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睡觉打呼噜口腔矫治拯救你 [复制链接]

1#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bstructiveSleepApnea

我们俗称的打呼噜,其学名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影响着17%的成年女性和34%的男性。OSA的主要病理特征是睡眠时上呼吸道重复变窄(低通气)或关闭(呼吸暂停),导致间歇性缺氧、胸内压波动、交感神经痛和睡眠碎片化。由于这些干扰的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会引发一系列后遗症,如:白天过度嗜睡、疲劳、认知能力受损、生活质量下降、职业和驾驶风险增加,代谢紊乱,同时还会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睡眠呼吸暂停严重者导致其死亡。

OSA的治疗方法

CPAP?MAD?

考虑到OSA的高患病率,以及可能引发与之相关的个人和社会经济卫生保健问题,因此对这一慢性疾病的有效管理势在必行。中度至重度OSA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在整个呼吸周期内应用加压空气以保持上气道通畅。虽然加压法对减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效果显著,但临床疗效常因患者对此接受度低和依从性不佳而打折扣。

近日,安特卫普大学的MarijkeDieltjens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在Healthcare期刊上的文章表明,口腔矫治已逐渐成为治疗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一种非侵入性治疗选择。这一方法适用于轻度至中度OSA患者,比如,相较于正压通气法没有效果或不适合正压通气治疗法,与正压通气法相比更易被患者接受,以及正压通气法治疗失败的人群。

根据口腔矫正器的矫治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软腭提升器,舌保持器,和下颌前移矫治器(MandibularAdvancementDevices,MAD)。其中MAD治疗原理,是因患者下颌骨和附着的舌头前移位,使其上气道横截面尺寸增大,导致患者出现OSA现象,因此使用MAD治疗,可保持其上呼吸道通畅。

有文献称,下颌前移量是MAD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下颌前突治疗方案,然后根据其耐受性进行调整。既定治疗模式的效果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所制定的治疗方法适当时,其疗效也会十分显著。治疗OSA的效果由呼吸紊乱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的降低程度决定。总的来说,与安慰剂疗法相比,MAD疗法能减少打鼾,改善诸如AHI的指标。约有三分之一接受该疗法的人现已完全治愈,其AHI指数已降到5以下(AHI5-15为轻度OSA;5-30为中度OSA;大于30为重度OSA);另外三分之一的人AHI指数明显减少50%甚至更多。但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只有轻微改善。文献显示,MAD疗法在年轻女性患者中更容易成功,因其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更低,颈围更小,而且症状更轻。

据报道,因此患者对MAD治疗的依从性在主观上评价良好,总体上比CPAP更好。使用客观的依从性测量时,在MAD治疗中,患者的打鼾症状明显减少,这与其对此疗法的依从性高显著相关。

但MAD治疗OSA并不能解决根本的呼吸道塌陷问题。防止呼吸道阻塞是一种终生治疗,通过推进下颌骨以减少上呼吸道塌陷,减轻OSA的严重程度。

越来越多的人将口腔器械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用其来治疗OSA。作者推荐可定制,可滴定的下颌推进装置,使患者下颌逐渐前移,以减轻OSA。最近的研究表明,尽管CPAP在降低OSA严重程度方面更有效,但在健康效果方面,CPAP和MAD治疗相当。这可能反映了与CPAP治疗相比,MAD患者更能坚持夜间治疗。

原文出自Healthcare期刊文章,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