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鼻息肉科普 [复制链接]

1#

名医百科

一概述

鼻息肉(nasalpolyp)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出于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组织团。以鼻阻塞或鼻分泌物增多为常见表现,伴面部疼痛或肿胀感,嗅觉减退或丧失。为鼻部常见病,好发于成年人,儿童极少发生。可为单发性或为多发性,多见于上颌窦、筛窦、中鼻道、中鼻甲等处。

二病因

1.中鼻道微环境学说

中鼻道微环境间隙狭窄,凸凹不平,吸入气流在此易形成紊流;纤毛功能减弱、纤毛活动障碍;中鼻道黏膜血流较鼻内其他部位明显减少。中鼻道天然防御功能减弱,局部易受有害因子损伤,为鼻息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鼻变态反应

鼻息肉组织可查到较多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IgE生成细胞,且其液体内IgE水平增高,提示局部变应性有一定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

近90%的鼻息肉组织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鼻息肉与该细胞增多有密切关系。

4.细菌超抗原学说

金*色葡萄球菌是鼻腔常见共生菌之一。金*色葡萄球菌肠*素可直接激活中鼻道鼻黏膜内的大量Th2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使其合成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加重中鼻道内的局部炎症反应,促使息肉形成。

5.遗传学因素

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一些报道提示可能有遗传性因素的潜在影响。鼻息肉通常具有家族性,提示鼻息肉的发病存在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作用。

三临床表现

鼻息肉双侧多发,单侧较少。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鼻塞随息肉体积长大而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时伴有喷嚏,分泌物可为浆液性、黏液性,如并发鼻窦感染,分泌物可为脓性。多有嗅觉障碍。鼻塞重者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息肉蒂长者可感到鼻腔内有物随呼吸移动。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经鼻呼气困难,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

四检查

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淡*色或淡红色的如荔枝肉状半透明肿物。触之柔软,不痛,不易出血。息肉小者须用血管收缩剂收缩鼻甲或用鼻内镜才能发现。息肉大而多者,向前发展可突至前鼻孔,其前端因常受外界空气及尘埃刺激,呈淡红色,有时表面有溃疡及痂皮。鼻息肉向后发展可突至后鼻孔甚至鼻咽。巨大鼻息肉可引起外鼻变形,鼻背变宽,形成“蛙鼻”。鼻腔内可见到稀薄浆液性或黏稠、脓性分泌物。

五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及检查,诊断并不困难。

六治疗

1.小息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生长。

2.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功能性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功能性内镜手术的效果优于鼻息肉切除术。

3.多发性或复发性息肉行常规手术治疗。

百科

症状体征

如病史长,息肉体积大,可引起鼻外形改变,鼻梁增宽扁平,两侧鼻背隆起,即所谓“蛙形鼻”,息肉若突出前鼻孔,因受空气,尘埃刺激,前鼻孔处的鼻肉表面呈淡红色,在鼻腔内可见息肉为圆形,表面光滑,质软,灰白色囊性肿物,其蒂部在中鼻道内,Johansen等()提出描述息肉大小的记分方法:息肉体积小,仅引起轻度鼻塞,未达到下鼻甲上缘者记1分;引起较明显鼻塞,息肉大小位于下鼻甲上下缘之间记2分;引起鼻腔完全阻塞,息肉前端已达下鼻甲下缘以下者记3分。

鼻息肉由高度水肿的鼻粘膜构成,上皮为假复层柱纤毛上皮,也有部分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系长期外界刺激所致,上皮下为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其间有浸润的炎性细胞,包括浆细胞,嗜中性细胞,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其中嗜酸细胞浸润是鼻息肉组织学的一个明显特点,Mygind()将鼻息肉分为嗜酸细胞性和嗜中性细胞性两种,后者提示鼻粘膜有化脓性感染,息肉的形成可能与此有关,以往根据组织学构成的不同,又常将鼻息肉分成三种病理类型:水肿型,腺泡型和纤维型,前两型主要是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渗出增多,腺体分泌旺盛的结果,后者则源于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Kakoi等()认为前两型是鼻粘膜组织反应的活跃表现,而后者为组织反应的终末阶段,其完整的病变变化规律是:

圆细胞浸润于鼻窦粘膜,固有层水肿,进一步引起粘膜限局性突起,并有腺体在局部增生,突起的粘膜由于固有层水肿逐渐加重,可经窦口膨入鼻腔并继续生长,此为活跃阶段,其中有的可演变纤维型即终末阶段。

