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些大型的母婴连锁店,在小城市、乡镇、医院附近,还有很多私人开设的母婴店。这种点的规模普遍比较小,出售的产品比较杂,进货的渠道更是乱七八糟。
很多人都有在无良母婴店被推销、被强制办会员卡、被忽悠买各种补剂的经历。有一部分野蛮生长的母婴店获得了暴利,也有一部分母婴店的小老板们因造富故事入行,被骗得血本无归。
从售价来说,即使是一样的产品,线下母婴店的成本也更高——仅中间商差价、门店房租两项,就会稀释很多利润。而电商平台因为有资本的介入\和资本对*、拉流量获客、中间环节少、比价方便等各项因素,售价对消费者更友好。
网上都是假货、看得着摸得到才是真货,这种刻板印象也早已成为了历史。
如果是“急用”、“不能等”,线下线上当然是两套定价系统。比如酷暑天气在路边便利店买一瓶冰水,即使他的定价是天猫超市的五倍,付款时我们也毫不犹豫。但对于母婴类目而言,“被制造出来的需求”要比“必需品”的利润空间更大,“不买不负责”“不买对不起孩子”要比“性价比”更容易让爸爸妈妈冲动下单。
今年更加特殊,因为疫情,很多线下门店的生意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购买习惯一旦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很多就是不可逆的,这一点对线下母婴行业的冲击就更大了。
你是否有过在无良母婴店被骗的经历?现在还会在线下母婴店买东西吗?都买什么呢?在留言区分享,今晚八点前我会随机抽三条留言置顶,并送出小礼物。
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了我的同事在线下母婴店的一些遭遇和经历,我补充了一些曾经写过的科普知识。作为教训,欢迎转给家人和朋友~
推销婴儿营养品、保健品,例如益生菌、DHA、维生素、钙、铁、锌等,是母婴店最最常见销售套路,销售员利用妈妈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的焦虑心理,来诱导购买。
在导购眼里你的孩子几乎都快严重营养不良了,比如,孩子还没有长牙或枕秃,就说缺钙;头发又*又稀,手指还有倒刺,就说缺锌.....诸如此类。
很多母婴店的导购小姐姐,其实本身既没有什么育儿经验,更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作为销售,卖货才是第一位的。
还有的母婴店直接在朋友圈做一些不靠谱的“科普”,严重误导消费者。
关于营养剂的误区,大家可以看看这篇补Vd?补钙?鱼肝油?晒太阳?维生素D怎么补?到底要补多久?
和超市、商场一样,在母婴店里,利润最大的产品永远放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所以,走进大部分母婴店,你第一眼看到的十有八九是营养保健品。但这些产品很多来源不明,有的品牌甚至闻所未闻。
下面来具体说说这些营养剂,保健品到底是什么样的?
DHA
有一次临时去母婴店给孩子买纸尿裤,店员一定要推销DHA。就是下图这一款,价格要四百多,然后我一看——这不就是前几年出了很多新闻事件的那个牌子吗!
虽然胎儿和婴儿的发育都离不开DHA,但是很多母婴店对DHA的作用都会夸大宣传,比如最常听到的提升智力。实际上无论是孕期还是出生后摄入DHA都没有证据证实对宝宝智力有影响。在饮食均衡的情况下,人们也不需要额外补充DHA。
因为过敏、挑食等原因无法获得足够的DHA时,再考虑服用DHA补充剂。
选择DHA补充剂也要注意看含量,高了可能导致宝宝肠胃不适。有一些藻油为了盖住鱼腥味,会加一些果汁,糖,还有一些直接做成软糖。我还是不太希望给孩子每天吃糖果,哪怕是含有DHA的糖果。
其实纯母乳喂养的0-6个月的宝宝,通过母乳获得DHA是最安全的,而妈妈可以多吃一些富含DHA的鱼类。混合喂养或者完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在添加辅食前,挑选添加了DHA的配方奶。另一方面,也可以多给宝宝添加富含DHA的食物。
相关阅读:
如何给孩子补充DHA?什么情况下考虑服用DHA补充剂?
要不要给孩子补DHA?怎么补?
固体饮料
母婴店还有很多果蔬多维固体饮料,号称富含多种维生素,能解决孩子不爱吃瓜果蔬菜,以及不爱喝水,挑食瘦小等问题。家有挑食的孩子,父母很容易就因为焦虑而被店员“绕”进去。
店员说,很多妈妈都反馈说孩子超级爱喝,都会定期来复购。我看了配料表顿时明白了,最主要成分是白砂糖!所谓的水果口味的全都是添加了很多的调味剂,这跟喝甜水有什么差别啊,加再多的前缀,什么多维啊复合啊也改变不了它是饮料,加点水果调味剂也就是添加剂果汁而已,糖分超高。
真的想给孩子补充维生素,还是要通过健康天然的蔬菜、水果,均衡饮食。不喜欢吃也只能源源不断地给、给各种各样的种类。奠定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让小朋友真正的受益终身。
更不要说,给孩子喝这种甜饮料,还容易造成肥胖或蛀牙,影响健康食物的摄入。而一些代糖,比如上面添加有的三氯蔗糖,是迄今为止甜度最高的蔗糖衍生物,甜度是白砂糖的大约倍。哪怕号称“无糖”的一些儿童营养补充剂,添加了这些高甜代糖,也有可能让孩子习惯高甜的口味,从而难以接受不甜的健康食物。
还有一些固体饮料,店员说可以给孩子健脾胃!说孩子没有胃口吃饭或者积食都可以喝,喝了很有效成分多是有开胃功效的中药材。我看了一眼成分表,钠含量真的非常高,主要成分还是葡萄糖...
