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
喝酒又喝死了一个
同行3人判赔12万
判决生效!
紧急提醒!
紧急提醒!
马上就要过年了
又到了聚餐喝酒高峰时刻
小伙伴们
不管你在哪
聚餐喝酒千万注意!
量力而行,不要随意劝酒、灌酒
陪酒也要格外小心!
今天
快一起看看这些惨痛的教训吧!
一行人在厦门谈项目、饮酒
次日凌晨他意外猝死……
近日
厦门报道了
一起判决生效的饮酒意外猝死案例
事情是这样的↓↓↓
年10月10日,为商谈一个工程项目,58岁的李先生陪同公司领导段先生,以及阿洪、阿兰、阿新3名同事先后抵达厦门,入住合作方吴先生订的酒店。双方商谈很顺利,当晚,吴先生还邀请大家吃饭。席间,李先生喝了白酒。
(配图,文图无关)
当天晚上9点多
回到酒店的李先生显出醉态
不仅挥舞双臂大喊要继续喝
还推搡前来帮忙的酒店人员
最终
大家把李先生带到房间睡觉
阿新则留下来继续喝酒
(配图,图文无关)
不久后
意外发生↓↓↓
次日凌晨1点左右,住在同一房间的阿洪醒来后,发现李先生有些异常,不仅没有了打鼾声,而且面色发黑,怎么喊也没有回应。阿洪赶紧联系领导和同事,还拨打求救。
不幸的是,李先生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初步诊断为饮酒后猝死。
(配图,文图无关)
根据李先生的领导、同事
还有吴先生事后在派出所留下的询问笔录
大家一致表示:
饭桌上没有相互劝酒,喝酒都是自愿的,他们估计李先生喝了大约半斤白酒,在结束时神志还算清醒,人比较兴奋,还抢着要买单。
李先生的亲属认为
组织饭局的吴先生以及同行的领导、同事
应承担赔偿责任
双方因赔偿的金额无法协商一致
李先生的亲属向海沧区法院提起诉讼
(配图,图文无关)
那么
他们是否就没责任了呢?
判决:
仅仅送回酒店休息不够
酌定连带赔偿12万余元
海沧区法院审理认为,医院初步诊断为饮酒后猝死,从聚餐中饮用白酒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其间并无其他情况发生,应认定他的死亡与饮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李先生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对自身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应有足够的认识,应对过量饮酒可能造成的危险后果有足够清醒的认知,其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
法院还认为,公安机关对五名被告所作的询问笔录是在事发后短时间内形成,各当事人的陈述能够互相印证,且不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应予以采信。根据笔录,5名被告在与李先生饮酒过程中均不存在过错。
饮酒之后,吴先生将李先生等人送回酒店,已经尽到相应的安全注意义务。
但是!
在李先生明显出现醉酒、
失去自控能力的情况下
同行人员只是将其送回酒店房间睡觉
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未作出相应的安全护理和照顾消除危险
导致了死亡后果的发生
故段先生、阿洪和阿兰三人具有一定过错
酌定由三人承担10%的赔偿责任
最终,在认定了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各项损失后,法院判决段先生、阿洪、阿兰连带承担赔偿.8元,另外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共计.8元。该判决目前已生效。
法官提醒市民:
即将过年,亲朋相聚饮酒要适量,不要相互劝酒,酒后同行人员也要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血的教训!生命的教训!
每次都在强调:
喝酒量力而行,切不可贪杯!
不要轻易感情深一口闷
推杯换盏这种事
也千万不要勉强他人
不要劝酒,灌酒
共饮者一定要看护好醉酒者!
然而
这样的“血泪”教训却屡屡发生
因喝酒猝死发生的意外
不止这一件!
酒后骑车回家意外死亡
同饮者被判担责
年11月陈某在朋友家中喝完酒后,骑着摩托车准备去上夜班,没想到途中撞到路沿石,当!场!死!亡!
陈某的家属把当晚一起喝酒的另外2人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赔偿各项损失万多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死者陈某作为一个成年人明知道自己需要上夜班,还去朋友家喝酒,并且在酒后驾驶摩托车超速行驶发生事故,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对此,其应当承担90%的责任。
两被告作为同饮者,没有将死者安全送回家,放任死者酒后驾驶摩托车,没有尽到生命安全的注意义务,应当承担10%的责任。最终一审判决两被告共同赔偿陈某家属14万多元的损失。
而这样的喝酒出事悲剧
已太多太多!
触目惊心!
看看这些发人深省的案例
酒友们,你还敢任性劝酒吗?
快过年了
不想摊上事的
这些法律知识速get——
哪些情况酒友要担责?
虽然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在以下情况下,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01
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
明知醉酒人不能饮酒,在因喝酒的情况下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
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给予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即劝酒者无论是否知道对方不能喝酒,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前者须承担较大责任。
02
强迫性劝酒
(配图,图文无关)
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言语要挟、刺激对方、强迫灌酒等,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劝酒者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03
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
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
但同饮人知道醉酒人喝多,语无伦次、神志不清情况下,同饮者应劝阻其不要喝酒,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导致意外发生的,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04
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配图,图文无关)
如果醉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此时同饮者负有一定监护义务。
如果同饮者医院或让其到达有人照顾的场所(如家中),此时如果发生意外,则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再次提醒!
临春节,酒慎劝!
快过年了!
喝酒别贪杯
别劝酒、别灌酒、量力而为!
最后,给广大酒友一份
《,退出酒场告知书》
共勉!
新的一年,为了身体健康
能少喝点就少喝点
退出酒场告知书
各位亲朋好友:
自喝酒以来,纵横酒场二十余载,喝倒三千、喝哭若干。
如今已过了喝酒的黄金年龄,酒量骤减。无论什么白酒、红酒、啤酒,一杯头昏,两杯酒醉,三杯人事不知,人送外号“三杯倒”。
且酒后声音大,脾气差,胡言乱语,谁都不服,只扶墙。
为了酒后不得罪朋友,且感情还要维持,决定放下酒杯,举起茶杯,自今日起以茶会友,谈人生,谈理想,弹棉花,就是不谈酒。
酒场无小事,费钱又误事。还望亲朋好友予以谅解,支持,并监督。
特此声明,理解为盼
年1月27日
年
我要退出喝酒队伍,
不再遵守喝酒规律,
不再维护酒场秩序,
任何场合拒绝酒精,
主动跑路,
敢于装病,
积极钻研各种躲酒策略,
有事约会到茶馆,
应酬时,
男人多,
就坐女人堆,
女人多,
就坐小孩堆,
逃不掉坐角落堆,
席间不发言,
不引人注意,
勤上厕所,
不给酒精任何机会,
不敬酒,
不主动,
别人喝多了帮忙抬他去厕所。
年,
提高身体素质从我做起,
阳光生活,
远离酒精!
来源:楚天都市报、海峡导报、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厦门晚报、台海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