患者就诊时多有较长时间的鼻病病史,起初感觉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系鼻腔上半部被息肉堵塞所致,夜晚可出现明显鼻塞而致张口呼吸,久而久之可继发慢性咽炎,鼻塞多为持续性,血管收缩剂滴鼻无明显疗效,这是因为鼻肉很少有血管分布的缘故,又由于息肉无神经分布,故患者很少很喷嚏,但若鼻粘膜有变态反应性炎症时,也可出现喷嚏,清涕等症状,鼻息肉病时的分泌物多为浆粘液性,若并发感染可有脓性分泌物,继续生长变大的息肉不仅使鼻塞明显加重,且可引起头昏或头痛,可能为鼻窦受累的缘故,鼻窦受累可有两种情况:一是源于鼻息肉的同一病变,一是息肉阻碍鼻窦引流的继发性病变,前者是鼻窦粘膜增生性不肿肥厚,即所谓增生性鼻窦炎,鼻息肉并发鼻窦炎多属此种,抗生素对此类鼻窦炎无效,皮质类固醇制剂则可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后者继发感染可并发化脓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多有嗅觉减退以至缺失,巨大息肉若阻塞后鼻孔甚至突入鼻咽部,尚可引起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系耳咽管咽口受压所致。

少数巨大息肉尚可引起侵袭性并发症,生长较快,体积巨大的息肉,可借助其机械性挤压破坏鼻窦窦壁或鼻腔顶壁,继之侵犯眼眶,额窦,前颅窝,蝶窦和中颅窝等,如Kaufman等()报告一例鼻息肉充满鼻腔,并通过蝶窦进入颅内脑下垂体窝和脑底池,也侵犯眼眶,同时压迫海绵窦,患者表现为眼肌麻痹,眼球突出和视野损失。

由于鼻粘膜是整个呼吸道粘膜的一部分,而且鼻与气道之间存在鼻肺反射,故鼻粘膜病变可借助某种机制与呼吸道其他疾病相关联。

1.支气管哮喘

大量临床资料统计发现,鼻息肉患者有较高哮喘发病率,Moleney等()综合文献发病率为2.9%~72%,而哮喘患者有鼻息肉者为23%~42%,最近Alanko()在85名鼻息肉患者中发现34人患哮喘(40%),最早注意到鼻息肉与哮喘有关的是Voltolini(),以后VanderVeer()报告鼻息肉手术可加重哮喘状态,随即引起人们对二者关系的重视,但确切机制不清,Robison()在研究中发现,用气囊压迫上颌窦粘膜可诱发哮喘发作,故认为鼻肺反射参与这一机制,二者组织学改变类似,均为粘膜水肿和嗜酸细胞浸润。

2.阿斯匹林耐受不良和Widal三联症

3.呼吸道粘膜先天性异常

这类疾病包括囊性纤维化和不动纤毛综合征,其中囊性纤维化患者并发鼻息肉者较多,儿童患者息肉发生率为7%~28%(Schwachman,;Schramm,),有报告成人患者可达48%(diSantagnese等,),囊性纤维化为遗传病,主要发生在白种人,北美与欧洲人较多见,亚洲人极少,该病主要累及腺体粘液分泌细胞,可使其分泌旺盛,分泌物粘稠,因而病人呼吸道常被大量粘稠的分泌物阻塞而导致反复感染,肺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儿童患者汗液内钠,氯含量高于正常3~4倍是其特点,成人则可发现十二指肠液缺乏胰蛋白酶,这种呼吸上皮的先天性异常导致的反复感染可能与息肉形成有关。

4.高血压病

Granstrom()调查了名鼻息肉患者,发现其中78名(34.7%)患有高血压,这类患者鼻息肉病史均在10年以上,该氏认为,就像睡眠呼吸困难综合征一样,鼻息肉引起的长期息塞可促发高血压。

治疗方法

1、本病大多为各种鼻病的继发症或并发症,故要积极治疗各种原发鼻病。

2、工作生活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

3、平时在鼻腔少用薄荷、冰片制剂。

4、忌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品。

5、鼻腔清洗介入疗法。

鼻息肉西医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应是解除鼻塞,防止复发,视具体情况可采取如下治疗措施:

一.内科疗法

由于鼻息肉是鼻呼吸粘膜长期炎性反应的结果,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皮质激素不仅可使息肉体积变小甚至消失,而且手术后应用还可延迟或防止息肉复发。皮质激素的应用有全身和鼻内两种给药途径。如果无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全身应用适合下列情况:①息肉体积较大,手术时器械引入鼻腔较为不便;②初诊病例,患者愿意接受内科治疗。方法是每日口服强的松30mg,连服7天,以后每日递减5mg,整个疗程不超过两周。这种短期突击疗法在临床上不会引起明显全身性副作用。一般经上法治疗,息肉体积均可明显缩小。有的在口服几天后鼻塞便有减轻,且嗅觉改善也明显。此时可手术摘除或改为鼻内局部应用。

鼻内局部应用皮质激素的优点是既可避免皮质激素全身副作用,又可保持药物在局部的有效浓度。局部应用适用于:

①初诊时息肉体积较小,未超越中鼻甲下缘者;

②口服强的松后反应较好,患者愿意继续内科治疗者;

③手术摘除后为防复发者。肾上腺皮质激素鼻内应用的剂型以气雾剂最普遍,因使用方便,患者无须取一定的体位。此外还有滴鼻剂,使用时要求患者采取正确滴鼻体位,但药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其优点。鼻内应用的皮质激素主要为二丙酸氯地米松、flunisolide和budesonide。这类皮质激素的特点是不易被鼻粘膜吸收入血而产生全身副作用。

