啡;严格掌握应用耳*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的适应证;力求相对安静的生活环境。听力下降严重时,老年人要及时到医疗机构检查,必要时佩戴助听器。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及时就诊。
  

11重视口腔保健

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合理使用牙线或牙签;每隔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及时修补龋齿孔洞;及时镶补缺失牙齿,尽早恢复咀嚼功能。
  

12预防跌倒

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平时应当保持适度运动,佩戴适当的眼镜以改善视力,避免单独外出和拥挤环境,室内规则摆放物品,增加照明,保持地面干燥及平整。
  

13预防骨关节疾病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过量体育锻炼,尽量少下楼梯,控制体重以减轻下肢关节压力。增加日晒时间。提倡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通过步行或跑步等适度运动提高骨强度。
  

14预防压力性尿失禁

注意改变使腹压增高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如长期站立、蹲位、负重、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等。
  

15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疏导

一旦发觉老年人出现失眠、头痛、眼花、耳鸣等症状,并且心情压抑、郁闷、坐卧不安,提不起精神,为一点儿小事提心吊胆、紧张恐惧,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等或心情烦躁、疲乏无力、胸闷、睡眠障碍、体重下降、头晕头痛等抑郁症早期症状,要及时就诊,请专科医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
  

16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多数起病于65岁以后,主要表现为持续进行性的记忆、语言、视空间障碍及人格改变等。老年人一旦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近事遗忘突出等早期症状,要及早就诊,预防或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17合理用药

用药需严格遵守医嘱,掌握适应证、禁忌证,避免重复用药、多重用药。不滥用抗生素、镇静睡眠药、麻醉药、消炎止痛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等。不轻易采用“秘方”、“偏方”、“验方”、“新药”、“洋药”等。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可暂时停药,及时就诊。
  

18定期体检

老年人每年至少做1次体检,积极医院等组织的普查,高度重视异常肿块、肠腔出血、体重减轻等癌症早期危险信号,一旦发现异医院就诊,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早发现、早干预慢性疾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疾病风险。保存完整病历资料。
  

19外出随身携带健康应急卡

卡上注明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家属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患有哪些疾病,可能会发生何种情况及就地进行简单急救要点,必要时注明请求联系车辆、医院等事项。
  

20其他

促进老年人积极进行社会参与,结合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生殖健康,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倡导全社会关爱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21 9:15:00
ios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rjvip.cn/xiaofei/1214.html
养肝第一菜就是它!春天吃,不到一周让肝脏很健康!

易健康1周前

每天教你一点生活中你必须知道却不知道的小常识。

■大病到来前,睡眠先知道?睡觉有这些不适感,或许是身体在求救!

●睡觉时出现舌头麻木的情况,甚至无法控制流口水,那么可能是身体出现了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流口水是睡觉时,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们睡觉流口水通常是在侧身睡或趴着睡才会出现的。

●日常生活中,睡觉时多次被憋醒,呼吸也不是很顺畅,那么也是身体所发出的信号。睡着以后,不到1、2小时,就会因为呼吸不畅而被憋醒,躺着根本无法缓解,只有坐起来以后才会感到呼吸顺畅一些,这种情况就要给予重视了,说明你的心肺可能是出现了问题。

●日常生活中,在睡觉时出现打鼾的情况,并且打鼾时是打着打着就停止了,然后噗的一声,又开始打鼾,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需要警惕的。打鼾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很多人在睡觉时间都会出现打鼾的情况,偶尔打鼾并不用过度担心

韭菜是春天里最好的蔬菜之一,有人称它为"春菜第一美食",却不知道它也是春季养肝第一美食!

韭菜辈分大,地位高

韭菜在蔬菜中的辈分很大,早在西周,韭菜就已经普遍种植了,如今都几千年了。史书记载西周时“正月囿有韭”,就是说那个年代的正月时分,韭菜被种在一块圈着的小地中,长势还挺不错。

韭菜不仅辈分大,地位也挺高。《诗经》中提到,当时韭菜是祭祀大典上的很重要的祭品。原话为“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将韭菜和羊肉相提并论,可见韭菜的重要性。

春养肝正当时

说到韭菜“益肝健胃”这一点,咱们就不得不说说“春养肝”这个话题。春天,万物生发,于五行之中的“木”属性。肝脏,也被归属于“木”的属性。两者皆为“木”,可见春天养肝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

春天养肝正当时,而春天吃韭菜也是正当时。

春食韭正当时

单从饮食上讲,韭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若要说到营养,哪个季节的韭菜都比不上春天的。“春食韭则香,夏食韭则臭”,要吃韭菜就得趁春天。

春天养肝,春天吃韭菜,而韭菜又非常“益肝健胃”,难怪营养学家们都将韭菜成为“养肝第一菜”。

一个严冬的营养贮存

在这个春天释放

韭菜是春香、夏辣、秋苦、冬甜,其中数春季的韭菜最鲜嫩可口。春天的韭菜叶似翡翠,根如白玉,脆嫩鲜美,清香馥郁,这是因为它经历了一个严冬的“养精蓄锐”,根和茎贮存了大量养分。韭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脂肪、蛋白质和辛香挥发物硫化丙烯等,具有温肾助阳、益脾健脾的功效。多吃韭菜可以养肝,增强脾胃之气。

韭菜还有个亲兄弟——韭*。韭*含有蛋白质、脂肪、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有健胃、提神、保暖的功效。虽然韭*的卖相和口感俱佳,身价也远远高于韭菜,但其营养价值却逊于韭菜。

韭菜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均高于韭*,其中钙、铁、磷、维生素A、胡萝卜素含量更是韭*的3~4倍。

韭菜最养肝的吃法

有了养肝第一菜,若是能够配上最佳的食用方法,无疑事半功倍。给大家推荐一个:韭菜40克,核桃仁克,杏仁10克,然后用芝麻油炒熟即可。

其中韭菜自然是升阳补肝的,核桃仁能补肾,而杏仁是用来防止肝气升发太过的。每天吃这道菜一两次,连吃3~5天,就能充分发挥韭菜的养肝效果。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利用好韭菜,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我们的肝脏就会健康得多。

春季温补肝肾、温中行气、散血解*、保暖健胃,这样的韭菜一定要端到家里的餐桌上哦!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来源:易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肝第一菜就是它春天吃,不到一周让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