像这种其实一律可以视其为含糖饮料,在0-5岁阶段的孩子都不推荐。
过早接触含糖饮料可能会导致其对甜食和饮料的偏好增加,也影响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选择要慎重!
相关阅读:
果汁富含维生素,为什么不能给婴儿喝?
0-5岁权威机构只推荐两种饮料,一种适量,六种不推荐
益生菌
几乎每一家母婴店都有益生菌冲剂在售卖,因为各种宣传深入人心,很多妈妈都觉得孩子便秘就喝点益生菌就好了。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经写过相关内容:益生菌对成人和老年人便秘或许有效,尚未发现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有效。
这类益生菌粉号称可以解决胃胀气腹泻腹痛,保护及调理肠胃的作用,但这些结论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撑。
在我们成都公司的附近,有家母婴店的一层架子都是某微商品牌的益生菌粉,好几个颜色款式,在同事问到具体有什么区别的时候,这里面细分了适用于孩子、成人、老年人的,放在一起混买,店员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商家也标注出这类益生菌冲剂不是药品,是食品。
总的来说,健康的孩子和成人服用益生菌还是安全的。尽管目前益生菌的益处还未能被证实,应用的细节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但研究也表明,益生菌对于正常健康的孩子和成人是安全和耐受的。
但是具体到一个益生菌产品,大家还是要擦亮眼睛看看成分表,选用的是什么菌种,多大剂量?想下面这个,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占95%),在食物中很容易获取,双歧杆菌也可以通过食物获得,比如酸奶。酸奶对于儿童的健康受益恐怕比这个“固体饮料”要好。
但凡孩子能通过食物获取,都不考虑用补充剂。
患有严重疾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使用益生菌的副作用风险更大。在考虑将益生菌用于早产儿或重病住院患者等高危人群时,应仔细权衡益生菌的潜在风险和益处。
对于益生菌补充剂这种产品,大家最好在使用前咨询靠谱的医生!确认孩子的症状是不是可以考虑服用某些菌种。千万不要因为依赖益生菌而推迟就医咨询。
相关阅读:
“万能补充剂”益生菌?所有的真相在这里
鱼肝油
很多鱼肝油的成分都标出了VA、VD的成分,但大家要注意的是,天然鱼肝油含有很高的维生素A,含量不适合婴儿。如果选择维生素A合并维生素D的补充剂,一定要留意其中的维生素A含量。
通常情况下6个月前的婴儿都不需要补充维生素A,最好补纯VD,剂量不超过每天IU(根据地区的经纬度日照喂养方式等需求剂量可能不同,但IU应该普遍安全)。
大多数婴幼儿都不需要补VA,除非在夜盲症高发的地区。绝大多数添加了辅食的宝宝也不会缺维生素A。
相关阅读:
维生素A补充剂,孩子真的需要吗?
宝宝的辅食里加什么油好?
尿不湿和奶粉都是属于快消品,刚需。
因为有囤货需求,母婴店一般都是买得越多折扣越多,店家会忽悠顾客一次性买个几千块!
有个朋友根据网上的评测提前做个功课,结果在家附近方圆几公里的母婴店里都找不到!一个也找不到!而且问的多了,店员还会细数一通你点名要的品牌的各种毛病,然后随之推荐他们店里的品牌,拉踩少不了。
因为知名品牌的价格透明,非常好查询比价,并且品牌商控价会很严,有些小店甚至连授权都拿不到,所以,小品牌才是利润蓝海。
尿不湿
所有母婴店内的尿不湿品种都会很丰富,但大家在探店的时候发现,线下店里的尿不湿品牌没有几个是常见的,很多品牌倒是不少在朋友圈的微商代购里见到,而这些产品的价格也并不比大牌的便宜。
还有一些店直接把最难用的尿不湿放在门口清仓甩卖,用超低价吸引顾客,但其实拿回去用就会发现完全不吸尿,会皱成一坨那种。
甚至还有一些抄袭品牌,网上根本搜不到的那种牌子,来源非常不可靠。
奶粉
羊奶粉比牛奶粉更好
很多母婴店也会卖一些常见知名的品牌奶粉,比如蓝臻爱他美等,有一些会有品牌商代理商供货,这类都会有授权证明,还有很多没有提供授权的,进货渠道就无法保障了。
这类知名品牌的奶粉一般实体店内都不会明码标价写出来,等顾客问到具体款的时候店员再报价,只买一桶和多买几桶的价格相差很大。如果是价格直接标出来的,其实跟线上的价格也相差不远。
另外妈妈们也要注意查看日期,临期和新鲜日期的奶粉价格浮动是很大的。
母婴店利润更高的产品是国产杂牌奶粉,或者是假洋奶粉,看起来像是德国的美国的澳洲的,价格很高,如果你嫌贵就会给你打点折扣或者送点赠品,这类产品会直接标出价格的。
另外母婴店的导购会很喜欢引导客人买羊奶粉,并且会言之确凿告诉你羊奶粉比牛奶粉更有营养,是最接近母乳的乳品,更易于消化等,很多妈妈也认为宝宝牛奶蛋白过敏可以喝羊奶粉。
之前有写过,羊乳不像牛奶产量有一定规模,对羊奶配方奶的研究要比牛奶配方奶少得多。羊奶中的蛋白质高于牛奶,远远高于母乳,所以降低这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的成本也更高,也是羊奶粉更贵的原因。