近年来Johansen()对budesonide的气雾剂和滴鼻剂治疗鼻息肉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种剂型疗效相同。作者等()应用0.1%醋酸曲安缩松滴鼻剂也取得较好疗效。下述情况可显著影响鼻内用药的疗效:

①鼻息肉过大,药液无法进入鼻内,此时应先行手术治疗,然后再行鼻内给药以预防复发。

②同时存在鼻和鼻窦的混合感染,此时应行抗生素治疗或鼻窦清理术。

③息肉本身处于活跃阶段,生长过快,此时可以行皮质类固醇的突击性全身应用疗法。

二.手术治疗

对鼻腔大部或完全被堵塞,严重影响生理功能者,应先行手术治疗。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全身检查,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哮喘发作期等,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单纯鼻息肉切除术和鼻内筛窦切除术两种。

1.单纯鼻息肉切除术

用于根蒂清除,以前无鼻息肉切除术史者。在局麻下,以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要蒂部,勒紧后自鼻内向外用力急速拉出,使息肉连同根蒂一并摘除。如有根蒂残留,可将其钳取干净。拉出息肉有时可使筛窦开放,此时若筛内粘膜已息肉样变,应同时行鼻内筛窦切除术。

2.鼻内筛窦切除术

主要适用于筛窦粘膜已为息肉组织所替代,有多次鼻息肉切除术史者。术中充分开放筛房,将窦内息肉完全摘除。手术彻底可明显降低息肉复发率。近年来开展的鼻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为筛窦切除术提供了一种精细、准确和有效的方法,使鼻息肉术后的复发率明显降低。文献报告可使复发率降到20%以下。

总之,鼻息肉的治疗应参照下述原则:

1.对初诊患者,如息肉较大,严重影响鼻功能,应先行外科治疗;息肉较小,鼻塞症状较轻者,可行内科治疗,1个月后疗效不佳者再行手术治疗。

2.对伴有鼻窦感染者,宜先抗感染,或行鼻息肉摘除,以利开放鼻窦引流。

3.对复发性鼻息肉,应行筛窦切除术,术后鼻内应用皮质类固醇1~2年。

饮食保健

多吃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动物肝脏等食物。

鼻息肉食疗方:

(1)鱼腥草煲猪肺:鲜鱼腥草60克,猪肺约克,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猪肺。

(2)米醋煮海带:海带(干)60克,加米醋适量煮吃。注意: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者忌用。

(3)辛夷花煲鸡蛋:辛夷花l0.12克,鸡蛋2只,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时,饮汤吃蛋。

鼻息肉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少吃油(油食品)腻肥厚之物,避免过食生冷、鱼虾等腥荤之物,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护理

1,本病大多为各种鼻病的继发症或并发症,故要积极治疗各种原发鼻病,

2,工作生活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

3,平时在鼻腔少用薄荷,冰片制剂。

4,忌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品。

5,鼻腔清洗介入疗法。

病理病因

引起本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现多认为上呼吸道慢性感染,变态反应,是引起鼻息肉的主要原因。

一.慢性感染Woakes()

最早提出筛窦反复感染使粘膜发生坏死性炎症,最终导致筛窦息肉,至今仍有许多人同意这一观点,因为在感染性炎症过程中释放出的细菌*素和炎性介质,可使粘膜内淋巴引流不畅,静脉瘀血,小血管扩张,渗出增加,粘膜水肿,现时*素也引起支配血管的神经末梢受损而使血管进一步扩张,加重渗出,长期存在水肿的粘膜,屏障作用减弱,又可产生反复感染性炎性反应,粘膜水肿又进一步加重,最后促使息肉形成,Stierna()最近证实,封闭动物上颌窦窦口,然后向窦内引起致病菌,结果发现窦内粘膜有息肉生成,此外,在某些先天性呼吸粘膜异常(如囊性纤维化,不动纤毛综合征)所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人中,也常有鼻息肉的发生,在这类鼻息肉组织中可见较多嗜中性粒细胞,但临床观察应用抗生素治疗鼻息肉收效甚微,尽管X线平片显示鼻息肉病人多有鼻窦粘膜增厚的“鼻窦炎”征象,但鼻窦灌洗液中很少见有脓细胞和细菌(Dawes等),因此认为感染可能促进息肉生长,但不是息肉发生的必备条件。

二.变态反应Kern和Schenck()

