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我*愈发重视*队的后勤保障能力
原创文章与您分享
近日,一部央视的采访视频让许多人热泪盈眶,记者拿着一份解放*单兵自热食品给志愿*老战士李继德。李继德老英雄已经86岁了,当年是*继光的战友。
记者打开自热食品,熟练的进行加热。老人看着没有火没有电,却能自己加热的食品笑着说“变魔术啊”。
▼老兵试吃自热食品
加热结束后,老人试着吃了几口饭菜,随即有些激动。老人大概是想到了当年在战场上缺衣少穿的日子,不要说热乎饭菜,哪怕是吃一口冰凉的土豆都是奢望。记者握着老人的手说“您那代人的付出没有白费”。
▼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整个 战争期间,我*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物资极端匮乏的情况下战斗。尤其在战争初期,匮乏的难以想象。
尤其是第二次战役期间的东线战场,物资匮乏,加罕见的极端低温天气,让志愿*第9兵团遭遇巨大困难。中美之间国力上,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的差距尤为凸显。
▼韩国首尔的博物馆内展示的假人志愿*
首先是火力上的差距,解放战争期间,我*没少与纯美械的国民**作战,然而哪怕是国民**的五大主力,在火力上也与正牌美*有很大差距。
战役中,美*主要兵力为海*陆战队第1师、陆*第7师第31团级战斗队。
▼陆1师的M26潘兴坦克
这里要注意,美*编制与我*不同,分为行*编制与作战编制。陆1师的三个步兵团属于行*编制,到了战场上会加强一个榴弹炮营、一个坦克连等成为团级战斗队,也就是作战编制。
比如同样在 被重创的美陆*第7师第31团级战斗队,也叫团支队,就是由第31团(北极熊团)的直属部队与两个步兵营,加上第32团的一个营组成。有人认为美*这么做是防止部队主官变*阀,防止他们在战场上搞事情。
▼第31团的团旗
陆1师下辖3个步兵团(第1、第、第7团)、1个炮兵团(第11炮兵团),加上坦克营工兵营等,总人数2.万人左右。炮兵营有1mm火炮18门,10mm火炮4门。
三个步兵团各有一个重迫击炮连,总计36门mm迫击炮。各步兵营还有机炮连,步兵连有机炮排,迫击炮上百门,轻重机枪超过了每个班一挺的密度。
普通士兵的武器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每个班至少两支勃朗宁自动步枪。此外坦克营有8辆坦克。还有专门的陆空联络组呼叫空中支援。
▼美*炮兵
第31团支队并没有全部到达 地区,1营因为交通原因被耽搁。在 的只有两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以及坦克连、重迫击炮连等。
同样装备了大量火炮与自动武器。值得一提的是,第31团支队下属的第7炮兵营也不完整,其中一个连是临时编入的防空连。
▼防空机枪车,一台吉普车扛四挺M2重机枪
相比之下,志愿*装备就太寒酸了。第一批入朝的部队是四野的精锐,一个*大口径火炮数量也不到门,质量更是没法比,远不及陆1师的火力。
9兵团来自三野,装备比四野的主力还差点。大部分士兵用的还是三八大盖等栓动步枪,冲锋枪机枪都是缴获自日*与国民**的歪把子、捷克造、斯登式等。
▼进攻中的志愿*
装备的差距直接导致我*无法顺利实现作战目标,比如新兴里战斗中,第27*第81师团2营在接近美*阵地时,以为还像对付国民**那样,一个冲锋就可以打垮敌*防线。
谁知他们撞上了美*防空连,该连装备的是M19双联装40mm博福斯自行高射炮,简单说就是M24霞飞坦克的底盘上装了两门高射炮。博福斯高炮射速每分钟发,每一发炮弹威力与手榴弹差不多。
▼M19自行高射炮
志愿*不了解敌人火力,错误的沿着公路密集冲锋,结果被敌人高射炮平射击退,该营几乎瞬间丧失战斗力。
其实也不能怪志愿*盲目冲锋,一方面是长期的作战惯性思维,另一方面志愿*对自行高射炮这种武器一无所知,远远望去不过是一辆不大的坦克。
随后的战斗中,这种自行高炮给志愿*造成巨大伤亡,美*甚至认为,若有充足的弹药,美*就可以杀出重围。
▼被遗弃的美*车辆
另一边,志愿*苦于没有足够的火炮,除了少量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外,大部分人只能靠着不怕死的精神,拼命靠近敌人,然后用手榴弹杀伤。
第80师炮兵团一名叫孔庆三的班长,为了稳定火炮,将工兵锹的握把插入92式步兵炮驻锄的提环内,然后用肩膀顶住握把,以身躯作火炮基座。一声炮响后目标被炸毁,孔庆三却被活活震死。
在11月28日凌晨,美*第31团支队大部被压缩在方圆两公里的山谷内,倘若志愿*有几门大口径迫击炮,敌人势必全*覆没,可惜没有。
▼美*空投
美*除了坦克大炮外还可呼叫空中支援,这更是让志愿*难以招架。一名熟练的陆空联络员配合美*王牌飞行员,可以把炸弹投在美*阵地前1米处。
