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起初,孙膑与庞涓一起学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将*,自己估量才能不如孙膑,便召孙膑前来魏国,又设计依法砍断孙膑的双脚,在脸上刺字,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以受刑罪人身份与他暗中相见,说动了齐国使者,偷偷地把孙膑藏在车中回到齐国。齐国大臣田忌把他奉为座上客,又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了兵法,于是延请他为老师。这时齐威王计划出兵援救赵国,任命孙膑为大将,孙膑以自己是个残疾之人坚决辞谢,齐威王便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师,让他坐在帘车里,出谋划策。
西方管理学讲鲶鱼效应,就是有新因素介入的话,原本的平衡局面会被冲击。我们看,田忌面对孙膑这条鲶鱼的反应:
其一,找人才。什么是人才,管用是人才,当时齐国惦记魏国,想干掉魏国,恰巧有个知道魏国底细的人,恰巧又在那跟魏国权臣庞涓不对付,恰巧又和魏国国防部长庞涓有私仇,恰巧又是个有师承的高材生,恰巧又有了一定的*治经验,哪找去?所以派出齐使,去挖孙膑,你想啊,堂堂齐国外交官怎么会专门跑一趟牛棚呢?背后早有预谋罢了。
其二,挖人才。国际较量,情报先行。*谷子两个徒弟出名,*治能量肯定是有的,现在这俩人闹得不愉快,把那个弱的挖过来,一是有孙膑想脱身的心理性基础,这事儿能成;二是有庞涓的步步紧逼,庞涓替田忌“先打”,田忌“后拉”,必然得到一忠诚人才。
其三,鉴人才。彻夜交谈,实是探听虚实。*谷子神乎其神,他的关门弟子孙膑是个智库人物,彻夜长谈,运用各种提问技巧在疲劳状态下突然发问,得到对方真实想法,排出苦肉计、用间计的可能。
其四,交人才。人才是好的,但也得听话,不听话白搭还危险。他对孙膑有救命之恩,百般尊重,凭良心任何人都不可能不依了他。再说,身为国务官的高级别,肯定有*敌,这也是施恩结*抗敌,一石三鸟。
其五,挺人才。瞅准了,自己人,那么就壮大他,夸大其词,推荐给国王,给他战争机会去立功,只要站住脚,田忌就足以对他的的*敌造成攻势。
世人皆知孙膑的智慧,哪里又有人知道田忌的背后算计,对刚调过来参加工作的孙膑,拿捏的死死的,成为躲在背后放风筝的人。史书寥寥几笔,没有一定的*治智慧和*治经验,是绝对读不出的,这就是我一直建议大家阅读我的《权谋合集》,因为学习权谋不是知道和了解,而是懂得判断与选择。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