基于临床统计资料分析认为,鼻息肉是变态反应的结果,因为他们发现在哮喘,枯草热(季节性鼻炎)等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鼻息肉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则极少见,后来的许多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主要根据是:①鼻息肉组织含有高水平组胺(Bumsted,;董震);②鼻息肉组织内有大量嗜酸细胞浸润和脱颗粒肥大细胞(Friedman,;Drake-Lee等,,);③鼻肉组织中有IgE生成细胞,息肉液体中IgE水平高于血清(Drakee-Lee,);④以特异性变应原激发鼻息肉组织,可使其释放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相同的化学介质(Kaliner等,);⑤与鼻粘膜相比,鼻息肉组织中花生四烯酸代谢明显增高,使产生大量白细胞三烯,炎性细胞趋化因子等(Jung,),上述事实提示,鼻粘膜局部发生IgE介导的变态反应,释放大量的组织胺,白细胞三烯和炎性细胞趋化因子,这些化学介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加,组织水肿,腺体增生,嗜酸细胞浸润,嗜酸细胞又可释放主要碱性蛋白(MBP)等细胞*物质,使小血管壁神经末梢破坏,更有利于小血管扩张,渗出增加,这种发生于局部的变态反应,很难用常规变应原皮肤试验或血清学试验查出来,因为特异性IgE主要存在于息肉囊液内(Jones等,;Frenkiel等,)。

董震()曾发现部分鼻息肉患者血清中IgG免疫复合物水平与息肉液体IgG含量呈正相关,但此类患者息肉液体IgG含量相对较低,小川()和Small()发现息肉液体中有高水平IgE免疫复合物,据此推测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可能是鼻息肉的形成机制之一,但Jankowski()通过免疫荧光法并未发现息肉组织中小血管周围和上皮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着。

另有一些学者根据大样本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分析,对鼻息肉形成过程中变态反应的作用持有异义,Caplin等()的名特异性个体中,鼻息肉发生率为0.5%,Settipane等()在名哮喘和鼻炎患者中发现,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者,鼻息肉发病率为5%,而皮试阴性者发病率为12%,Drake-lee()调查剑桥Addenbrooke医院近两年连续入院的名鼻息肉患者,结果未发现患者的病史特点,变应原皮试及血清IgE检查等方面与变态反应有关,此外,易患变态反应疾病的儿童患者,极少有鼻息肉的发生,Jan-Kowski等()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虽发现息肉组织中有大量嗜酸细胞浸润,却未能证实与变态反应有何关系,息肉组织内IgE生成细胞极少,因此他认为,只有开清嗜酸细胞在息肉组织中的浸润机制,才能了解鼻息肉形成的原因。

赵秀杰等()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鼻息肉组织内发现大量雌二醇受体阳性细胞,且与肥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相关,但与性别无关,已知雌二醇可增强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的能力,故雌二醇受体阳性细胞的存在,提示了雌二醇对息肉的形成可能有一定作用。

Petruson等()发现鼻息肉组织内含有高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据此推测在封闭的鼻窦内,由于窦粘膜感染性或变态反应性炎性反应的刺激,使粘膜内的巨噬细胞释放IGF-I并积蓄在粘膜内,可长时间刺激粘膜增殖,当增殖的粘膜充满窦腔时,便从窦口突入鼻腔,这种长期存在的生长性刺激与局部炎性反应是导致息肉形成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鼻息肉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可因条件而异,但都引起局部粘膜的炎性反应,嗜酸细胞浸润和脱颗粒肥大细胞,组织极度水肿,构成了鼻息肉的病理学基础。

疾病诊断

鼻息肉多为双侧,如发现单侧有息肉样肿物,应注意下述疾病:

1.上颌窦后息孔息肉多见于青少年,前鼻镜或鼻纤维内窥镜检查可见灰白色光滑茎蒂自中鼻道前端向后伸展至后鼻孔,后鼻镜可见息肉位于后鼻孔,大者可突入鼻咽腔甚至口咽部。

2.鼻中隔出血性息肉多见于青年人,肿物多发生于中隔,暗红色,单发且体积不大,触之易出血,患者常有鼻衄史,一般认为是胚胎过程中造血细胞残留所致。

3.内翻性乳头状瘤常有鼻衄或血涕史,肿瘤呈红色或灰红色,表面不光滑,体积小者酷似息肉,但息肉摘除时出血较多,触查时也易出血,最后诊断须行病理检查。

4.鼻内恶性肿瘤肿物暗红,触之易出血,表面不平,鼻气息臭味明显,病人多在中年以上。

5.鼻内脑膜脑膨出肿块多位于鼻腔顶部,表面光滑,呈粉红色,鼻塞不甚明显,病史长且进展慢,多见于少年儿童。

6.其他少见的颅内肿物突入鼻腔如脊索瘤,神经母细胞瘤,脑垂体瘤等。

此外,老年患者如有多次鼻息肉手术史,应注意有否恶性变的可能,尤其术中出血较多者。

鼻息肉患者的X线片多显示筛窦呈均匀一致的云雾样混浊,上颌窦粘膜增厚且有时可见小半圆形阴影,提示窦腔有粘膜息肉,X线片上述特点是增生性鼻窦炎的表现,如继发感染,则显示为化脓性鼻窦炎的征象。

检查方法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的新生物,如新鲜荔枝状或去皮葡萄状或呈储水橡皮袋状,触诊时柔软,可移动,不易出血,不感疼痛,根据上述典型发现,诊断较易,后鼻孔息肉有时通过前鼻孔不易看到,检查时须先将鼻粘膜加以收缩,并行后鼻镜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及X线鼻窦摄片,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并发症

