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睡梦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比如说梦话、流口水、打鼾、磨牙、腿抽动等,可能是透露身体疾病的信号,因此别小看了这些“小动作”。快来看看该咋办吧?
磨牙
如果白天的情绪过于紧张或激动,进入睡眠时,大脑管理咀嚼肌的部分就仍会处于兴奋状态,不断地做咀嚼动作;
当您想逃避潜意识的心理压力时,会出现磨牙;
另外,梦中常磨牙,还与寄生虫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例如蛔虫病会导致磨牙;
不喜欢吃蔬菜、长期营养摄入不均衡,也容易产生磨牙。
对策
1、白天常微微张开口腔或做脸颊热敷,试着放松下巴部位的肌肉;
2、少嚼口香糖,不咬香烟、铅笔;
3、如果磨牙是因压力引起的,可以通过运动、深呼吸或做瑜伽来放松身心;
4、有蛔虫病的人应及时进行驱虫治疗;
5、食用洁净的食物,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
6、如果经过一个月的自我治疗仍没有改善,可以请牙医配以咬合板或护牙套以防牙齿受损。
流口水
有龋齿、牙周病等会使口腔出现炎症,出现流口水现象。
如果鼻子经常不适,又伴有流口水现象,就应当警惕鼻炎。
中医认为,睡觉经常流口水可能是脾虚的表现。
对策:
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睡前不要吃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要剧烈运动或过度用脑。
此外还可以尝试调整睡姿,以半侧卧为宜。如果流口水是由牙病引起的,医院就诊,去除牙石,积极治疗牙龈炎。
说梦话
倘若白天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夜晚就容易说梦话,梦话的部分内容往往与平时思维相仿,大多为白天所想的事情,这也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对策:
平时最好适当调整生活节奏,避免高压力的生活,缓解心理压力,补充营养。
旅游或长距离散步,有助于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能有效防治神经衰弱。
中医认为要注意补肾阴,可以长期服用杞菊地*丸。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百合、莲子等化火食品。
打鼾
如果鼾声忽高忽低,间歇数十秒到数分钟无声无息,就很可能是患了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出现医院呼吸科就诊。
打鼾还会使大脑和血液长时间处于缺氧、低血压状态,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经常打鼾者还应注意是否有呼吸道疾病,例如腭扁桃体肥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口腔炎、咽炎等。
对策:
1、调整睡觉姿势:如果患者是由于姿势不对导致打鼾,那么只要患者通过调整姿势就可以避免打鼾。
2、减肥:如果患者是由于过于肥胖导致打鼾,那么患者最好是控制体重,平时少摄入脂肪过高是食物。
3、减压: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那么患者就需要通过减压的方式来减少打鼾,患者可以听听轻音乐或者去散散心。
腿抽动
很多人在入睡和睡眠过程中会偶尔出现腿部抽动,但一般频率很低,不会对睡眠产生影响,这属于正常现象。
但如果每小时抽动超过5次,将会造成睡眠质量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睡眠周期性腿动”。
这种腿抽动,若引起短暂或完全惊醒而导致睡眠断断续续,患者本人又经常感觉不到,那就需要就诊了。
对策:
要改善腿部抽动现象可以在睡前用温水浸泡双脚,让腿部肌肉得以放松。平时要多喝牛奶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及时补充钙质。
(新华网)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