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高发病来袭,如何让孩子过个舒服的秋冬
TUhjnbcbe - 2020/12/11 12:39:00

本期导读

小孩子的不舒服,除了明辨排病反应:如何把握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症状,做到胜券在握,不慌不乱?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常见病的处理方法,什么时候家长可以处理,什么时候要及时找医生帮忙,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发育成长。

孩子的常见病,无非是这几种:发热、感冒、鼻炎、咳嗽等。而在上周,我们分享了发热的文章:孩子反反复复发烧,你真的做对了吗?

这些病证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总是反复出现,其实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在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帮助到小孩,排出病邪。

常见病——感冒

感冒虽然看似普通,但是很多时候容易被家长忽略。清朝的一本内科杂病专著《七松岩集》里面说:「凡感冒之病,以为轻浅,忽略不治,又兼饮食不节,荤酒不戒,以致轻病变重……」

为什么要专门提及一下感冒?因为感冒其实是很多疑难杂病的初期。

怎么说呢?临床上有时候治疗一些疑难杂病,包括癌症,治到最后,一场感冒就是转折点。如果治好了,病也就好了。如果感冒没治好,病情反而会加重,或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很多人觉得得了感冒是很轻的病,觉得随便吃点感冒药就不管它了。而且很多吃的还是西药的感冒药。

吃过西药感冒药的朋友,应该会有感觉,感冒症状虽然减轻了,可能不鼻塞,不打喷嚏,不流鼻涕,但是可能会出现嗜睡或者疲乏的感觉,其实这是病邪入里的表现。

在《伤寒论》里面对少阴病的描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这里「但欲寐」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嗜睡、疲乏的意思。

这本书还说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感冒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太阳病。

太阳病也分很多种,就像感冒也分风寒风热或者其他的类型。太阳病,他想强调的就是这时候病在皮表,在浅层的意思。少阴病,就是说病已经入里了。

阳主表,阴主里。由太阳病变成少阴病,表示已经入里、加重了。所以当随便吃一些感冒药,药不对症,导致病邪没有去除,反而削弱了人体的正气。有句话叫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形容的就是这种。

并且入里的时候,可能外在的一些表征、表现得比较轻微,但是人的体能或者体质就会不断的下降。

这个时候就不能以为自己好了,当你不管这个情况,到后面可能会因为学习、工作劳累或者熬夜,或者其他一些不良的生活作息,导致气血不断地变差,这个时候在表的病邪已经是潜藏在体内,只不过等你身体变得虚弱的时候才会发病。

那么感冒一般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

在发热篇我们已经讲过,风寒感冒可以用风寒感冒颗粒,风热感冒可以用风热感冒颗粒,如果是暑湿的,可以用藿香正气水。

常见病——鼻炎

鼻炎的很多症状跟感冒初期很像。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鼻炎?

鼻炎会出现这些症状:鼻黏膜、黏膜下组织的充血或者水肿,鼻塞、打喷嚏、鼻子痒、流鼻涕、喉咙不舒服。

(一)鼻炎的分类

鼻炎有分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1.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一般也可以叫做感冒。一般出现的症状是鼻塞,刚开始可能会有青鼻涕,透明像水一样的,慢慢可能就变成黏稠的脓鼻涕。

一般急性鼻炎会伴有怕冷、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个就跟感冒一样,如果注意饮食或者作息,人体自己的正气慢慢恢复,通常1~2周也可以自己好。身体底子比较差的,或者有重症症状之后还不注意的,往往会由急性鼻炎演变成慢性鼻炎。

2.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也有鼻塞。但是这种是间歇性的,有时候塞,有时候不塞。有些小朋友会觉得晚上睡觉的时候塞,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没事了,有一些晚上塞早上起来也塞,但是活动开之后,中午下午又没事了。有一些就是单纯早上鼻子塞,而且也会打喷嚏,还有鼻涕比较多。

3.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当空气不是很好,或者空气不流通的的时候,或者其他一些刺激物,导致鼻子不舒服,突然间很多喷嚏,同时伴随咽喉痒、眼睛痒、耳朵痒等症状。

这个时候通常就是一些外感症状,一般是比较轻微的,一般没有出现全身酸痛、乏力头痛这些。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反反复复发作的原因,主要是刚开始的时候不重视,随便吃点感冒药,或者去西医那里看,可能用一些喷鼻子的,或者有时候洗鼻子,这些处理之后,可能很快就可以缓解。但是只是一种短暂的消除症状,有时候风寒的表邪并没有完全解掉,仍停留在鼻黏膜。