少数巨大息肉尚可引起侵袭性并发症,生长较快,体积巨大的息肉,可借助其机械性挤压破坏鼻窦窦壁或鼻腔顶壁,继之侵犯眼眶,额窦,前颅窝,蝶窦和中颅窝等。

A+百科

鼻息肉,病名。系指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气不宣通的病证。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所谓息肉、有两种解释:

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

②《圣济总录》:“附着鼻间,生若赘疮,有害于息,故名息肉。治宜宣肺开窍,可用苍耳子散或辛荑清肺饮加减。外用硼砂散点息肉上。息肉久治不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息肉与现代医学之息肉同名。参见肉蝼蛄条。鼻息肉nasalpolyp,耳鼻喉科疾病,发生于鼻腔内的赘生物。中医称鼻痔。鼻息肉多因平素嗜食辛辣炙煿厚味,蕴生湿热;上蒸于肺,结滞鼻窍;或风热邪*侵袭肺经,肺气不得宣畅,积聚鼻窍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鼻窍内有一个或多个赘生物,表面光滑,色淡白或淡红,触之柔软而不痛,伴有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头痛,头昏等。治疗以外治为主,可用硇砂散、明矾散等,以水或香油调匀,敷于息肉根部。内治宜清热泻湿,宣肺散结,方用辛荑清肺饮等。

目录

·1疾病简介

·2临床表现

·3症状体征

·4病因

·5病理生理

·6发病机理

·7诊断检查

·8诊断依据

·9分型

·10危害

·11治疗原则

·12用药原则

·13辅助检查

·14治疗方案

·15手术治疗

·16预后

·17疗效评价

·18专家提示

·19其他疗法

·20用药安全

·21预防与护理

·22彻底摘除鼻息肉的方法

·23与鼻息肉容易混淆的疾病

·24参看

疾病简介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分为三型:(1)过敏性息肉。(2)炎症性息肉。(3)鼻后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

鼻息肉(nasalpolyp)为鼻部常见病,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多数认为慢性感染和变态反应是致病的可能原因。近年发现与阿期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有密切联系。

病名。系指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气不宣通的病证。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所谓息肉、有两种解释:

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

②《圣济总录》:“附着鼻间,生若赘疮,有害于息,故名息肉。治宜宣肺开窍,可用苍耳子散或辛荑清肺饮加减。外用硼砂散点息肉上。息肉久治不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息肉与现代医学之息肉同名。
  

临床表现

1.持续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引起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

2.可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

3.粘液性息肉,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

4.出血性息肉(较少)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

5.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

6.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

7.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
  

症状体征

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等症状均可出现,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部位而异。鼻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此时鼻分泌物较多,且常有头痛。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鼻阻塞感。若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记忆力下降.
  

病因

学说甚多,仍无定论。但现在多趋于多因素病因学,即鼻息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又以变态反应和鼻粘膜的慢性炎症最为重要。

1、变态反应由于变态反应在鼻部多次发生,在组胺、白细胞三烯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鼻粘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2、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鼻粘膜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近年又发现鼻息肉与阿斯匹林不耐受、支气管哮喘有密切联系。阿斯匹林不耐受的病人易致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发生,一般认为是阿斯匹林等非类固醇药物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所致。
  

病理生理

鼻息肉为一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组织间隙明显扩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组织中有嗜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尚可见有浆细胞、肥大细胞等。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鼻息肉组织中的血管和腺体均无神经支配。失神经支配的腺体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这种病理变化更易促进息肉的发展。
  

发病机理

鼻息肉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免疫缺陷、纤毛功能障碍、Young综合征、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因此可认为许多原因都可能致病或者多种因素联合致病。鼻息肉生长早期可发现一些特殊的长管状腺体,这些腺体与正常的浆液粘液性腺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形状及大小。尽管关于鼻息肉病的发病机理存在数种假说,但无一种假说能圆满地解释此种长管状腺体的组织学起源。
  

诊断检查

鼻镜检查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色或淡红色的如荔枝肉状、半透明肿物,触之感觉柔软、不痛,可移动,一般不易出血。早期息肉因其体形小,故有时须用l%麻*素生理盐水将下鼻甲收缩后方能发现。后鼻

鼻内窥镜

镜检查和鼻内窥镜检查对明确鼻息肉的部位和范围有重要意义。x线鼻窦拍片也属必要。
  

诊断依据

1.常见于变态反应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患者。2.有以上症状和体征。3.X线摄片可发现鼻腔软组织影,鼻窦内密度增高、粘膜增厚。无骨质破坏及颅底缺损。
  

分型

显微镜下检查可见鼻息肉的组织结构不完全相同,可分为三型:

(1)过敏性息肉

常为双侧多发性,如不能除去过敏原因,息肉切除后常驻复发。病变除水肿明显外,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粘膜上皮下基底膜有明显增厚(玻璃样变化),上皮可有化生。

(2)炎症性息肉

单侧或单个息肉形成,多由局部感染引起,切除后不易复发。水肿轻微,渗出的炎症性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上皮化生及基底膜增厚较少见,可与过敏性息肉相区别。

