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无论是县区级,还是省市级,还是国家级,她的耳鼻喉科最常见手术里面腺样体切除术绝对能占前三甲,为什么呢,因为鼾症的儿童实在太多了。
小儿打鼾,学名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英文简称OSAHS,我们来分析下这个一长串的学名,阻塞,即是呼吸道堵塞,睡眠,即是发生在睡眠时,呼吸暂停,是指口鼻气流消失≧10秒,低通气,顾名思义是指通气不足(第七版耳鼻喉科学P,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4%或者微觉醒)。
儿童鼾症里,这个“阻塞”往往是机械性的,比如鼻甲肿胀,比如扁桃体肥大,比如腺样体肥大,而腺样体肥大尤为常见,也尤为严重,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打鼾的罪魁祸首,还不止,腺样体肥大还容易堵塞咽鼓管咽口导致孩子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容易导致孩子反复发作鼻窦炎,反复咳嗽,甚至因为长期张口呼吸导致腺样体面容——上唇变厚,硬腭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外突,缺乏表情。
鼻甲肿胀,往往是过敏性鼻炎或者急慢性鼻炎的表现,也见于鼻窦炎。
扁桃体肥大,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如果反复扁桃体化脓,反复咽痛,极有可能是病理性肥大,自出生起便大,并无特殊不适的,称之为生理性肥大。
腺样体自出生起便存在,随着年龄越大,体积越大,6-7岁到达顶峰,之后缓慢变小,10-13岁基本萎缩至成人水平。
部分单位(不点名)腺样体手术比较激进,患儿打鼾来诊,内镜检查提示腺样体肥大,马上约手术,我代表个人表示深恶痛绝,手术属于有创治疗,不可逆转,你切下来的东东再接上去可就难了,我认为应该慎之又慎,既不可坚决拒绝手术治疗,又不该来一个切一个。君子爱财,取之什么来着……
针对小儿鼾症,我建议以下措施处理:1偶发的,可自行缓解的,建议侧睡+避免着凉感冒+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观察
2已经明确持续性打鼾且张口呼吸患者,小于1岁者,建议生理性海水洗鼻+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大于1岁者,内镜检查(可先不做)+顺尔宁口服+内舒拿喷鼻+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侧睡+规范复诊6-8周
3持续打鼾且伴张口呼吸,上述方案治疗持续6-8周无改善,建议内镜检查,明确腺样体阻塞后鼻孔情况,决定是否手术。
4已经出现腺样体面容者,建议手术。
5扁桃体肥大,无慢性扁桃体炎病史,无证据证明扁桃体是阻塞呼吸主要病因者,不建议切除扁桃体。
引用医院(医院)耳鼻喉科杨海弟教授的经验,慢性扁桃体炎界定标准:1年内发作7次及以上急性扁桃体炎,或连续2年每年发作5次及以上急性扁桃体炎,或连续3年每年发作3次及以上急性扁桃体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