所以当体质下降,或者受到外界的刺激的时候,就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当处在比较寒冷的环境,或者吹到空调,或者连续熬几天夜,或者吃了生冷冰冻的东西以后,如果本身抵抗力、免疫力低,这个时候鼻炎更容易发作了,会出现鼻子的反应。

还有一种就是错误用药,有了鼻炎的反复发作之后,或者过敏性鼻炎的时候,使用一些抗过敏的药或者类固醇激素,这个时候使用是能够缓解,但是一旦停药,反而会加重鼻炎的症状,是属于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

这些药物对小孩鼻炎可能危害大一点,因为小孩子的骨骼都处在生长期,而对大人而言可能只是表现为鼻子难受等。

所以对于一些长期鼻炎鼻子塞的小朋友,会出现鼻子不通气,用嘴巴来呼吸的情况。

长期用嘴巴呼吸,气流会冲击硬腭,总有气流冲击它会导致骨骼出现发育的变形,出现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面容就是腺样体比较肥大,引起鼻塞不通气。但是其他原因,像鼻黏膜经常属于水肿的状态,也会引起鼻塞,也会导致这种现象体的面容。

腺样体面容,牙齿往外暴,上颌(医学术语叫做上颌骨)会往外凸,变得很不好看,一旦形成,基本上是没办法改变的。

暴牙可能还可以通过矫正牙齿之类,但是上颌骨一旦突出变形,这个是没法改变的。

所以作为家长尤其要注意一下,当小孩子经常出现鼻塞或流鼻涕,这个时候就要观察一下他有没有经常张嘴呼吸,有没有打鼾。

有些小朋友可能习惯性睡觉也会张嘴呼吸,但如果他还是用鼻子呼吸,嘴巴呼吸的不多,那这个时候可以等小孩子熟睡之后,用手把他的嘴巴闭上。而且要观察一两分钟,如果你把小孩子的嘴巴闭合上,小孩没有出现挣扎或者醒过来,说明他只是习惯性地张嘴而已,并不是真正的鼻塞引起的张嘴呼吸。

但是如果当您把嘴巴合上,小孩子出现突然间憋气、不通气或者挣扎,这个时候要注意了,这是鼻塞引起的张嘴呼吸。

鼻炎还有其他一些危害,会比较容易引起鼻涕倒流刺激咽喉,引起的咽炎。经常刺激还会倒流到气管里面,引起支气管炎咳嗽等。

鼻腔里面有鼻涕会刺激咽喉壁的一些腺体,腺样体就是其中一种,也会引起腺样体肥大。

还有一些长期鼻塞的会导致鼻子里面一些鼻窦产生炎症,出现鼻窦炎。

在临床上,很医院,或是用一些偏方治疗,效果都不理想,都觉得鼻炎是治不好的东西。医院,医生也会告诉你鼻炎是治不好的,只能是有症状的时候用喷鼻子的或者吃一些抗过敏药缓解一下。

但是其实用中药或者中药配合贴敷来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都挺好的。

有一些小孩子鼻炎了很多年,吃了1~2个星期的中药,再加上贴敷,基本上除了再次受寒,其他时候基本都不会犯鼻炎了。

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发展到鼻窦炎,都比较好治。因为鼻窦炎已经是很多鼻腔的分泌物堆积到鼻窦,这个时候排出鼻窦里面的分泌物会比较困难。

没有鼻窦炎的过敏性鼻炎,都是很挺好治的。因为鼻炎的治疗是比较复杂的,是要考虑很多其他问题的。这里就没有办法给出一些通用的治疗方法。

常见病——咳嗽

(一)为什么会咳嗽?

咳嗽也是很多家长比较头痛的,有医院,其实就是在治反复的咳嗽,总是好了没多久又咳。

咳嗽,从比较专业的角度去看,其实就是胸腔的突发性收缩,造成肺部猛烈地释放空气而产生的声音。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呼吸反射动作,有炎症分泌物或者过敏性因素刺激呼吸道里黏膜感受器,咽喉产生的反射。

为什么身体会做出这样动作?其实是想通过咳这样动作,把呼吸道里面的一些异物或者分泌物排出来。

像中医古籍《*帝内经》里面就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

这段话简单来说就是感受了寒邪,又进食生冷冰冻,产生的外寒跟内寒交互相合,产生了肺咳、寒咳。

一些小朋友肠胃有积热的,会导致寒化热变成肺热的咳嗽。

医院治疗咳嗽,经常开一些解痉镇咳的药,或者一些化痰的药,这些药还含有一些激素。

像这样的治疗方式其实是不建议的,为什么?因为咳嗽它本身就是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就是想把呼吸道里面一些异物、分泌物排出来。