(3)鼻后孔息肉

称这是临床命名,因息肉有一长蒂从鼻腔经后孔伸入鼻咽部。其实激或变态反应性鼻粘膜水肿长期不愈,病变以炎症水肿和炎性浸润为主,无间质变性增生现象,故鼻息肉属于炎症性病变。但由于鼻息肉形成肿块,故常称为“瘤样病变”,其实一般不会发生恶变。

鼻息肉有时体积很大,甚至达数厘米大小充塞鼻腔而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鼻息肉还常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鼻塞致使分泌物滞贸,可诱发鼻窦炎,此时分泌物多而呈脓性。巨大鼻息肉可将鼻腔完全填满,甚至将鼻骨向外推出,改变鼻的外形。
  

危害

鼻息肉患者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的话,不仅会加重鼻息肉的病症,而且还会引发鼻息肉可诸多并发症。如咽喉炎、中耳炎及心、肺等脏器功能损害,有的甚至会发生恶变;少数巨大息肉可引起侵袭性并发症。那些生长较快、体积巨大的息肉,会挤压破坏鼻窦壁或鼻腔顶壁:继之侵犯眼眶、额窦、前颅窝、蝶窦和中颅窝等部位。
  

治疗原则

1.小息肉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2.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功能性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

3.多发性或复发性息肉行常规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未经治疗的小息肉,如无禁忌症可用激素治疗。

2.息肉摘除术后予抗炎及抗过敏治疗预防息肉复发。
  

辅助检查

1.一般病例检查专案以框限“A”为主。

2.需鼻腔鼻窦肿瘤或脑膜脑膨出进行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框查框限“A”及“B”。
  

治疗方案

本病有复发倾向,故现多主张综合治疗

1、类固醇激素疗法该疗法适用于

(1)初发息肉:当息肉较小时,以皮质激素类气雾剂(如倍氯米松)鼻内喷雾,每日—4次,每次—l00μg,可阻止息肉生长甚至消失。

(2)堵塞总鼻道的大体积息肉:为便于手术摘除。先口服强地松。每日—60mg,连服2周,可使息肉体积明显缩小。

(3)鼻息肉术后:术后以类固醇激素气雾剂喷入鼻腔,每日2次,坚持1—2月,可防止和延续息肉复发。

2、手术摘除对于明显引起鼻塞或对鼻周造成侵袭性损害的大息肉,在以类固醇激素控制2周后可手术摘除鼻腔及鼻窦内的息肉组织,在鼻内窥镜下行筛窦开放彻底清除窦内病变粘膜,对防止息肉复发十分重要。
  

手术治疗

1.微波激光手术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组织内的水分子做高速的运动,产生热量,使组织凝固,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治疗的过程中对周围的组织无明显损伤,治疗方法简单,对部分疾病可以替代传统的手术治疗等,已成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重要治疗方法。激光也是利用激光器凝聚产生的热量直接烧灼于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耳鼻咽喉科常用的激光有CO2激光,YAG激光等。但是手术盲目性大,大面积的伤商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恢复时间久,恢复间免疫力弱。

激光或者微波的适应症不仅限于鼻炎,还包括:慢性咽喉炎、鼻出血、舌根部淋巴组织肥大、咽异感症等。但对鼻息肉等疾病大部分不能治疗彻底,只能缓解症状。

2.单纯鼻息肉切除术

单纯鼻息肉切除术治疗鼻息肉主要是做根蒂清除,适用于以前没有做过鼻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手术时首先实施局部麻醉,然后用圈套器套住息肉要蒂部,待勒紧后用力向外快速拉出,让息肉连同根蒂一起被摘除,如果还是有根蒂残余,可以用钳子钳取干净。在手术拉出息肉时可能会让筛窦开放,如果患者筛内粘膜已经息肉样变,就需要同时进行鼻内筛窦切除术了。患者在治疗鼻息肉时这点是要注意的。

 3.鼻内筛窦切除术

鼻内筛窦切除术主要是用——动力辅助回旋刀。在高速旋转下,针对治疗筛窦粘膜已经产生息肉样变,被息肉组织多替代,有多次息肉切除病史的患者,内藏在保护套里的刀叶可毫不费吹嘘之力,将息肉切碎同时清除掉。这项仪器的好处是:可以减少传统刀械对於黏膜的拉扯,进而减少流血,术后粘黏的副作用。

使用该手术彻底的话能够大大降低鼻息肉复发率,手术使需要充分开放筛房,然后将筛窦内息肉完全摘除。

4.鼻内窥镜手术

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治疗鼻炎、鼻窦炎及鼻息肉公认的理想方法,被誉为“鼻窦外科革命性的进步”,鼻内窥镜系统配有冷光源摄像机和显示器,可深入到鼻腔内,使深藏在鼻腔内的一切病理改变状清晰显示,其亮度相当于无影灯的20倍,3.5毫米的小孔可将病变组织放大倍,整个过程视野清晰,一目了然,使手术达到更精细的效果,并进行到以前不易达到的区域。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窥镜下的腺样体吸切术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精确、切除彻底、止血方便的特点,避免了统手术操作的盲目和粗暴的不足,不易损伤正常结构。因些,鼻内窥镜下的腺样体听切术比较安全而且疗效显著1~3倍。它将传统的破坏性手术,转变为在完全清除病变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患者痛苦。

