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为人之道。
与世无争的严子陵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严光,浙江余姚人,字子陵,本来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改其姓为严。他是两汉之交的一位高士,年少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富有名望,那个时代还没有推行科举制度,官员的选拔依靠的是荐举,而一般来讲,有名望的人都会因为被荐举而得到做官的机会,但是严光却偏偏不喜欢做官,而是一心寄情于山水,过着清贫但怡然自得的乡间生活。
严光少年时有一个同学,这个人后来当了皇帝,也就是东汉的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刘秀当年与严光的交情非常之好,然而分手之后就再未见过面,但刘秀却对严光一直都很想念,无奈多年来东征西讨,也顾不得去寻访旧友。等到称帝之后,天下已经基本安定下来,刘秀就命人去寻找严光,可是严光已不知居于何处。于是刘秀就召集宫廷中一流的画家,按照自己的描述,画出了严光的面貌,然而昭示天下,各地的官吏都被吩咐予以注意。
尽管如此,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没有严光的音讯,这令光武帝刘秀感到有些着急。原来,严光得知如今刘秀做了皇帝,猜想他一定会派人四处寻找自己,而一见到刘秀,就必然会被要求做官,可自己是极不喜欢做官的,因此,干脆躲藏起来为好。于是,严光就隐姓埋名,移居到富春山中,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富村山上有很多溪水,严光每天都到溪边垂钓,俯察流水,仰观行云,静听鸟语,悄闻花香,真是与世无争,独得天趣。
有一天,富春山下的一个农夫上山砍柴,因为感到口渴,就来到溪边饮水。他看见溪边有个人在专心致志地钓鱼,不禁生了好奇之心,就想走到近旁去看看,等他走近了一瞧,发现这个人与集市上张贴的画像上的人很像,他又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断定这个人就是当今皇帝重金悬赏、苦苦寻找的严子陵,于是,这个农夫立即飞奔下山,将自己的发现报告给了官府。
县令闻之有人见到了严光。立即派快马,将此消息上传给了皇上。光武帝刘秀得知这个消息,不禁大喜过望,随即命人备好车马,并且带上丰盛的礼品去请严光下山。但是,使者去了好几次,都是原样去的,又原样回来,上山时带着礼品,下山时又带了回来,而要请的人却没有一同跟下来。严光只是说他们认错人了,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渔夫,哪里攀得上当今皇帝呢?
遭受了多次挫折之后,使者感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如果不将严光请下山,自己是没法向皇上交差的,索性就强行将严光拉上车送到京城。
侯霸(?—37年),字君房,河南郡密县当时的大司徒侯霸也是严光早年的好友,得知严光已经进了皇宫,就派自己的属下候子道带着一封书信先去问候。严光接到候子道带来的信,只是略略地一看,就放在了桌子上,态度显得很冷淡。候子道以为严光是因为嫌候霸没有亲自来探望而生气了,就解释道:“大司徒听说您来了,非常想马上就亲自来拜访您,怎奈公务繁忙,一时脱不开身,所以才先遣派他人过来代为问候,还望先生谅解。”侯子道接着说道:“大司徒的信,先生已经看过了,有劳您给个话儿,让我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严光略想了想,就命仆人取出笔墨,自己口授,而让候子道代写。严光说:“君房(候霸字君房)如今做了大司徒,我对此表示恭喜,如果你辅佐君王为人民多做好事,百姓都会感激你的;可如果你只知道奉承皇上,而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那么天下人就会恨你的。烦言不叙,勿请君房好自为之。”侯子道对这次拜访感到非常的无趣,于是带着一肚子的不痛快去回禀候霸。
候霸对严光的态度也感到很气愤,觉得严光一点都不把他这个堂堂的大司徒放在眼里。转日,侯霸将此番事情向光武帝刘秀诉说了。刘秀听了,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对候霸说:“你无须气恼,子陵就是这个脾气,朕是最了解他的了。”
其实,严光决非仅仅是不把大司徒放在眼里,就是皇帝去看他,他也是同样的一副态度。光武帝刘秀在严光抵达皇宫之后,既行亲自拜访。可是严光对此毫不在意,不仅不出门远迎,甚至连床都没有下,仍然是自顾自地躺着养神。刘秀见到了这种情景,丝毫没有生气,带着笑意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严光的肚子,说道:“子陵难道就不念旧情,出山帮帮你的朋友吗?”严光这才起身,正色回答道:“人各有志,你为什么就一定要我出来做官呢?我的性情,难道你还不了解吗?”刘秀知道严光的心志是无法动摇的,只得作罢,不再提让严光做官的事。
尽管严光拒绝了光武帝请他做官的要求,但刘秀还是带他很为热情,严光对刘秀也是丝毫不拘君臣之礼,宛若往日同窗一般。一天晚上,两人同榻而眠,严光打鼾的声音非常大,弄得刘秀一直都没睡好,后来严光还把自己的腿压到了刘秀的肚子上,刘秀虽然感到很不舒服,但也没有将严光的腿挪开,以免惊醒了他。严光在皇宫中居住了数日,就又回到了富春山中。
当年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来了两位大臣,想请庄子到朝中去辅佐国君处理国政。庄子知道了他们的来意,很淡然地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你们说,这只神龟,是宁愿为了追求尊贵而死去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呢?”两位大臣说:“当然是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啊。”庄子说:“知道这样就好,你们走吧!我会选择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的。”两位大臣听到这里,方才知道原来庄子举出神龟的例子意义何在,只得很无奈地返回了。在庄子看来,入朝做官,虽然身份变得尊贵,但是却失去了自由,会受到多方面的拘约,而那是他所不喜欢的。他宁愿不要那种高官厚禄,也不愿舍去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严光正是与庄子有着同等志向的人,官场与他是毫不相关的,他只喜欢过那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但是,选择这种生活也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其中最为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甘于清贫。因为隐居乡间,没有俸禄,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参加农业劳动才可以获得生活来源,而在那个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年代,靠这种方式来过日子一定是很辛苦的。庄子为了生计,需要做草鞋来卖,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更是有时会沦落到乞讨的凄惨境地。尽管如此,他们也不违心地去追争求那些充满诱惑的名声和利益,只求自己心志的坦然。老子讲:“虚其心,实其腹。”严光就是这样一个虚心而实腹的人,心地虚澈,但求一腹之饱,而毫无贪欲,这与那些热衷于追名逐利的人形成了截然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