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晚清官吏来源2qdvcdlh
TUhjnbcbe - 2020/6/19 13:08:00
白癜风哪看的好

晚清官吏来源


前面说到,傅某人因为调查浙江“剿匪”弊案有功,朝廷指定其署理浙江巡抚,又因一系列的廉*作秀,很快就如愿以偿做了浙江巡抚。他因此过得比较惬意。


    有天巡抚官邸外吵嚷一片,公共场所秩序如此成何体统?傅巡抚召来警卫队长汤升询问。汤队长说出原委:打北京来了个媳妇儿,带了个七八岁的男孩来找爹。女人说八年前同老爷在京里认识,后来有了肚子。说老爷曾经说过,将来无论生男生女,连大人孩子都是老爷的。老傅听了直挠头,有点小紧张。傅抚院仿佛还记得有过这码子事儿,那时自己还当着京官,二品顶戴,外人看着风光实权却不是很大,有回外省官员请他到“天上人间”消费,认识了一位小姐,哪知道傅老爷跟这个小姐很快就如胶似漆了,然后这小姐就有了肚子。


    汤升是自己的心腹,傅抚院也没啥不可对他言:既然孩子是我的,她为什么一养之后要到七八年才来找我?


    汤升说,她后来又去了天津做生意,去年才赎身,今年二月上京意思想去找老爷,可您已经放了外任,所以就紧赶慢赶来到杭州。傅抚院说:不要听她胡说,在窑子里做生意的人哪晓得孩子是谁的!再闹就把她送到钱塘县押解回乡。汤升说:这些话俺都跟她说了,她说不怕,正好跟人说说自己跟巡抚大人的关系,说不定知县老爷还得请酒摆宴呢。千里迢迢来一趟正主见一面都不肯,我还顾什么脸面……汤升说,估计她来这儿是想要些钱。


    没等他说完,老傅就说我哪有钱给她,送钱塘县让县衙管去!汤升跟傅抚院朝夕相处当然知道他的脾性,这是想让县衙出钱摆平小三闹场子的事情呢。这老爷也是,几个月钦差、巡抚做下来已经赚了大几十万银子进腰包,这点牛毛钱都不想掏,自己做出的事情却要别人替他了,通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唉,端了人家的碗,只好硬着头皮再跟女人谈判了。好说歹说,总算说妥,六千两银子一锤子买卖,签字画押后就再也不来上访了。


    汤升跟傅抚院汇报,无奈他大人依然不肯出血,急得汤升直抓头皮。可谓狗急跳墙,人急了智多。汤升说:外头有个人想求老爷密保一下,等小的透个风给他,让他悄悄把这事给办了,横竖连累不到老爷清名,即使今后有人说起,这钱也不是老爷得的,大可以装做不知道就好了。傅抚院扭捏了一会:那就随你们去好了,但只能要六千,多一个万万是不可以的。汤升心里好笑,三天就把事情办妥让女人离开了杭州。


    这个求密保的人,乃是浙江粮道姓贾名筱芝,孝廉出身,由知县爬到道员,现在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欲跻身省部级。傅抚院原本对他印象不错,这回又出钱圆满解决了小三的事情,所以就顺水人情密保了一本。适逢河南臬司出缺,朝廷就升贾筱芝做了河南按察使,不几天贾大人就领着家眷一路逶迤到河南上任去了。臬司管着一省司法,且分管维稳工作,一到任就摆开架势处理积案。比如一起通奸谋杀亲夫的案子,女凶犯罪证已被县、府查实居结,但等秋后问斩了。贾臬司调来案卷,说要复查。可女凶一过堂,贾臬司就被她那双水盈盈的眼睛搞得五迷三道,立马领到后堂进行不公开审理,闹了一堆笑话。这个可以理解,因为他这官是靠关系、花银子买来的,审案根本就是门外汉。后来,*河大水决堤,他儿子贾大少伪造公文骗了河督当上河工下游总办,着实捞了不少银子。这贾大少作为官二代,不但很有弄钱法子,而且钻营手段也不差,堵堤工程竣工后,居然又赏加布*使衔,并送部引见。口袋里有银子腰杆子就硬,贾大少不满足混个空銜了就想进京谋个好前程,接着即演了一出买官的官场闹剧。


    清朝天下也算是马上得的,起初官员构成主流是有战功的人和有祖上余荫者,到了晚清情形就有些复杂了。除了传统的上头钦点、祖荫、战功以外,保奏、捐官已经是官场常态。捐官其实就是买官卖官,最大卖家是皇帝,只要有银子就可以交钱买个官当当,地方官员督、抚、司、臬以下都可以买卖,明码标价、童叟无欺,钱多买大官,钱少就买小点的,这样一来,穿官衣的在街头招摇比现今保安、协管员都多。当然,买了官还仅仅是“后备”,一个职位后面往往有几个、几十个排队候补。当初南京就流传“三多”:婊子多,驴子多,候补道多。有时候在秦淮河畔的妓院里能有几十个候补道挤在一块吃花酒,盛况得很,然候补们能否补实缺就全凭个人钻营能耐了。这是明的,暗的官缺买卖更多更频繁,地方大员如一省的督抚是当地卖官的主角。这有个责任制的问题,做到了督抚这一级,就等于从皇家批发来了本省的所有官缺,自己当然得做庄,做庄就是坐地发财。


    对傅抚院而言,浙江一省大小官缺,都像是自己口袋中的银子,怎么花应有自主权,至少认为自己有一半以上的支配权,剩下的才由同僚瓜分。假设所有官职以一百两银子计,巡抚得一半,司臬共占一至二成,剩下的二三十两银子由班子成员凭本事和声望排队吃果果,你一两他二两分分,相信大家对此是可以理解的。


    打仗要拼命,读书要费脑细胞,拉关系得官、花钱买官就省事多了,于是晚清官场大都被一些有钱有关系的人把持着。这种人捞钱有本事,搞人有本事,但文安邦武治国的本领就差了许多。清朝灭亡的原因很多,官场腐败或许就是其中重要原因。不过,我尚有点不明白,是官场腐败导致亡国呢,还是将要亡国了场腐败之风才日炽?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清官吏来源2qdvcd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