由于鼻息肉多不仅局限于鼻,还可以向周围侵犯鼻窦,使用圈套器摘除鼻息肉的传统方法很容易复发。鼻内窥镜手术不仅可以达到较深的和隐蔽的部位,完全摘除鼻内息肉,而且还可以通过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手术操作,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
  

预后

1、手术后要定期复诊,定期到医生处了解术腔情况,必要时应进行术腔的清理,将新生的肉芽或者囊泡去除,以保证手术效果,这种复诊时间有的甚至要持续半年时间。

2、需要坚持局部用药,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复发率。需要指出,有一部分患者,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仍有复发的可能。如一些称做为鼻息肉病的患者。因此完全保证不复发是不现实的,但对大部人来说,鼻息肉手术的复发是基本可以控制的。
  

疗效评价

1.治愈:息肉摘除,创面愈合,症状消失。2.好转:息肉变小,症状改善。
  

专家提示

鼻息肉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但早期单发性鼻息肉症状较轻者,药物治疗有时可获得控制。鼻息肉切除术后给予抗感染及抗过敏治疗有利于减少息肉复发。建议大家尽早把鼻息肉给切除。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鱼腥草煲猪肺:鲜鱼腥草60克,猪肺约克,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猪肺。

(2)米醋煮海带:海带(干)60克,加米醋适量煮吃。注意: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者忌用。

(3)辛夷花煲鸡蛋:辛夷花l0.12克,鸡蛋2只,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时,饮汤吃蛋。

2.预防调护

应积极防治各种慢性鼻病,如鼻鼽、鼻渊等,以预防变生息肉。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力,预防伤风感冒,以免症状加重。注意饮食起居有节,戒烟酒,忌辛辣厚味,预防术后息肉复发。

尤其长时间的感冒不愈情况下容易发生。鼻中隔弯曲程度大的人更容易患此病,对于息肉较大者,长久吃药不好的,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因为药物下去作用不能集中于病变处,故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比较轻的可以用微波手术。

3、中医治疗

鼻息肉的中医辨证论治分型:

(1)肺经湿热证:鼻流*涕,量较多,鼻塞嗅减,头脑昏痛,息肉淡红,鼻粘膜色红增厚;舌尖红苔*腻,脉实。治宜清宣肺热,祛湿散结。方用辛夷清肺饮加减:

辛夷花20g,石膏30g,知母6g,栀子12g,*芩15g,枇杷叶15g,升麻15g,桑白皮40g,车前子30g(包),泽泻20g,杏仁6g,甘草3g。

(2)痰湿结滞证:流涕白粘或稀白,量多,鼻塞不减,嗅觉减退,头重昏闷,胸闷痰多。息肉色白如脂或如石榴子状,光滑水亮;舌淡苔白腻,脉缓滑。治宜燥湿化痰,散结消息。方用导痰汤加减。药用:胆星9g,陈皮15g,制半夏9g,石菖蒲15g,云苓20g,泽泻15g,白术20g,生牡蛎24g,浙贝母15g,山甲10g,昆布15g,枳壳15g,砂仁10g。

(3)肺脾气虚证:流涕清稀或稀白,息肉淡白或苍白,或术后反复再发,伴倦怠乏力,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缓弱。治宜补益肺脾,化湿散结。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药用:*参30g,*芪30g,白术20g,升麻15g,柴胡12g,当归10g,陈皮15g,制半夏9g,石菖蒲12g,云苓20g,苡仁30g。

鼻塞重加苍耳子30g,细辛5g,辛夷花15g;易感冒加防风15g;

若息肉暗红加桃仁12g,三棱10g,莪术10g。

外治可用消息灵或硇砂散吹敷,鼻塞重用鼻炎灵(苍耳子、白芷、辛夷各60g,薄荷霜5g,芝麻油ml,液体石蜡ml。制法:将苍、芷、辛、油同放锅内,浸泡24h,加热,待药呈黑*色捞出再下冰片,薄荷霜,液体石蜡,备用)滴鼻。

说明:鼻息肉中医治疗有效吗?鼻息肉中医治疗效果不太明显,手术切除是治疗鼻息肉的主要方法
  

用药安全

中医认为鼻息肉多因肺经湿热壅结鼻窍所致,所以在饮食营养治疗方面宜清肺宣气,泻湿散结。另外由于鼻息肉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及鼻窦炎关系密切,所以要预防鼻息肉发生,就要积极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减少发生的几率。在饮食预防方面,应多吃些能治疗上述疾病的食物,少吃油腻肥厚之物,避免过食生冷、鱼虾等腥荤之物,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食物。
  

