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名人故事
成为你笔下一道风景
“人物散文”习作选
训练记叙文技巧
积累议论文素材
指导教师:崂山一中孙静
★
故事:屈原沉江
作者:高二十班刘辰雨
屈原至于江滨
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于是怀石
遂自投汨罗以死
沉江
那日的汨罗江分外平静,微风吹过,树枝轻扬,一如站在江边的屈原,内心波澜不惊。
天渐冷,寒意浓,他挥一挥飞舞的长袖,捋一把花白的胡须,最后一次深深地望着这个让他心碎却又留恋的世界,抱起石头毅然投江。
他感受到身体在下沉,下沉,阳光越来越模糊,而往事却一幕幕在脑海重现。
最初,楚国是那么强盛,他与王心心相通,他们一起畅聊国家大计,共商楚国盛举。那时他的眼神清澈的如同这汨罗江水,明亮的晃眼。他想,得此明君,天下岂不是河清海晏,百姓怎不能安居乐业,他一定会成为君王最有力的左膀右臂,竭忠尽智来辅佐他的王。
当他感受到自己下沉的越来越快时,思维却愈发清晰起来,他想起了上官大夫的挑拨算计,稚子尹兰的口无遮拦,君王越发昏庸无能,奸臣越发溢满朝堂,当百姓的血泪最终融汇于战火,顷刻间民不聊生,流离失所。他艰难地迈着踉跄的步履奔走,辗转于破碎的山河。满目疮痍啊!越呼号,越忧愁!他孤身一人站在这肮脏又浑浊的世界,感到前所未有的压迫感,像什么东西紧紧攫住了他的喉咙,想吐却吐不出来,他变得逐渐不能呼吸,更感到眼前一片黑暗,他多想马上就能远离这可怕的地方!
那日他披散着头发在江边吟叹,遇上了一位渔夫,渔夫劝他“圣人不凝滞于物也,而能与世推移”,他哪里想过要同流合污!
又或许,还有其他的选择。“以彼之才,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渔夫再劝他,他微笑着拒绝了。远离他的故土,忘却这份牵挂,找个清静之处归隐,他不是没想过,却偏偏做不到!异乡的屋顶洒满了月光和露水,秋风秋雨凝结成盈眶热泪。
他无法改变初衷,又不能蒙受尘土,那便只有离开,永久的离开。
昔日被苦闷代替的笑容回到他的脸上,他渐渐睡去,梦中的前方有一片国度,在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炊烟从村落袅袅升起,*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那里,他重新制芰荷做衣,集芙蓉为裳,他感觉自己仿佛又成了那个与王促膝长谈、以出号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意气风发、侃侃而谈的自己了,一切都那么美好。
沧浪之水流淌千年,一个苍凉的声音同样穿越千年忧戚,在人们心弦上留下重重的一叩: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图:屈原投江
故事:老马杜甫
作者:高二九班李聪迪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锋棱瘦骨成
远处,有一匹瘦马,他神清骨俊,非凡马可比,嶙峋耸峙的骨相,壮如锋棱的轮廓,刀削斧劈一般的马耳。他静静地伫立着,凝望着远方。他,便是千古流芳的诗圣——杜甫。
看!远处那忽而激昂荡起的尘土,他向我们走来,凛凛的凉风扑面而来,锐利劲挺的身形若隐若现,风向蹄间呼啸而入。“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他的鬓毛飘逸着,他有广阔无穷的天地,他有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他便是蓬勃向上的青年——杜甫。他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他有巨大的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听!达达的马蹄声依旧,可这匹瘦马似乎已有些疲惫,他低沉地喘着粗气,漫漫长途的利石锋岩磨破了他坚硬有力的蹄掌,这萧索的大漠,何处才是尽头?他锐利的脸庞棱角分明,原本神骏的轮廓,此时只剩下如柴的瘦骨。他,便是历经辛酸的小官——杜甫。十载长安,处处艰难,卖药都市,寄食友朋。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至,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十载,他心系着生民疾苦,关心着国家安危,那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情怀,在这颠沛辛酸的生活里丝毫没有衰退,反而更加强烈。最后,一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掷地有声,他的心凉了半截。
叹!不见了激扬的尘土,不闻了达达的马蹄,只剩一匹孤独的,潦倒的年迈的瘦马在这杳无人烟的大漠蹒跚着。他的目光依然锐利,只是因疲惫充血而失去了原来的犀利,他的身形依然骨骼分明,只是因年老多病不见了昔日的挺拔,他便是潦倒悲哀的杜甫,然而,纵使在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声动至今;尽管身已要人扶,他却说拔剑拔年衰;尽管处处是穷途,他还是不拟穷途哭,他依然艰危气益增,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呐喊。他,便是如瘦马一般坚韧不屈、永不低头的杜甫。
忧哉,杜甫,惜哉,杜甫,壮哉,杜甫!
