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成长,是每名家长的心愿,也是每位医务工作者及社会的责任。近年来,环翠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弘扬中医药文化,继承传统中医疗法,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在儿童保健和疾病诊疗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独特作用,形成“简、便、廉”的绿色疗法,深受广大患儿家长的青睐。
辨证施治治好小儿腺样体肥大
7月21日上午,一个寻常的工作日,在环翠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诊疗室内一派忙碌,环翠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主任王东英在诊室内为患儿把脉诊治,几名家长在诊室外排起小长队候诊。
离诊疗室不远处的儿童休闲区内,几名患儿在充满童趣的儿童游乐设施上玩耍,自在惬意。
5岁的壮壮(化名)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中医儿科就诊。“王主任,孩子最近睡觉出现打鼾、鼻塞、憋气等症状,持续好几天了,今天特意挂了您的号来看看。”壮壮妈妈忧心忡忡地说。王东英检查发现,壮壮患的是腺样体肥大。“这个病需要手术吗?”“目前不建议手术,可以服用中药,采用绿色疗法试一试。”壮壮妈妈听到答复,长舒了一口气。
结合壮壮的舌苔及个体情况,王东英为壮壮制定了口服中药为主、辅以推拿和艾灸的综合疗法。服用7副中药后,壮壮的打鼾、鼻塞、憋气等症状明显好转。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生理病理基础是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抗病能力不足,淋巴组织增生。”王东英介绍,“中医学说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肝常不足,生化乏力,脏腑娇嫩,气血未充,鼻为肺之窍,咽喉乃肺胃门户,风为百病之长,一不小心外感风邪,即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肿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出现腺样体面容,影响美观,并发的缺氧状态还会影响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王东英表示,如果发现孩子鼻塞已影响到呼吸,最好带孩子到中医儿科看看,“越早调理,效果越好。”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医治疗方便快捷
进入夏季以来,不少儿童患上疱疹性咽峡炎,该病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为夏季常见病、多发病。
4岁的依依(化名)前一日高烧,精神状态不佳,奶奶带她来到中医儿科就诊。检查发现,患儿软腭处有小疱疹,周围有红晕,左侧扁桃体肿大明显,确诊患儿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原本以为孩子感冒发烧了,没曾想是这个病。”依依奶奶说。
王东英介绍,患儿可能在幼儿园接触了患病的小朋友,小儿外感风热之邪,由口鼻侵入,内乘于脾胃,邪从外入,风热邪毒一般先犯于肺,继乘脾胃,多表现为发热、咽部疼痛。
王东英为患儿开具了清热解毒利湿的中药药饮,服用一副后,患儿便不再发烧,三日后复诊咽峡处略红,疱疹逐渐消退。
王东英表示,面对孩子呼吸道感染、积食、消化不良等常见疾病,大多数家长愿意尝试不打针、不吃药的中医外治诊疗方法,减轻患儿痛苦。接诊时,她会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建议家长适当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推拿和捏脊等绿色疗法,指导家长培养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患儿的尽快恢复助一臂之力。
精益求精追求“上医之境”
王东英年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专业,从事临床工作29年来,她怀着对医学的崇敬之情,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医术精益求精。如今,她担任环翠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威海市小儿推拿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
金字招牌的背后,是苦心磨砺的医学之路。这些年,面对形形色色的儿童病症,王东英付出辛劳和汗水,也收获了医术上的不断积累和精进。在临床用药上,王东英坚持方精药简,用最简单的药方治疗疑难杂症。“经方具有药味精当、配伍严谨、作用明确、疗效确切的特点。”王东英表示。作为一名医生,她始终以《黄帝内经》中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来勉励自己。
“最想做一名‘上医’,除了把精力放在病人的治疗上,更多的是投入到儿童疾病的防治上去,因为这是一个系统而又极有意义、有益于患儿的大工作。”王东英说。
“儿童健康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王东英表示,她将坚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倡中西医并重,把医者初心贯穿到儿科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威海晚报记者时红红文/图
本文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