像山羊配方奶,因为羊奶中含有更少的α酪蛋白,含量少致敏性就低一些。但是羊奶和牛奶的交叉致敏反应很普遍,约95%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也同样对羊奶过敏,在忌口牛奶配方奶的同时,也应忌口羊奶配方,澳洲的婴儿喂养指南就直接指出,不推荐婴儿使用羊奶粉。
很多妈妈也掉进过羊奶粉的坑里,希望大家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啊。
冒充奶粉的“固体饮料”
在母婴店买奶粉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是带有“固体饮料”的字样,很多母婴店的人都会打着奶粉的幌子,推荐固体饮料。
遇到有些店员还会跟你解释说是国家特殊配方粉,要求写上饮料两个字,很多益生菌、葡萄糖都会写上饮料的。这完全就是误导消费者,产品本身没什么错,但是打着特医奶粉的幌子进行售卖就是昧良心了!
相信大家之前都看到了大头宝宝的新闻,前几个月一款叫倍氨敏的奶粉被曝光“固体饮料”伪装成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的婴儿配方奶。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也仅适用于没有母乳喂养的、已经确诊有牛奶过敏或者牛奶蛋白不耐受的婴儿。而不是适合绝大多数普通婴儿,他们从水解配方奶粉得到的好处微小。
相关阅读: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如何补钙
为什么以羊奶为原料的配方奶普遍比用牛奶粉更贵?羊奶真的比牛奶好吗?
“固体饮料”伪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特殊配方奶粉怎么选?
三段、四段奶粉的真相……附几十款奶粉分析
注意,三段、四段不是配方奶!
零食
母婴店的零食也特别多,饼干溶豆米粉等等,其实规律地提供少量的健康零食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注意要将零食安排在餐后2小时,或是下次餐前1-2小时。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胃口,又能解决能量不足的问题。
但是选购零食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成分表和配料表!比如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少添加糖、油、盐。
有一些超标的成分一定要注意看清楚,适不适合给那么小的孩子吃。
调味
母婴店也会售卖各种各样的调味品,比如盐、番茄酱,酱油等,说是日本进口的牌子。虽然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少量的摄入食盐,但还是需要尽量降低摄入。1-3岁的小朋友,每天对钠的需求,1-2克盐就能完全满足,而且大多数天然食物本身也含有钠。
另外就算是店员再三强调是儿童酱油,也千万不要掉坑里,只要它是个酱油,本质上就和成人酱油没有差(相当于稀释一些)。所有的调味品都要注意其中的糖和钠的含量,并考虑是不是有必要花钱买“儿童专用”。
对于特别甜的,“重口味”的水果泥,也要限制食量,一些果汁饮品更是不建议给一岁以下的孩子喝。
相关阅读:
0-5岁权威机构只推荐两种饮料,一种适量,六种不推荐
微量元素/骨密度检测
医院为了盈利还喜欢让父母给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家长们一听到孩子缺这缺那就急得不行,马上掏钱给孩子买回去一堆营养保健品。
但早在年国家卫健委就发布过文件,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
判断小朋友是否营养全面的方法并不是给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而是把孩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首先看他是否发育正常(身高、体重是否在他所在的年龄段处于正常范围,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
如果孩子生长发育正常,活蹦乱跳,又精神又开心,那么,就不要操心孩子是否缺这缺那了。
相关阅读:
如何判断正常的发育:学会解读生长曲线
游泳
有一些母婴店会弄一个泳池说是游泳馆,让孩子在里面游泳洗澡,甚至有的整了什么中药浴。
这些母婴店开设游泳池是低成本高利润的事,如果货卖不动,还能靠游泳赚钱。弄个塑料游泳池,给孩子套个脖圈就开张了(不能带脖圈!脖圈有安全风险!)。玩水,明明是在家里可以做的事情,花几千块去母婴店做,还有更大的安全隐患,到底图什么?
很多母婴店为了节约成本,不会及时换水,那么多小宝宝一起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交叉感染。如果是想带婴儿游泳,我是建议在浴缸里玩水,或者去正规的、适合婴儿的游泳馆,父母一起下水带着孩子来参加。
相关阅读:
亲身体验,12种儿童游泳浮力工具哪种最安全、最好玩?
办卡/积分/会员/充值
结账的时候很多母婴店都会让顾客留下联系方式,再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