在战斗最激烈时,甚至将凝固汽油弹扔在快要攻入美*阵地的志愿*头上,把志愿*战士连同最前沿的美*一起活活烧死。志愿*一个连被凝固汽油弹烧死的就有40多人。
▼志愿*使用无后坐力炮战斗
火力上的差距已经让志愿*难以应对,后勤上的差距则大大削弱了志愿*的战斗力。年的 异常寒冷,最低气温达到了-40度。
而9兵团从华东北上时还穿着薄棉衣与布鞋。入朝前以为朝鲜半岛与辽南纬度相近温度也不会差太多,加上战事紧张,走在前面的部队没有更换棉衣。
▼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
*列从沈阳驶过时,沿途堆满了棉衣棉鞋,却没有时间更换。有的工作人员看大家穿的少,直接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扔到车上,但也是杯水车薪。
熟悉东北亚高寒气候的贺晋年说“这样入朝,别说打仗,冻都能把你们冻死”。
▼在冰雪中行*的志愿*
贺晋年一语成谶,9兵团入朝时总兵力16万人, 一战减员达到4万人,其中80%的减员来自冻伤,不少战士被活活冻死。
美*穿着羊绒衫披着大衣,晚上还能裹着毯子钻睡袋睡觉,依然觉得冷的不可忍受。我*战士穿单衣单鞋在大雪中拼命跋涉。
▼风雪中逃跑的美*士兵
除了穿不暖以外,吃不饱是同样的难题。美*士兵的补给品除*粮外,还能有水果罐头与巧克力。美*还有加热餐车,上面有几十个小格子,每个格子可容纳一个饭盒,十分钟就能加热几十人的饭食。
▼美*罐头
可志愿*这边,别说热食,就连生土豆都没得吃。低温让土豆像冰块一样坚硬,战士们只能一边行*一边用体温与哈气解冻,然后啃上一口。
到了战役末尾,这样的土豆都没了。准备冲锋的战士们的最后愿望是能吃一口土豆,却无法实现。
▼志愿*顶风冒雪行*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志愿*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士气与潮水般的攻势。志愿*战士穿着单衣单鞋,踏着齐膝深的雪里向敌人发起冲锋。
美*士兵回忆说,在爆炸声中他们听见志愿*的*号声如同来自地狱的嚎叫,志愿*士兵的喊叫声与踩在雪地上的沙沙声如同正在接近的死神。
▼美*撤退的必经之路,
在美*撤退必经之路上有一座 ,这座桥再一次体现了美*强大的工业能力。志愿*三次炸毁 ,美*三次修复了 。即便志愿*把桥墩炸的粉碎,美*依然可以修复。
▼望着断桥的美*
他们从日本空运移动车辙桥,然后将两吨重的桥板空投到美*阵地上,再由工兵搭设桥梁。
从作出决定,到改装降落伞,然后空投再到搭建,这一切仅用了一天。志愿*几乎切断了美*所有退路,美*却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强行夺得生路。
▼大型运输机,可空投车辙桥的桥板
而就在美*搭桥时,旁边山头上有一支志愿*正严阵以待,但他们没能射出一颗子弹,没能投出一枚手榴弹。美*望着山上的志愿*根本不敢接近,只是埋头狂奔。
当后面的部队赶到时,发现山上两个连的志愿*活活冻死在阵地上。每个人临死前,枪都指着山下的公路,手指搭在扳机上。但他们没法开枪,也无法在站起来。
▼《 》中被冻僵的志愿*
当美*狼狈的逃到兴南港时,港口堆满了为饮马鸭绿江准备的物资,这些物资足够美*吃上半年。
等到美*全部登船后,美*舰队用舰炮摧毁了所有物资。望着海量被遗弃的物资,美*自己也不禁感叹“愿上帝保佑纳税人”。
▼熊熊燃烧的物资
就是在火力、后勤补给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志愿*依然将美*打的狼狈不堪。骄傲的陆战1师撤退时如丧家之犬,士气极为低落,第31团支队几乎被全歼,团旗被缴获。
为了稍微挽回下面子,陆1师师长史密斯将撤退说成是“向后攻击前进”、“反向登陆”。美*第10**长阿尔蒙德在突围后独自一人嚎啕大哭。
▼美*乘飞机撤退
在被冻成冰雕的志愿*的阵地上,有一位南方战士留下了一封绝笔信“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如今哪怕是雪域高原上的我*战士,都能穿上大衣,吃上热饭菜,住在温暖的室内。因为吃过后勤的亏,我们更能理解为什么说“后勤就是战斗力”。
当年志愿*啃着冰土豆向敌人冲锋,如今我们的解放*吃着烤肉唱着歌打得敌人屁滚尿流。人民*队依旧是当年的人民*队,中国却已不是当年的中国。
▼解放*的新大衣
作者:明德穷理编辑:钢蛋儿-往期精选-
-西非海盗竟袭击中国货轮!意大利战舰火速搭救,该船曾建设太平岛-这还不算侮辱先烈?住别墅抹发胶,霸道八路还当街调戏小护士-害死43名士兵,遭本国士兵抵制,但印度仍宣称英萨斯步枪世界一流-今日硬货-
溶菌排浊告别瘙痒喷嚏、鼻涕
消炎去肿镇定缓解鼻塞、打鼾
修护粘膜深层滋养预防复发
我是钢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