远处,一匹瘦马伫立着,凝望着远方,大漠中回响着经久不衰的马嘶。
图:诗圣杜甫
故事:漂泊杜甫
作者:高二九班王玥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穷途沙鸥怅千秋
初冬的寒风煞气逼人,船舱的门帘一次又一次被凛冽的北风顶起,寒意肆无忌惮地扫荡着小小的船舱,还有榻上虚弱的他。
在这江上漂了些许时日,日子一天比一天难捱。他艰难地睁开双眼,透过门帘,他望到了外面的世界,两岸已是一片萧索,江面上只有他简陋的小舟随波逐流,他疲惫地闭上双眼,眼却不由地浮现出十月长安的血流成河,将士们的呐喊、百姓的哀叹不时传入耳际,让他脆弱的心不得安宁。
他无法再熟睡,他坐立不安,他怀念当年南下吴越,怀念当年登顶泰山。而今,满目繁荣的长安去哪儿了?狼烟遍地,民不聊生,残杯冷炙,处处悲辛。他想起曾经辛酸的长安十载,投第无路,报国无门,他一次次想要放弃,却一次次从废墟中站起——他是一个内心柔软的人,不忍看到民情疮痍,不忍看到生民疾苦,本以为出任左拾遗可以大显身手,却不想再次走入穷途,流亡,陷贼,出贬,荒凉的洛阳道上,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寒风越发凛冽了,他不由地紧了紧身上绵薄的衣衫,这件衣衫已经打满了补丁,他想起这还是投宿石壕村的时候收留他的老妇人赠予他的,为了表示感谢,他留下了一些盘缠,不知他们一家如今过的怎样,是否还过着忍饥挨饿,担惊受怕的日子。
想到这里,两行清泪划落他的面颊,他想发出一声呼号,喉咙却像被什么塞住了一样发不出声响,他想要用尽全身的力量扭转乾坤,却只能愤恨地捶打自己。
杜甫啊杜甫,不要怪生不逢时,人生太过艰难,却也是它造就了你。
江上的风停了,光秃秃的树枝也不再摇曳,他虚弱地倚在榻上,耳边的呐喊声依旧,心中的战火依旧,只是,似乎他的身体轻了许多,他仿佛看到一只沙鸥,一只充满灵力的沙鸥,在无数次冲破黑暗之后,飞向了白茫茫的天地。他多想自己就是那只沙鸥,只不过,心愿未了,啥都也没有扭转乾坤之势,于是乎,他永远地闭上了眼镜。他的怅望飞出了九霄,穿过了千秋,传入我们的耳际,依旧如山谷雷鸣,振聋发聩!
善良的人往往是柔弱的,可情怀却是永恒的!
故事:剑胆琴心辛弃疾
作者:高二九班盖逸群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孤胆英雄
以武起事,以文而终,文武双全,外有将帅之才,内有词宗之蕴,半生戎马,半生闲,千古江山,唯此一人,辛弃疾是也。
不得志,闲愁苦。
他本为战场而生,以身报国,沙场点兵,准备西风赛马,血洒大漠,但谁曾想一纸诏书,他便失掉了杀敌的钢刀利剑空留下一身力、一腔志和一声穿越古今的悲怆。人如其名,弃疾,他的一生都在为大宋弃疾去病,良药苦口,他一片救国救民的丹心煎熬出的药更是让怯懦成性的皇帝难以下咽。于是,在风景如画的江南,夕阳斜照草树,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脉脉此情向谁诉?他只能拖着魁梧而疲惫的身躯,依着危楼,痛拍栏杆。饱经沧桑的吴钩寒光依旧,壮士的心却以锈迹斑斑。对着滚滚东逝的江水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可惜无人会,登临意。世间愁苦千万种,哪堪比心中闲愁?
