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p因为它在那里p
TUhjnbcbe - 2020/7/5 9:41:00

因为它在那里


因为它在那里


Time  16:58:09 情感驿站  校园爱情


1924年6月8日,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第三次向珠峰发起冲击,在8256米的营地,当随队问他为什么登山时,马洛里只说了四个字“Because


it is there”(因为它在那里)。


谁都知道,登山这件事没有实际的好处,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又要冒着雪崩、滑坠的风险。事实上,马洛里在说完那句著名的话以后,的确永远消失在了珠穆朗玛峰的风雪中,队长诺顿观察到,马洛里最后的位置定格在8600米的雪崖上。


“因为它在那里”,既没有“为国争光”的豪言壮语,也不必费心向俗人们解释登山的理由,只有那句“因为它在那里”弥漫在珠峰的风雪中,轻轻的,看似一句戏谑,却包含了无穷的智慧。


近日看到一则小故事:在四五十年代,美国有一个银行大盗叫维力.萨顿,抢劫银行屡屡得手并且多次越狱成功,当问他为什么要抢劫银行时,他回答说:“因为钱在那里”。


维力.萨顿的回答与马洛里的那句话有相似的地方,尽管一个是登山家,一个是银行大盗。是啊,为什么要抢劫银行呢?谁都知道抢劫银行不对,但是银行里有的是钱,他不说自己抢劫银行不对,偏说钱在那里使他手痒痒。


因为这句话,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老家伙,即使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能够多次越狱成功,说明这个老家伙还有点本事,除外之外,这个老家伙的回答还有股幽默的劲头。


话语即权力,话语也是暴力。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里,每个人的话语都被制定了框框,在什么场合下讲什么话已经成为约定成俗的习惯,面对镜头怎么说,领导在台上怎么说,获奖感言怎么说,春晚舞台上怎么说,......总之还可以举出许多“怎么说”之类,似乎总能畅通无堵。


但是,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却始终存在着一个沉默的大多数,存在着一个不屑于说或者不能说的群体,因为不能说可能被忽视。但是谁也不能忽视沉默的力量,福柯先生欣赏过这种沉默的力量,并且认为沉默能够带来自由。


现在我认为,在喧嚣的话语圈下面,除了沉默,还可以有一种反讽的力量,反讽、戏谑、幽默是一副解*剂,是对付虚伪和假正经的一剂良药。


2009年2月14日情人节,著名反讽作家,“前列腺要发言”的博客博主钱列宪没有迎来与爱人烛光晚餐的机会,却被紧急送往了医院,原因是钱列宪在北京万达广场的一次签售活动中被刺伤,两名歹徒,一人手持匕首,一人举着菜刀,幸运的是,在歹徒试图砍掉钱列宪双手的时侯被及时发现,歹徒逃走。


因为是络写手就要砍掉双手,那么是国脚就要被砍掉双脚了。这对中国足球队可不是个好消息。


歹徒临走还撂下一句话:“这次知道得罪人了吧”,可见以“自由主义”和“反讽者”面目出现的钱列宪受到了某些人士的极端仇视,他们是是多么害怕反讽的力量。


帝国主义头子小布什,在巴格达的一次演讲中,遭到了伊拉克鞋子的袭击,这个老家伙身手矫健,居然成功地躲过了两次袭击,遗憾的是伊拉克只有两只脚,否则他未必能躲过第三次。


面对尴尬的局面,老家伙没有说“卑鄙”或者“崇高”,他只是耸耸肩,双手一摊说:“我知道鞋子是10号的”。连不学无术的小布什都学会了幽默,我们怎么学不会呢?


附钱列宪博客地址 uid= page=1


本文地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p因为它在那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