预防与护理

1、本病大多为各种鼻病的继发症或并发症,故要积极治疗各种原发鼻病。

2、工作生活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

3、平时在鼻腔少用薄荷、冰片制剂。

4、忌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品。

5、鼻腔清洗介入疗法。
  

彻底摘除鼻息肉的方法

鼻息肉多见于成年人,是由鼻部粘膜长期水肿所致,以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为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可为进行性鼻塞、鼻涕增多、嗅觉障碍及头痛等症状。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多数为多发性及双侧性。息肉生长过大时,外鼻可发生畸形,鼻梁变宽而膨大形成“蛙鼻”。

“鼻内窥镜检查对恶性肿瘤、鼻息肉和各类鼻腔鼻窦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鼻内窥镜也已成为耳鼻喉科医生诊断、治疗鼻科疾病的有效工具。”胡主任描述,检查时病人可以坐位,也可以半卧位,医生将鼻内窥镜伸入病人鼻腔内,然后仔细检查所需要了解的部位,由于鼻内窥镜照明好、清晰度高,可以清楚地看到深在、狭小、不能在额镜下直接窥视的结构,如中鼻道内的钩突、筛泡、上颌窦开口、嗅裂、鼻咽部咽鼓管开口、腺样体组织等。

鼻息肉多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一直是困扰鼻息肉患者的主要问题。胡主任介绍,以目前的治疗手段,采取以下措施可明显减轻鼻息肉的复发。

采用鼻内窥镜技术,将鼻息肉彻底摘除。这是降低手术后复发率的保障。由于鼻息肉多不仅局限于鼻,还可以向周围侵犯鼻窦,使用圈套器摘除鼻息肉的传统方法很容易复发。鼻内窥镜手术不仅可以达到较深的和隐蔽的部位,完全摘除鼻内息肉,而且还可以通过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手术操作,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由于激光微波的局限性,病人在选择使用激光,微波等治疗鼻息肉的时候一定要十分谨慎。

手术后要定期复诊。定期到医生处了解术腔情况,必要时应进行术腔的清理,将新生的肉芽或者囊泡去除,以保证手术效果,这种复诊时间有的甚至要持续半年。

需要坚持局部用药。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复发率。
  

与鼻息肉容易混淆的疾病

鼻息肉多为双侧,如发现单侧有息肉样肿物,应注意下述疾病: 

1.上颌窦后息孔息肉多见于青少年。前鼻镜或鼻纤维内窥镜检查可见灰白色光滑茎蒂自中鼻道前端向后伸展至后鼻孔。后鼻镜可见息肉位于后鼻孔,大者可突入鼻咽腔甚至口咽部。

2.鼻中隔出血性息肉多见于青年人。肿物多发生于中隔,暗红色,单发且体积不大,触之易出血,患者常有鼻衄史。一般认为是胚胎过程中造血细胞残留所致。

3.内翻性乳头状瘤常有鼻衄或血涕史。肿瘤呈红色或灰红色,表面不光滑。体积小者酷似息肉,但息肉摘除时出血较多。触查时也易出血。最后诊断须行病理检查。

4.鼻内恶性肿瘤肿物暗红,触之易出血,表面不平,鼻气息臭味明显,病人多在中年以上。

5.鼻内脑膜脑膨出肿块多位于鼻腔顶部,表面光滑,呈粉红色。鼻塞不甚明显,病史长且进展慢。多见于少年儿童。

6.其他少见的颅内肿物突入鼻腔如脊索瘤、神经母细胞瘤、脑垂体瘤等。

此外,老年患者如有多次鼻息肉手术史,应注意有否恶性变的可能,尤其术中出血较多者。

鼻息肉患者的X线片多显示筛窦呈均匀一致的云雾样混浊。上颌窦粘膜增厚且有时可见小半圆形阴影,提示窦腔有粘膜息肉。X线片上述特点是增生性鼻窦炎的表现,如继发感染,则显示为化脓性鼻窦炎的征象。

39百科

鼻息肉简介


  鼻息肉是鼻部常见疾病,也与某些全身疾病有关。它是由于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的结果。鼻息肉多来源于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和筛窦,高度水肿的鼻粘膜由中鼻道、窦口向鼻腔膨出下垂而形成息肉。由于病因的多元性和明显的术后复发倾向,故在鼻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鼻息肉基本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医保疾病

别名:鼻痔

发病部位:鼻

传染性: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症状:息肉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鼻塞头痛蛙状鼻[详细]

并发疾病:暂无相关资料

鼻息肉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普外科

治疗费用:医院约(-元)

治愈率:85%

治疗周期:3--7天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详细]

相关检查:前鼻镜头颅平片鼻腔内镜[详细]

相关手术:鼻息肉摘除术鼻内筛窦切除术翼管神经切除术[详细]

常用药品:鼻炎通喷雾剂七叶皂苷钠片氨酚那敏片、维...[详细]

医院必看

最佳就诊时间:发现息肉既要进行治疗[详细]

就诊时长:手术一次,无需就诊[详细]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3--7天

就诊前准备:清除鼻腔中的分泌物[详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