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守治疗1年多吃尽苦头,孩子的腺样体手术 [复制链接]

1#

原创迪妈辅食小记丁香妈妈

提起「腺样体肥大」,很多人会想到张嘴呼吸、打鼾、变丑,严重还导致大脑损伤。有研究表明每10个孩子中,至少有3个患有「腺样体肥大」。丁香妈妈后台经常收到相关的问题咨询,比如:

孩子持续打鼾、张口呼吸、频繁夜醒,是不是「腺样体肥大」?

孩子「腺样体肥大」到底该保守治疗,还是直接切除?

能不能不切除,等孩子的腺样体自己萎缩?

手术一定能好吗?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到底什么情况下必须切,不切会怎样?

......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分享了她家娃从确诊「腺样体肥大」,到保守治疗,因为没有及时手术,还引发中耳炎,吃尽苦头,最后切除腺样体的详细经历。

做手术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抵触手术耽误病情。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到大家一些参考和帮助。

本文来自丁香妈妈APP星球

迪妈辅食小记

腺样体的切除手术,我后悔做晚了,一直在犹豫中拖了一年多才做,让孩子吃了不少苦。

鼻炎一直不好

还出现张嘴呼吸和打鼾

时间回到两年前,2岁多的安迪总是忍不住揉鼻子、抠鼻子,有时候还会流鼻血。

医院就诊,医生说是干燥性鼻炎,给医院自制滴鼻药。我当时没觉得多严重,加上安迪一直不配合,于是用药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就这样,安迪的症状一直没缓解,还出现了晚上睡觉不安生,频繁夜醒的情况。

到了大约3岁的时候,我发现安迪还开始睡觉打鼾、张嘴呼吸。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那段时间,正好在网上看到有文章在科普「腺样体肥大」,当时感觉症状非常类似,医院,挂耳鼻喉科重新检查。

由于安迪不配合鼻咽镜的检查,医生就让安迪做了鼻咽部侧位片的检查,这个检查有点辐射,但没有痛苦,小孩子配合度比较高,但可能会因为小孩乱动导致结果不够准确。

结果显示,安迪的「腺样体肥大」的A/N比值为0.68。

医生看到鼻咽部侧位影片时,一开始判断A/N比值为0.8,为病理性肥大,反复跟拍片的医生确认后,才认定A/N比值为0.68。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医生说,A/N比值在0.61~0.70之间为中度肥大,0.71以上为病理性肥大,并有持续性打鼾或张嘴呼吸、鼻炎反复不好等临床症状时,会建议做全麻手术切除。

安迪现在的情况虽然堵塞不算特别严重,但已经出现了鼻炎、睡眠不安稳的情况,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手术。

我也立马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网上说:

腺样体是由一些淋巴组织等组成的免疫器官,之所以会肥大是由炎症等因素,反复刺激腺样体增生引起的,会导致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等,还可能会导致「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肥大挤压咽鼓管,还可能出现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大脑缺氧还会有智力下降的风险。

腺样体面容,图片来源:UTD

看得我一阵紧张,但又看到:

腺样体从2岁开始发育,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生理性肥大会在免疫功能成熟,大概10岁后逐渐萎缩,成人几乎看不到。

我立马又开始觉得庆幸,感叹幸亏安迪发现得早,还没发展到病理性肥大,可以先保守治疗。

我暗下决心做一定要谨遵医嘱,好好在家配合治疗,这样安迪就不用做全麻手术了。

医生给我们开了鼻喷激素内舒拿,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海盐水和西替利嗪: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海盐水用来日常鼻子清洗,每天2~5次;

西替利嗪是抗组胺药物,每晚滴5mg;

内舒拿,化学名糠酸莫米松,属于鼻喷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一天一次;

孟鲁司特钠,商品名顺尔宁,能抑制腺样体的淋巴细胞增殖,对轻中度腺样体肥大有效。

我们就这样开始了漫长的保守治疗之路。

反复生病,睡觉常被憋醒

终于下定决心做手术

一开始在药物的控制下,安迪的情况的确有好转,能观察到睡眠稍微好一些,张口呼吸也减轻了一些。

但让人无奈的是病情总是反反复复,我时常是松一口气又开始紧张,刚开始紧张孩子好像就好了一些,整天处在提心吊胆中。

另外,由于总是睡不好,安迪的生长发育不好,身高体重比同龄小朋友落后一些。免疫力也差一些,频繁生病,鼻涕倒流,咳嗽不止。

总之,那段时间,全家人都跟着孩子的状况,心里七上八下的,像过山车一样。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保守治疗了8个月的时候,安迪的情况越来越差,还出现了频繁夜醒,哭闹不止的情况。

我上网查询,发现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呼吸暂停导致的,呼吸暂停很可能引发全身缺氧,甚至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智力等。

我开始动了做手术的念头,但又很犹豫。

一方面,觉得毕竟是「全麻手术」,我完全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会面临什么风险,会不会有心理上的阴影等等。

另一方面,又害怕安迪出现「腺样体面容」,担心反复生病、呼吸暂停对孩子造成更坏的影响。

在这样的犹豫中,我们带着孩子医院,有医生建议做,有医生不建议做,有医生建议单独切「腺样体」,有医生建议「扁桃体」一起切。

总之,看了一圈更纠结了。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疯狂查资料,买了很多有关「鼻炎」「腺样体」相关的课程,也跟身边的朋友以及各种妈妈打听有没有孩子做过「腺样体切除手术」,哪家医生、哪个医生做得好,术后恢复情况怎么样,后续手术效果如何等等。

左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