从中医的角度看,咳嗽就是身体想把外在感受的寒气、皮表的寒气、肺里面的寒气排出来。

这时候如果用一些镇咳的药物,把支气管痉挛缓解了,这个时候寒气、病邪都排不出来,就会堆积在肺里面。

有时候用了药之后,咳嗽是会减轻的,但是小孩子咳的声音听起来就是很多病邪都压在里面了。

所以像这样的小朋友,可能咳嗽好没两天,只要外面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又开始咳。或者咳嗽就剩尾巴了,一直咳,咳断不了。

中医讲究的就是顺势而为,既然身体是想把体内的一些异物或者分泌物排出去,我们就顺着它的势把它发出去就行了。

(二)咳嗽的分类

咳嗽,分寒咳、热咳、燥咳、积食咳。那怎么判断呢?

1.寒咳

寒咳,一般咳出来都是一些白白黏黏的痰,或是清晰泡沫的、像水一样的,还有一些绿色的痰,或者早上起来可能是*色的,但是白天又变了,变成白色的痰,同时还可能会喉咙痒,一般睡觉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厉害。

小朋友也不口渴,就算口渴,也是想喝热水,同时还会表现明显怕冷。

这个时候,如果是比较初期的,确定是肺寒,可以用简单的食疗方,就用大蒜四小瓣,新鲜白萝卜50克,白胡椒9粒打碎,三碗煎成一碗,分三次喝。

2.热咳

热咳就是咳的痰是比较*稠的。刚刚说的寒咳,刚开始也可能会有*痰,但是后面又会变成白的。热咳自始至终都是*色的痰,而且比较稠。

喝水方面,小朋友想喝冷水,很多小朋友就是怕热不怕冷,但是怕热不怕冷不是主要参考的因素。为什么?因为现在很多小朋友吃的都比较杂,有时候也会有寒咳,但是他不怕冷。

时间方面,睡觉前、早上起来咳得比较厉害的,也是热咳的表现,但是如果是单纯的早上起来咳得厉害,则是寒咳的概率比较大。像这种热咳,一般可以吃京都念慈庵的川贝枇杷膏。

3.燥咳

燥咳,就是干咳,没有痰,而且小朋友喉咙干、喉咙痒,口渴想喝水,大便干涩,比较难解。这种也可以用京都念慈庵的川贝枇杷膏来处理。

4.积食的咳嗽

积食的咳嗽,这种一般比较难治。从五行的角度说是「土生金」,金是肺,土是脾胃。这个时候脾胃变差了,引起的这种咳嗽一般不太好治。而且有时候症状还比较强烈,小孩子站着的时候可能还好,但是如果躺平了,或者跑动起来就会咳得很厉害。

要怎么判断这种咳嗽呢?

积食会出现一些及时的反应,胃口变差、大便秘结。这个时候,初期可以用保和丸,加上上面寒咳、热咳、燥咳这几种咳嗽的附带症状,加上面的两个药其中一种来喝。

如果自行处理,如果1~2天或者2~3天都没缓解,建议还是要找靠谱的中医辨证,自己辨别的可能不是很准确,或者小朋友的情况比较复杂一点,单纯这样吃可能好不了。

小朋友咳嗽,我是强烈不建议吃抗生素,或者一些镇咳的药,或者做雾化,或者吃一些激素。因为虽然吃了这些药有时会缓解,但是它会导致病情迁延反复,甚至演变成哮喘或者肺炎。

马钟涛大夫

马钟涛医生是中医全科医师,精研经方针灸,跟随立新七针创始人陈立新先生学习立新七针,精研针道。擅长治疗小儿发烧、感冒、咳嗽、肺炎、哮喘、鼻炎、厌食、积食、腹泻、便秘、手足口病、水痘、疱疹性咽峡炎、荨麻疹等小儿常见多发病。

擅长运用立新七针调理气血,治疗头痛、颈椎病、肩关节疾患、腰腿痛、膝关节疾患、手足麻木、面瘫、高血压、中风偏瘫等。

为了孩子的健康,

你都焦头烂额了吧?

?

快留言区吐槽给我们吧~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答摩微课《正安小儿穴位贴敷》,马钟涛主讲。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发病来袭,如何让孩子过个舒服的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