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衰协会发布心衰自我管理指南,这是一份非常“贴心”的文件,旨在为医护人员就心衰患者自我管理出了实用的建议。
文件指出,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在长期管理中非常重要,与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较低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相关。而医护人员在其中的沟通和指导非常重要。
文件中涉及的有关营养、体力活动、药物依从性、心理状态、睡眠、休闲和旅行、吸烟、免疫和预防感染、症状监测和管理等实用推荐,均与相关指南、专家共识文件、近期证据和专家观点一致。
此外,这份文件还非常细致地罗列了就某一具体问题指南所推荐的内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饮食与营养:及早发现恶病质
1.教育患者健康多样化饮食;
2.对其中部分患者给以减重的建议,尤其是因超重或病态肥胖而功能受限的年轻患者;
3.每次门诊时了解患者饮食量;因发生恶病质的患者预后非常差,心衰患者每年均应筛查一次有无体重减轻,以期尽早发现恶病质。
4.可能有必要一年两次检测铁及其他微量营养元素水平;
5、对于营养不良或酒精依赖者提供咨询;
6.对于恶病质、病态肥胖(体重指数≥40kg/m2)或不健康饮食者,应请营养师或具备心血管专业知识的营养师会诊;
7.了解患者是否服用包括维生素在内的补品,及服用的理由,一般建议从食物中获取微量营养素。因为除了补品可能昂贵外,有些还含有较高水平的钠或钾,长期用补品,可能会发生高钾血症。
参加康复计划,可恢复性生活
1.常规询问患者身体活动和运动耐受情况,具体运动方案可参看心脏康复计划,要考虑到运动强度、类型、连续还是间歇、全身还是局部、有无监督和环境。
2.选择运动方式时,患者的偏好和能力、年龄、伴随疾病、休闲和工作习惯、训练设施和设备等均需考虑在内。
3.指南建议对于心功能I或II级患者,可以恢复性生活;对于心功能III或IV级患者,如果病情稳定,管理适宜,也可恢复。
4.应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性生活与心衰的关系,同时对勃起功能障碍给予治疗,必要时可转诊。
优化药物依从性
1.尽可能避免给予多种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2.根据患者需求以及理解能力,书面和口头告知患者有关治疗适应证、获益、剂量、作用与副作用,还可将其中服药最佳时间,如何应对剂量弄错等纳入其中。经患者同意和知情,可考虑同时告知其看护者。
3.心衰治疗团队必须知晓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几个不同因素,包括因合并症相关多种用药,每日加量服用药物,年龄、认知功能、患者对治疗的理解、成瘾性和较差的社会支持。
4.临床常规上应明确患者是否对当前治疗中各种药物的作用理解,了解其服药情况和坚持用药可能存在的障碍。
5.对于复杂合并症患者需多学科管理,必要时可就某一具体问题转诊相关专家,比如心理医生。
优化心理状态
1.筛查焦虑和抑郁。考虑应用问卷调查来准确评估心理健康,明确其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2.如经患者同意,可让患者家属参与,以增加患者心理支持。
3.定期与患者交流疾病、治疗方案选择和患者自我护理信息(如身体锻炼),并鼓励患者加强非药物治疗,如运动、正念等。
4.必要时考虑转诊精神科或心理科。
5.询问患者有关工作和财务方面的担忧,如果患者在利益可覆盖人群,可帮助其解决。
优化睡眠
1.让患者知晓失眠可导致严重身心健康问题。常规询问患者睡眠情况,了解患者入睡是否能够得到充分休息。
2.患者描述睡眠障碍时,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水钠潴留。
3.进行适当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必要时可考虑转诊精神科或心理科。
4.询问患者家属以了解睡眠状况,家属可能会报告患者是否打鼾,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以及白天嗜睡等情况。
5.对于可疑睡眠呼吸障碍,需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呼吸暂停的诊断和类型。
6.对于合并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如果存在体重问题,建议患者减重或控制体重,以及常规应用呼吸机,每晚至少6小时。
7.考虑和讨论安眠镇静类药物的利弊。通常不建议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抗组胺药安全,但可引起白天嗜睡;尚无证据在心衰患者中应用褪黑激素;佐匹克隆使用频率高,通常被认为比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全。
适应旅游和休闲
1.告知患者旅行相关的医疗和实际问题。
2.对患者自驾,医生的建议应考虑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医疗状况,管理疾病的能力,对处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调整驾驶的能力。
3.对于心功能I、II或III级的患者,如果未合并晕厥、心律不齐或其他疾病,可以考虑自驾。
4.如果心衰患者为专职司机,则必须在NYHA心功能I或II级且左心室射血分数35%。
免疫和预防感染
1.指南目前建议患者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以及一次性接受肺炎球菌疫苗。
2.临床医生要与患者讨论接种疫苗的好处,并了解可能存在的障碍。
3.就当地的免疫计划和实施以及报销提供建议。
吸烟和药物滥用
1.常规询问患者吸烟和使用消遣性药物状况。
2.诊疗中应注意到社会心理问题常与药物滥用同时发生。
3.如果患者有戒烟或戒除成瘾性药物的意愿,考虑转诊。
4.了解戒烟的原则和临床治疗,包括处方安非他酮、伐尼克兰,并注意心血管副作用,以及和其他心血管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5.就戒烟的重要性,给予患者清晰、简洁、明确和非判断性建议,并在患者尝试戒烟时给予具体的帮助,比如认知行为治疗和心理支持。
6.要让患者知晓,使用*品和吸烟会影响心脏移植。
症状监测
1.不同患者,健康素养不同,使用计算机等能力不同。在帮助患者评估症状时应考虑到上述情况,具体到症状监测包括评估:监测频率、强度、症状发生间隔时间、持续时间、症状发生时间以及症状的特异性。
2.可以适当考虑远程监测支持患者自我护理。
3.数字健康应用程序有助于监测患者症状并与医护人员共享数据,但因最佳手段尚不明确,对于患者的使用因人而异。
监测副作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1.如果出现药物副作用,调整用药方案,并与患者解释其中原因并分享应对决策。
2.为患者及其看护人提供咨询,以使其了解心衰用药常见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3.建议患者在口唇或咽部肿胀时立即就医。
4.指导患者如何减少跌倒风险。
5.以低剂量开始抗心衰,并逐步增加剂量以提高耐受性。
6.停用ACEI前,应考虑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原因,比如肺淤血等。
7.建议患者在离家外出时勿忽略利尿剂治疗,提醒根据排尿高峰和外出计划选择服用利尿剂适宜时机,比如返回家中再服用。
8.帮助患者记录药物治疗副作用史。
9.相关医护人员或需要了解患者的血压或肾功能详情。
10.报告患者记录中的不良事件。
患者根据症状所做的适当自我护理反应
包括患者调整利尿剂剂量,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降低体力活动水平以及限制液体和盐的摄入。
1.如果患者3天内突然增加体重2kg,患者可调整利尿剂剂量,和(或)告知医护人员。具体可根据患者情况来定。
2.在某些血容量正常或低血容量患者,利尿剂可暂时中断。
3.对于严重全身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尤其是胃肠道水肿的患者,口服利尿药可能吸收不足疗效有所折扣,建议更换利尿剂或改用静脉用速尿。
4.在急性血容量不足期间持续使用RAAS抑制剂和利尿剂会增加急性肾损伤和(或)高钾血症风险,就此需要暂时停用或减量一种或多种药物。尤其是利尿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需要尽早减量或暂时停药。
参考文献
[1]JaarsmaT,HillL,Bayes-GenisA,etal.Self-careofheartfailurepatients:practicalmanagem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