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朱佑樘明朝盛产奇葩皇帝,他却是一股清流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如何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明朝有16个皇帝,但正正经经打好皇帝这份工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绝大部分主儿,尤其是明朝中后期那些当家人,基本都是不务正业的奇葩。比如,明英宗朱祁镇,像是一个失败的旅游,带着大明观光团在河北土木堡被蒙古人团灭,自己也被蒙古人掳去住了一年多的蒙古包才回来。明英宗朱厚照,十足一个青春叛逆的玩家,自封大将*玩得不亦乐乎,皇位差点就让给了太监刘瑾。还有“天下第一木匠”明熹宗朱由校木工做的贼六,发明了折叠床,自己设计了运动馆,直接让皇宫内多少能工巧匠下岗失业。获得后世点赞的明朝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这两位祖字辈之外,也就三个: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以及明孝宗朱佑樘。这三个人当中,朱佑樘最不容易,怎么个不容易法呢?好比炒股,朱高炽、朱瞻基接盘的时候大盘看涨,不用怎么费力,就祖国山河一片红;到了朱佑樘这里。大盘已从多点腰斩,相当于接了个烂摊子,差强人意,他想稳住大盘,减缓下跌的速度需要付出十倍于上上上任的努力。朱佑樘死死护住了大盘,取得了“弘治中兴”的*绩。他的个人修养不错,勤*爱民,没有常年躲起来修仙问道,也没有长期沉迷于研究龙椅的榫卯结构。而是带头践行了一夫一妻制度,废除了三宫六院,因此赢得后人极大好感。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明朝中后期皇帝中的一股清流。万历年间首辅大臣朱国桢发朋友圈称:“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评价那是相当高。

朱佑樘知道自己能来这个世界已属不易,更别说坐上皇位,所以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把大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了。并时时保持宽容和感恩之心。他爹是明宪宗朱见深,朱见深最著名的事迹是专宠他的奶妈万贵妃,说晚上听不到万的打鼾声就睡不安稳,有严重的恋母癖。父子两第一次见面是在朱佑樘六岁的时候。哪一年朱见深年过三十,一天太监张敏为他梳头,他敏感地看到了自己的白头发,哀叹一把年纪了还没儿子,以后这大好江山怎么传下去呢?

张敏伏地叩头说:“皇上有子”。然后一个6岁的毛孩神奇地出现在朱见深面前。几个月后这个被赐名朱佑樘的孩子成了皇太子。几年前被俘入宫的一个瑶族土官女孩纪氏偶遇朱见深,遂被临幸,怀上了。万贵妃知道后,千方百计加害纪氏。所幸纪氏人缘好,得到层层保护,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生下了朱佑樘。因为有*妇人万贵妃在,朱佑樘虽生在帝王家,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的童年比我家隔壁的李二狗还凄惨。

成了太子后,厄运还是没放过朱佑樘,不久,他的母亲纪氏以及保护过他的张敏等人都离奇自杀了,当时宫中传言四起,罪魁祸首都指向万贵妃,除了她自己不承认,连国际友人——来自朝鲜的使节都知道这些事,回国后一五一十的八卦给了他们的国王听。

朱佑樘小小年纪就饱尝了宫斗戏的险恶,知道要韬光养晦,做人低调才能健康成长,不会过早夭折。在他18岁那年,万贵妃挂了,几个月后,他爹也跟着升天了。属于朱佑樘的时代终于来了。

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将万家满门抄斩。万贵妃的弟弟万喜也早早地写好了遗书等着上路。

然而他们都错判了形式。朱佑樘有一万的理由杀万家的人复仇,但只有一个不杀的理由:杀了,不就变成了另一个万贵妃?变成了自己曾经最厌恶的那种人了?所以他选择了宽容。

朱佑樘的明君形象在他即位第一年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那一年,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回国后对他们的国王叭叭个不停,一会说朱佑樘不像他爹那样任人唯亲,而是秉持公道,一会说朱佑樘很勤勉啊刮风下雨都照常上朝,一会儿有说他很节俭,举行国宴都不奏乐。

诡异的是,老朱家的孩子在艺术上确实很有天赋,朱佑樘喜欢写诗,爱好绘画和弹琴。比起他的后世们在宫中公然做木匠或者扮演商人做买卖,朱佑樘确实没那么坦然。他的内心深处也不认同这些有悖帝业之事,所有市场觉得做这些事情有些抬不起头,要偷偷摸摸地做。

有一次他赐给画师吴伟几匹彩缎,但害怕大臣们知道后议论,就对吴伟说,赶紧拿去,别让那些腐儒的书生们知道了。他有时候表面上接受大臣们关于不要耽于声色的劝谏,私下却对身边的太监们说:“弹琴和*务有什么冲突呢?要他们多嘴”。

朱佑樘他爹留给他的大明帝国,在时人看来是一个烂摊子。比如,为朱佑樘草拟登基昭告的内阁首辅万安,在朱见深时代就口碑极差,却步步直上。原因有二:其一是和万贵妃攀附上了宗亲关系。其二是结交江湖术士研究房中术,为朱见深配置春药。朱佑樘上位后,万安故伎重施,上了一箩筐的秘署,内容都是一些不可描述之事。朱佑樘看到后觉得机会来了,怒怼:这难道是一个大臣该干的事情吗?随即让万卷铺盖走人。

他爹在位时,在宫中秧了大批僧侣,堪称“真人遍地走,国师多如狗”。朱佑樘即位后,光罢遣禅师、国师、真人就有一千余人。这一系列操作,犹如一股冲刷污垢后的疾风暴雨,将“先朝妖佞之臣,放斥殆尽”

好景不长,在做了七八年的明君后,朱佑樘慢慢变成了他爹的样子,宠信宦官,偏好佛道……大太监李广捕捉到了朱佑樘内心的细微变化,那些善于炼丹的僧侣重新引入宫中。

皇宫又一次成了寺庙和道观。

正直的大臣们略失望,纷纷上谏弹劾李广,朱佑樘嘴上说好,内心却有一万个不愿意,任对李广深信不疑,弘治十一年,李广劝朱佑樘在万岁山建一个毓秀亭,说此亭一旦建成所有灾难跑光光。但此亭一建成,却成功引来了灾祸,显示太康公主突然早夭,接着太皇太后周氏居住的清宁宫遭遇大火。周氏大怒,此刻李广的内心是崩溃的,知道自己闯了祸,喝下*酒就去找阎王报道了。

朱佑樘伤心的是他在修炼道路上的导师先行升天了,于是他派人去李广家里搜查,希望找到修仙快速指南之类的秘籍。然而秘籍没有找到却找到了文武官员贿赂李广的账本,上面记录了各官员馈赠的*米、白米个千百石。天真的朱佑樘说我去过李广家里,他的仓库不大,装不下这么多粮食呀!左右告诉朱佑樘,这*米白米是金银的代称。朱佑樘暴怒,感觉受到了羞辱,自己的信仰竟为李广受贿和百官行贿买了单。

弘治十五年(年)后,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后三年,朱佑樘重新椅重大臣,尤其是将刘大夏和戴珊两位名臣看做自己的左膀右臂,欲实现圣贤帝王的夙愿。没有这段知错改错的历史,朱佑樘顶多就是一个明君沦为昏君的反面人物。但有了这段经历铺垫,朱佑樘就是历史上的“中兴令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