山河碎,心不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历数各朝文人骚客,每逢官场受挫就轻摇小舟,隐与湖光山色,虽可获得精神超脱,但曾子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难道能因实现*治抱负的的漫漫长途中遇上了奸邪小人、昏庸君主就躲进自然中自娱自耗吗!辛弃疾的答案是否定的。
他没有像欧阳修那样官场失意后便“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也没有像王安石一般变法失败乌沙落地后隐居山林,遁避红尘;也没有像柳宗元一样坐在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小石潭旁,隔着篁竹,听佩环般的水声,自怨自艾。他不肯满足于穷则独善其身的境界,无时无刻不想着为国征战收复中原,兼济天下。他不计较为五斗米折腰,尽管朝廷将他一次次抛弃,但他仍不改男儿到死心如铁的决心,四十年间无论身处何地都执着地练兵、筹款。甚至赋闲也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一篇《美芹十论》无一不是精辟之言。山河碎,一颗炽热的爱国心烧的他浑身发热,男儿对天下兴亡的责任使他有了南宋最需要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坦荡。
刀剑弃,词人成。
汪国真有诗云: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此言得之,纵观中华上下,哪位诗人曾有他这样的经历?在刀刃上摸爬滚打,出世二十多年三十七次频繁调动,召之即来,闲之则弃,时而被烧红捶打,时而冷水淬火。终于一根羊毫软笔也被他练成了宝剑,只是扫过的不是金人头颅,是大宋文坛。
梁衡说:“他的诗不适用笔写的,是刀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的确,外界对他的挤压、扭曲、拧绞、烧炼使他常常在超越文人和武将的境界中思考,也许正是这种冷静的思考使他的词能如“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般浪漫,又能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般豪迈。月圆是画,月缺是诗,留有遗憾的人生,往往更耐人寻味,这也许就是辛弃疾千年来在人们心中长存的缘故吧。
辛弃疾,南北两宋难得的文武全才,他是大宋的精*,是战火纷飞中的孤胆英雄。还是用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来表达我对这位英雄的景仰吧: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图:辛弃疾登临
故事:易安居士
作者:高二九班兰钰婷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跨越时空的美丽
时光若水,轻盈柔美,淡抹流年,静影浮媚。无语凝噎时,雁字回首的季节蹁跹而去,当最后一片红叶飘落瘦池,我把自己寄托在宋词平平仄仄的韵律里,寻找心的合拍,静静地读你,懂你……
我读到了你青涩的稚嫩。漫步历史长空,跻身于茫茫苍穹,你出生之际,正是两宋交替之时,天真的你不懂国家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战乱频仍,这些于你不过是遥远的天际。客人到来,正好在秋天上玩耍的你急忙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边是你的童年——青涩,不谙世事。
我也读到了你新婚的甜蜜。人生难得一知己。而你的丈夫赵明诚却恰恰是你的知己,你二人对诗歌有着共同的热爱,对金石有着共同的喜好,如此便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那时的你一定是极为幸福的,静静地读你,似乎看到了一位年轻少妇的娇羞,欢快的身影。
我又读到了你离别的悲凉。家国破灭,丈夫离世,你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无人倾听,无人诉说,只能再雨疏风骤的夜晚换来几盏烈酒,却依旧浓睡不消残酒。三杯两盏淡酒,终敌不过晚来风急,满地*花堆积,憔悴损,人比*花瘦。你行走在宋朝的下坡路上,无限凄哀,几度惆怅。
我还读到了你不屈不饶的坚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雄,耳畔似乎还萦绕着你不屈的呐喊。若身为男儿身,你必会有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潇洒。一代巾帼,不让须眉,你用纤细又老练的笔触为社会奔走,为国家赴难。这便是你的暮年——芳华不再,坚韧犹存。
静坐在窗前,翻开你的诗篇,走进千年的你,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跃然眼前,你如横空而过的流星,闪烁着凄哀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田。几多欢欣,几多苍凉,落花流水,遗失了过往,晨昏暮鼓,斑驳了容颜。指间缠绕琐碎韵华,于岁月之中,读一生迷离,在天涯之角,氲半舸梦乡。
图:易安秋吟
学生作品,您可以点赞或赞赏,您的心意我们将经孙静老师转交小作者。
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