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应对新冠肺炎的紧急情况,还是进行慢性呼吸疾病的治疗,家用医疗器械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市场上常见的呼吸相关医疗器械主要包括:无创呼吸机、制氧机以及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那么,这三种医疗器械究竟有何异同呢?
01家用呼吸器械概述
△呼吸机类型无创呼吸机:通过物理方式撑开气道,帮助止鼾和辅助呼吸,特别适用于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
单水平呼吸机:提供稳定压力的通气支持,特别适用于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
双水平呼吸机通过提供较高的吸气压力和较低的呼气压力,利用这种压力差来协助患者排出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因此,它不仅适用于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还可用于呼吸衰竭、慢阻肺等肺通气障碍的疾病,帮助那些难以通过自身呼吸排出二氧化碳的患者。需注意的是,双水平呼吸机本身并不具备制氧功能,对于自身缺氧的患者,需配合使用5L以上的制氧机。
制氧机是一种能够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医疗设备。它通过特殊的工艺,将空气中的氧气浓缩并供给患者使用。制氧机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补充氧气的医疗场合,如呼吸衰竭、慢阻肺等肺通气障碍的疾病治疗,以及高原反应、脑供血不足等需要补充氧气的紧急情况。同时,制氧机也常与双水平呼吸机等设备配合使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呼吸治疗。
△制氧机的运作原理制氧机的运作原理并不复杂,它主要是通过分子筛将空气中的氮气过滤掉,从而提取出氧气。制氧机的规格会直接影响其制氧效率,例如,3L的制氧机每分钟能够产出3L、浓度高达90%的氧气,而5L的制氧机则每分钟能产出5L同样浓度的氧气,以此类推。
保健型制氧机主要以1L和2L的规格为主,其出氧浓度往往难以达到90%。这类制氧机适用于轻微缺氧的人群,例如孕妇、学生以及脑力劳动者等,可满足他们日常的吸氧需求。
医用型制氧机通常规格在3L以上,其出氧浓度能够长时间稳定在90%左右,非常适合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缺氧患者以及需要长期吸氧的人群使用。
虽然医用型制氧机能够产生90%浓度的氧气,但因其流量不足以满足人的正常呼吸需求,所以在吸气过程中,患者仍会吸入部分空气。因此,实际吸入的氧浓度会低于90%。家用制氧机由于流量限制,无法提供给患者较高的吸入氧浓度,因此在急性缺氧时的缓解效果可能有限。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如医院供氧设备不足时,它确实能发挥关键作用,甚至可能挽救生命。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这种设备本身并不具备制氧功能,而是与制氧机协同工作,共同构成目前最为完善的氧疗方式——高流量氧疗。
相较于传统的单台制氧机鼻导管氧疗,高流量氧疗展现出显著的优越性。它提供了稳定且可控的氧浓度,具备高效加温湿化功能,并产生一定的气道正压。这些特点使得高流量氧疗能够更迅速地提升血氧饱和度,优化氧合状态,同时显著提升长时间治疗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